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复习 光现象单元复习—常考题型

初中物理复习 光现象单元复习—常考题型

光现象单元复习—常考题型模块一光现象原理分析例题精讲【例1】★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B. C.D.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解析:A、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所以该选项不正确.B、水中的笔向上翘起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所以该选项不正确.C、屏幕上的手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所以该选项正确.D、眼睛被放大镜放大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所以该选项不正确.答案:C.【测试题】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B.C.D.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解析: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物体经过水面成像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故A符合题意.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故B不符合题意.C、放在玻璃砖后的钢笔错位是因为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D、树林间的光线是光沿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A.【例2】★★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①放大镜②穿衣镜③潜望镜④近视眼镜.A.①与②B.②与③C.①与③D.②与④考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答: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属于光的折射.所以①不符合题意.穿衣镜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属于光的反射,所以②符合题意.潜望镜里面安装了两块平面镜,可以从低处看到高处的物体,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所以③符合题意.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属于光的折射.所以④不符合题意.答案:B.【测试题】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现象是()A.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B.放大镜把文字放大C.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D.山在水中形成“倒影”考点:光的反射.解析:A、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凸透镜成像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而放大镜是凸透镜的一种应用,因此通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物体,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是由于光线通过水、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现象,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答案:D.模块二光学物理常识例题精讲【例3】★下列现象中属于白光色散的是()A.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B.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电视画面的颜色C.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D.红、蓝、黄三色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黑色考点: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解析:A、太阳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能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故A符合题意.BC、电视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三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故B、C不符合题意.D、红、蓝、黄三色是颜料的三原色,其它颜色都是根据这三种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A.【测试题】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个现象说明白光是由________光组成的.考点:光的色散.解析: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说明白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答案:七色.【例4】★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⑴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传播;⑵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现象;⑶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现象.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解析:⑴小明看不到硬币,是由于碗的边缘部分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光线进入不到眼镜,所以眼镜看不到硬币,这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⑵来自硬币的光经过平面镜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去,感觉光线好像是从镜子的后面射来的,这便是硬币的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⑶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答案:⑴直线;⑵反射;⑶折射.【测试题】一个苹果在阳光下看起来是红色,这是因为()A.红光透过苹果B.苹果只吸收红光C.苹果只反射红光D.红光折射进苹果考点:物体的颜色.解析:太阳光照射到苹果上,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只有红光被反射,所以呈现红色.答案:C.模块三光路图分析例题精讲【例5】★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45°,反射角为()A.0°B.30°C.45°D.90°考点:光的反射定律.解析:由题意知,入射角为4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为45°.答案:C.【测试题】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A.0°B.30°C.45°D.60°考点:光的折射规律.解析:当入射角为0°时,说明光线垂直射向水面,此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因此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所以入射角、折射角都为0°.答案:A.【例6】★★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_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等于_______.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解答: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相等,所以EO、OC中一条为入射光线,一条为反射光线,图中GD为法线;再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且在两种介质中,所以OA、EO一条为入射光线,一条为折射光线,图中的BF是界面;总之,EO一定是入射光线,OC是反射光线,OA是折射光线,如图:所以反射角为∠DOC=40°.答案:O A、40°.【测试题】如图所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MN进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其中一种介质是空气,则入射角为________度,MN的________侧是空气(填“左”或“右”)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解析: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应该在同一种介质中,所以MN左侧的两条光线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因为反射光线与界面夹角为50°,所以反射角等于90°-50°=40°;又因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所以入射角等于40°;已知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30°,所以折射角等于90°-30°=60°;又因为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MN右侧为空气.答案:40°;右.模块四光现象作图例题精讲【例8】★★如图,一束光射向左右表面平行的玻璃砖,画出光从玻璃砖左表面射出的光线,并标出该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小.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解析:①过入射点作玻璃砖前表面的垂线,即法线M;根据:当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②根据:当光从玻璃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方向与入射光线平行.答案:【测试题】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M,从发光点M发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某同学画出的四个光路如图所示.正确的光路是()A.M-a-n B.M-b-n C.M-c-n D.M-d-n考点:透镜的光路图.解析:A、光线Ma是垂直照在水面上,不发生折射,进入水中后不改变传播方向,an应是垂直向下传播,不符合题意;B、光路Mbn也是光线折射时远离法线形成的,不符合题意;C、光路Mcn是直线传播,没有发生折射,不符合题意;D、从发光点M发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要小于入射角,符合要求,D是正确的.答案:D【例9】★★如图所示,O′是O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线段AB在该平面镜中的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先连接O和O',再做OO'的垂直平分线.先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答案:【测试题】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水,直到加满的过程中,光斑将()A.仍在原来位置B.向右移动后静止C.向左移动后静止D.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作光的折射光路图.解析:当容器内加水时,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线将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即向下偏折,也就是在容器底的光斑向左移动如下图,当水加满后,光斑就停止移动.答案:C.【例10】★★★如图所示,一人从A处出发到河岸边提水送到B处,请画出他行走的最短路程,并简述理由.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解析:如图1所示,做A关于河岸的对称点A′,连接A′B与河岸相交于点O,则行走的最短路程为由A到O再到B.若在河岸上任意取一点O′,连接AO′、O′B,如图2所示.因为A、A′关于河岸对称,所以河岸是AA′的垂直平分线,所以O′A′=O′A,OA′=OA.则OA+OB=OA′+OB=A′BO′A+O′B=O′A′+O′B>A′B(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O′A+O′B>OA+OB因此,图1所示的走法路程最短.答案:【测试题】在水深是5米的水池中看到天空中的星星,则水中的星星到水面的距离是()A.5米B.等于50米C.小于5米D.无法确定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解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虚像,并且水中的月亮和天上的月亮大小相等,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因为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没有告诉,所以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无法确定.答案:D模块五平面镜成像实验例题精讲【例1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你解答以下问题:⑴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观察蜡烛B是否与蜡烛A所成的像_________.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解析:⑴使用平面镜时,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用玻璃时,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而且能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⑵实验时,如果像与蜡烛没有完全重合,就去测量像距,这样会造成测量距离与物距不相等,所以等观察蜡烛B与蜡烛A所成的完全重合后再去测量.答案:⑴蜡烛A的像的位置,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大小;⑵重合.【测试题】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解析:通过玻璃板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只要物体大小不变,像就不变,像的大小只与物体本身有关,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B是正确的;因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在光屏上接到,则C选项是错误的;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与大小,并不会成实像,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答案: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