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物事迹介绍
共产党员中的科学巨匠(竺可桢)
【竺可桢】(1890~1974)地 理学家、气象学家。字藕舫,名绍 荣,绍兴上虞人。任浙江大学校长 ,立"求是"为校训。历任中国科学 院副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 席等职。对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 学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做了大量有 益的工作。1974年2月6日逝世,著 有《竺可桢文集》。
人物生平——人物年表(3)
• 1860年12月1日作《福格特先生》 • 1864年9月28日,马克思应邀出席在伦敦圣马丁堂举行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 会(即第一国际),当选为协会临时委员会委员,起草了协会的成立宣言和 临时章程。 • 1867年9月14日,在汉堡《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 1871年5月30日,马克思宣读了题为《法兰西内战》的宣言,指出巴黎公社实 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 1875年,他写了《对德国工人党纲领草案的意见》(即《哥达纲领批判》) 。 • 1877年,作《反杜林论》第二编第十章 • 1880年5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法国工人党盖得派领导人制订党纲,口授了 纲领的理论部分。 • 1882年为《共产党宣言》俄译本作序 •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积劳成疾,躺在安乐椅上溘然长逝。享年65岁。
卡尔· 马克思
卡尔· 海因里希· 马克思(1818年5 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 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 导者,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 民的伟大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 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 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 产党宣言》。
马克思名言赏析
历史把那些为了广大的目标而工作,因而使自己变得高 尚的人看作是伟大的人;经验则把使最大多数人幸福的人称 赞为最幸福的人。 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 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工人阶级的团结就是工人胜利的首要前提。
红色绍兴,光辉党史
绍兴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大禹 治水",是绍兴历史上最早的辉煌篇章。春秋时期卧薪尝胆、图犟兴国的 越王勾践,东汉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东晋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的书圣王羲之,兴建鉴湖水系,泽被后世的马臻,唐代诗歌旷达、诙谐 ,诗篇脍炙人口的著名诗人贺之章,南宋的"马上击狂胡,马下草军书"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诗人陆游,"明代第一才子"艺术大师徐渭, 毕业穷困潦倒,却能撰著与车尘马足之间的著名史学家章学诚,以及晚 清的革命志士秋瑾、徐锡麟、陶成章、蔡元培、都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过 ,绍兴是我国文化革命旗手鲁迅的故乡,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的 祖居。这些伟人的丰功伟绩彪炳於中华民族的史册,他们的浩然之气振 奋了民族精神。
• • • • •
人物生平——人物年表(2)
• 1849年5月16日,普鲁士政府下令驱逐马克思。19日,《新莱茵报》 被迫停刊,用红色油墨印刷了最后一号。 • 1850年3月和6月,先后两次与恩格斯一起起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 义者同盟书》。 • 1850年,马克思写作《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 1851年底至1852年春,写作《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总绍了欧 洲、特别是法国1848年革命的经验。 • 1852年10月末-12月初,作《揭露科伦共产党人案件》 • 1857年 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年8月) • 1858年 著作:《鸦片贸易史》(1858年8月3日和9月3日) • 1859年 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
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故居是 指中国近代史上著 名的革命家、教育 家、政治家、民主 进步人士蔡元培先 生出生地、生活工 作和从事革命活动 的居所。 蔡元培故居有: 绍兴故居、杭州故 居、上海故居和北
周恩来祖居
周恩来祖居在 浙江省绍兴市区保 佑桥河沿即今劳动 路东首,占地面积 2150平方米,建筑 面积1680平方米, 坐北朝南,共三进;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生平——人物年表(1)
• • • • • 1818年5月5日 卡尔· 马克思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南部特利尔市一个犹太族律师家庭。 1830年10月入特利尔中学。 1835年—1841年中学毕业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中学毕业时著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 虑》(1835年8月),大学期间,成为青年黑格尔分子。 1842年 为《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任该报主编。与“自由人”决裂。 1843年 6月19日,马克思与童年时代的女友燕妮结婚。6月,前往克罗纳茨赫度蜜月,期间写成《克罗纳茨赫 的笔记》。10月移居巴黎,与卢格合办《德法年鉴》。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3年)为《德法 年鉴》撰写《论犹太人问题》等文章。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完成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 到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 1844年3月,与卢格决裂。8月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合写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从此他们开 始了终身的合作。11月至次年5月,他们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著作: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 1845年 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与恩格斯合著)(18451846年)。 1847年7月,作《哲学的贫困》。11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 ,受委托起草同盟纲领。 1848年2月中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问世。 1848年2月,席卷欧洲大 陆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同盟投入革命洪流。3月初,马克思被比利时政府驱逐出布 鲁塞尔到达巴黎。 1848年5月31日员中的文坛巨子(马一浮)
马一浮(1883—1967)先生,中 国国学大师、一代儒宗,一生著 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 之称;周恩来总理曾称他是“中 国当代理学大师”;是引进马克 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是 诗人和书法家。贯通文中哲,融 会儒释道。建国后任上海市文物 管理委员会委员、浙江文中馆馆 长。著作辑为《马一浮集》。
长征精神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 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 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 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 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 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 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 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 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 力量。
制作:韩陈杰 资料:高佳杰、谢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