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大数据
一、健康大数据不容乐观
(一)疾病发病趋势
1、70%中国人过劳死危险
2、76%白领亚健康
3、20%患慢性病
4、慢性病死亡率占86%
5、中年死亡的原因中22%是心脑血管病
(二)世界各国前20位人均寿命排行榜
日本(83.4岁)、瑞士、澳洲、意大利、冰岛、以色列、法国、瑞典、西班牙、新加坡、挪威、加拿大、安道尔、奥地利、荷兰、新西兰、韩国、德国、爱尔兰、美国。
中国平均寿命73.4岁,位居全球第83位
(三)数据概况
1、血脂异常的有1.6亿人(含高血脂)
2、高血脂的有1亿多人
3、中国高血压人口有2.7亿人
4、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
5、超重或者肥胖症7000万—2亿人
6、脂肪肝患者约有1.2亿人
7、平均每10秒就有一个人患癌症
8、平均每30秒就有一人患糖尿病
9、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四)疾病年轻化
1、中国有22%的中年人死于心血管疾病,七成人有过劳死的危险,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
中青年女性易得妇科疾病,中青年男性面临猝死、过劳等问题,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0%,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3%。
2、2013年到2014年,35—46岁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中国是22%,美国是12%。
3、在我国,因为肝炎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600亿元人民币。
目前我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白领接近六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足3%。
(五)青少年健康数据
1、80%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
2、青春期贫血的发病率达38%
3、全国肥胖儿中脂肪肝发生率40—50%
4、小学生近视率32.5%,初中生59.4%,高中生77.3%,大学生80%
5、目前中国2.7亿在校生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仅为标准的65%。
铁、钙、锌严重不足,维
生素A的摄入量仅为标准的15%
(六)老年人健康数据
202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严重阶段。
骨质疏松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
6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为56%,女性发病率为60—70%,其中骨折率发生率接近三分之一,每年医疗费用按最保守的估计需要人民币150亿。
全世界痴呆病人已达2400万人,平均每7秒增加一个,中国老年痴呆患者占全世界病例总数的25%,平均每年增加30万的新发病例。
二、中国人寿命的三大“杀手”
(一)心脑血管病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憩是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有报告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高于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从而促使我国抗高血压、糖尿病治疗和降血脂药物市场空间逐年攀升。
当前,估计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2.7亿。
包括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脏疾病在内的高血压严重并发症致残和致死率高,已成为我国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
然而,高血压可防可控。
研究表明,降压治疗可降低脑卒中风险35%—40%,降低心肌梗死风险20%—25%,降低心力衰竭风险超过50%。
因此,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遏制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核心策略。
(二)癌症(肿瘤)
1、从性别来看:0—30岁组恶性肿瘤发病率均较低,3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快速增高,80岁以上达到高峰。
男性60岁以下人群肝癌死亡人数最多,60岁及以上人群肺癌死亡人数最多;女性30岁以下人群肝癌死亡人数最多,30-44岁人群乳腺癌死亡人数最多;45岁及以上人群肺癌死亡人数最多。
2、从城市来看:中等城市癌症发病率最低,小城市、大城市发病率较高;小城市男性和大城市女性发病率最高。
3、城市前十名癌症男性为肺癌、胃癌、肝癌、食道癌、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胰腺癌、淋巴癌、脑癌;女性为乳腺癌、肺癌、肠癌、胃癌、甲状腺癌、肝癌、宫颈癌、食道癌、子宫癌、脑癌。
4、我国癌症高发的主要因素:
①空气环境污染;②身体活动不足;③人口老龄化;④不健康饮食;⑤肥胖/超重;⑥吸烟
5、我国各地区男性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均排名第一,中部地区男性肺癌发病率、死亡率最高,这可能与我国男性较高的吸烟率有关。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6、胃癌的危险因素
●饮食习惯:经常吃太咸、腌制、发霉食物
●遗传因素
●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三)帕金森
1、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运动障碍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多巴胺的减少让运动神经没法正常工作,患者就会出现一系列运动障碍的症状。
通俗来讲,就是“让你不能动的病”。
2、帕金森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之后的中老年第三大“杀手”,且明显呈现年轻化趋势。
目前国内帕金森病的患者近300万,约占全球患病人数的三分之一。
三、中国国民营养状况堪忧
1、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肾脏、骨骼、神经等疾病。
慢性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经济、社会、人口、行为、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方式、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状况等对健康的影响逐步明显,慢性病发病、患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
2、慢性病危险因素:
●吸烟
●喝酒
3、酒精的危害
①死亡:酒精会抑制大脑的呼吸中枢,造成呼吸停止,另外由于换抑肝糖原的分解,导致血糖下降也可能有致命的危险。
②吸收不良症候群引起各种维他命缺乏间接导致多种神经系统伤害。
③肝脏伤害:脂肪堆积在肝脏引起脂肪肝
④胃溃疡:可引起胃出血而危及生命
⑤神经系统伤害:譬如周边神经系统病变
⑥大脑皮质萎缩:有报告显示部分慢性酒瘾者的大脑皮质有萎缩现象,也有部分病人有智力衰退的迹象。
⑦酒精性胎儿徵候群:酒精在胎儿体内代谢和排泄速率较慢,对发育中的胎儿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