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侦查情报学复习思考题

侦查情报学复习思考题

侦查情报学复习思考题
总策划:毛海霖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分)
二、填空题
三、名词解释
1.情报:就是通过负载与传递并准备发挥其效益的知识和情况。

2.侦查情报:是指以公开与秘密的侦查措施、手段及其他方法获得的有关刑事犯罪的一切线索和情况,以及对其分析研究的成果。

3.侦查情报学:是研究有关刑事侦查情报的处理及检索、分析研究、服务的原理、原则和方式、方法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4.原始情报源:是指以各种原始的犯罪信息、犯罪情况和侦查线索为表征,普遍存在于社会、自然界和人的思维中的情报。

5.线索型情报:是指可供刑事侦查或调查的刑事犯罪活动或与犯罪嫌疑人有联系的可疑人、事、物等方面的情况和信息。

6.秘密情报:是指搜集人员在不公开身份和搜集意图的情况下所收集的侦察情报。

7.情报意识: 是指刑事侦查人员和专门情报工作人员对刑事侦查情报、信息客观存在的反映过程及其选择、吸收、利用情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能力。

8.侦查情报搜集:是指侦查部门运用公开的与秘密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发现和获取与犯罪活动有关的情况、线索和情报吸收的过程。

9.情报源:是指人们借以获得情报的来源,即能够提供情报的实体。

10.侦查情报储存:是指把大量杂乱无序的情报资料加以规范化整理,按一定的规则和科学方法组成各种情报资料体系并进行有序存放的过程。

11.侦查情报检索:是指在已储存的侦查情报资料体系中查找出符合情报用户需求的相关情报资料的过程。

12.检索效率:是指评价检索结果的定量指标。

一般根据查全率、查准率、漏检率、误检率四个指标来评价。

13.侦查情报传递:是指人们借助于共同的符号系统和信号,通过一定的载体或媒介把情报传送给特定对象(接受者)的过程。

14.侦查情报利用:是指各种刑事侦查情报在刑事侦查工作中充分发挥其效能的过程。

它贯穿于侦查情报工作全过程的始终。

15.查全率:指在一次检索中,检出的符合特定需要的相关情报资料数与系统中储存的相关情报资料总数的比率。

16.查准率:指在一次检索中,检出的符合特定需要的相关情报资料数与被检出的全部情报资料数的比率。

17.漏检率:指在一次检索中,未检出相关情报资料数与系统中所储存的相关情报资料总数的比率。

18.误检率:指在一次情报资料检索中,检出的非相关情报资料数与检出的情报资料总数的比率。

19.情报的密级:是指情报秘密性的等级,按范围可分为秘密情报,机密情报,绝密情报。

四、简述题
1.侦查情报的基本属性。

P14
①信息性②传递性③效用性(价值性)④秘密性⑤社会性⑥时效性⑦使用范围的局限性
⑧系统性
2.情报和信息、知识的关系。

P7
①从概念范围看,三者属于属分关系。

情报是知识的一部分,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信息包括知识,知识包括情报。

②从效用角度看,情报是系统化的知识和信息,能够解决特定的问题。

情报效用最大。

信息只有经过处理才具有知识的效用;知识要经过传递交流,才具有情报的效用。

③从传递的手段和要求看,情报、知识、信息都可以传递,但情报必须经过传递,而且传递手段要求很严格。

3.侦查情报搜集的重要性。

P42
①收集情报是利用情报的前提条件。

要发挥情报作用,首先要收集到情报,否则只是纸上谈兵。

②收集情报是情报资料工作的首要环节和基础工作
③收集情报这一环节既是制约着整个刑事侦查情报资料的各个环节能否运转的首要环节,又是为其他环节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

4.侦查情报整理的意义。

(见课件第三章)
①是有效发挥侦查情报作用的途径,是保证顺利开展侦查情报工作的重要一环
②有利于情报资料系统保持最佳状态,提高侦查情报利用效率
③有利于情报交流,促进情报资源共享
④有利于促进情报研究活动的开展,实现对侦查趋势的科学预测决策
5.侦查情报储存的意义。

P95
①科学地组织情报使之有序化,为检索提供方便
②储存可促成情报的反复利用和情报资源共享
③储存有利于情报的积累和系统化
④有利于保全情报资料,延长其使用寿命
6.违法犯罪人员情报资料搜集的内容。

P58
①本人的基本情况部分。

包括姓名、别名、绰号、曾用名、性别、年龄等。

②体貌特征部分。

包括身高、体形、脸形、指纹类型等。

③犯罪活动及犯罪嫌疑根据方面。

主要包括案别、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根据等。

7.案件情报搜集的内容。

P62
①案件的基本情况。

包括案别、发案时间、地点,被害人或事主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案情。

②实施犯罪行为的基本情况。

包括作案时间、地点、作案手段等犯罪行为特征。

③从犯罪现场上提取的各种痕迹以及作案人遗留在现场上的各种物品的名称、数量和特征等。

④损失财物情况。

包括损失财物的名称、数量、标志、价值等。

⑤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体貌特征等。

8.线索型情报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

P70
①分析、研究线索的来源。

②研究线索的真实、可靠性。

③分析、研究线索的客观性。

④分析、研究提供线索的人是否有精神疾病。

⑤分析、研究提供线索的人与被反映人的关系
⑥分析、研究线索的使用价值大小,以便分轻重缓急处理。

9.侦查情报利用的条件。

P242
①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合格的情报资料
②所储存的情报资料中含有情报用户需求的情报
③情报用户应有明确的情报需求目的
④情报用户所处的外界环境具有利用情报资料的可能性
⑤情报用户应具有利用情报资料的意识。

五、论述题
1.论侦查情报工作的作用。

①有利于及早发现预谋犯罪活动,提供对预谋案件的侦查线索,破获预谋案件。

②有利于提高破案效率,加快破案速度,保证破案质量。

③有利益与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夺取同刑事犯罪活动斗争的主动权。

2.论侦查情报工作的意义。

P30
①增强了侦查工作的主动性
②妥善地解决了刑侦工作队侦查情报的供需矛盾
③实现了情报共享
④妥善地解决了侦查情报的积累问题,实现情报增值
⑤有效地解决侦查任务重与人、财、物不足的矛盾
3.论情报意识与情报利用的关系。

P247
①情报意识是产生利用情报动机的内在因素
②情报意识是发现、识别、创造利用条件的认识前提
③情报意识是正确利用情报的思维基础
④情报意识是衡量利用效果的重要标准
4.论侦查情报利用的意义。

P237
①利用刑事侦查情报是刑事侦查情报工作的根本目的
②利用是刑事侦查情报在刑事侦查工作中发挥作用,实现其价值的中介
③利用是指导刑事侦查情报工作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利用是推动刑事侦查情报工作不断发展的动力
⑤利用是评价刑事侦查情报工作的标准
⑥利用是刑事侦查情报工作和其他公安工作的纽带
⑦利用是激发侦查人员和情报工作者情报意识的最佳途径
5.论运用案件综合信息,发挥刑事侦查情报信息资料的整体功能。

6.论实行侦查信息化对侦查实务和理论研究的推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