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燃气用户安全监控系统的建立

我国燃气用户安全监控系统的建立

编号:AQ-Lw-02926( 安全论文)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我国燃气用户安全监控系统的建立Establishment of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for gas users in China我国燃气用户安全监控系统的建立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

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摘要:分析我国燃气用户安全现状,介绍日本在保障燃气用户安全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出我国建立燃气用户安全监控系统的建议,论述了建立燃气用户安全监控系统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燃气用户;用户安全;监控系统;燃气报警器EstablishmentofSafetyMonitoringSystemforGasUsersinChina Abstract:ThecurrentsafetystatusofgasusersinChinaisanalyzed.Theadv ancedexperienceinguaranteeingthesecurityofgasusersinJapan isintroduced.Suggestionsforestablishingthesafetymonitorin gsystemforgasusersinChinaareoffered.Theimportantsignific anceforestablishingthesafetymonitoringsystemforgasusersinC hinaisexpounded.Keywords:gasuser;usersecurity;monitoringsystem;gasalarm中国城镇燃气最近20年飞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燃气用户最多的国家,然而频发的燃气事故为燃气行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根据相关统计,燃气安全事故已经和交通事故、工伤事故一起成为威胁到百姓人身安全的重要杀手。

这种情况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而且阻碍了燃气事业的发展。

根据国家能源发展规划,我国能源结构中天然气使用比例还将继续提高。

因此,如何提高燃气用户安全水平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1我国燃气用户安全现状随着我国天然气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居民、商业和工业用户使用了管道燃气,随之而来的便是迅速增多的燃气用户的安全用气问题。

我国每年都发生多起燃气泄漏爆炸事故,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给当地燃气经营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造成巨大的压力。

随着现有燃气设施使用年限的增加,户内燃气系统逐渐老化。

由于燃气用户情况各不相同,燃气经营企业很难全面掌握用户的实际情况,因此很难针对潜在的危险进行排除。

另外,由于整栋住宅楼的居民或商业用户难以就管道燃气设施的更换达成一致意见,往往使已出现隐患的旧燃气设施的改造难以实现。

由此可见,迅猛增长的燃气用户数量和逐渐老化的现有燃气设施将是未来燃气行业安全管理面对的主要风险,将来我国燃气行业将进入事故高发期,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是燃气经营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不得不面对的一道难题。

室内燃气管道的安全目前主要由各燃气经营企业负责,从设计、施工和验收、通气到运行维护都由燃气经营企业来完成。

随着我国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体系的日趋完善,室内燃气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通气已经成为保障用户安全的重要环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由于受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客观条件限制,运行维护成为薄弱环节,虽然各燃气经营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但仍然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燃气爆炸和中毒的恶性事故时有发生。

根据有关规定,燃气经营企业负责用户计量表及计量表前的设备安全,计量表后的燃气管道和燃具的安全由燃气用户负责。

看似责任划分得很清晰,实际上出现了安全管理的真空地带,形成了在燃气用户设施管理方面燃气经营企业和燃气用户管理和责任交叉的混乱局面。

究其原因,现在无论是天然气还是液化石油气,用户工艺、设施还停留在我国燃气发展初期时的水平,这种情况主要是体制和现行机制造成的。

虽然经过改制,燃气经营企业已从事业单位转换成企业,但燃气经营企业没有自主定价权,一直延续计划经济时代民用优先、价格低廉的政策,地方政府也一直在扶持燃气经营企业,或补贴燃气经营企业亏空的部分。

当出现燃气泄漏爆炸等重大事故,基本上由燃气经营企业和地方政府买单。

因此,虽然用于燃气用户安全的设备不断出现,为室内燃气管道的安全提供了新的手段,但是燃气经营企业和燃气用户都不愿意对这些安全设施进行投入。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燃气用户及相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安装、改装、拆除户内燃气设施和燃气计量装置”,这使得燃气用户只能接受燃气户内设施的现状,更少关注户内燃气安全。

因此造成了我国在推广燃气用户安全设施方面进展缓慢的局面。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燃气经营者应当向燃气用户持续、稳定、安全供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燃气,指导燃气用户安全用气、节约用气,并对燃气设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可见,燃气经营企业在燃气用户安全用气方面负有责任,并不能全身而退。

目前我国用户燃气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还很落后,绝大部分用户,尤其是居民用户还没有任何监控手段,部分用户安装了燃气报警器,可以实现对厨房的燃气泄漏或不完全燃烧进行监测,并且有一部分实现了与切断阀的联动。

但是,燃气报警器在初期应用时缺乏技术标准和有效的市场监管,由于技术和质量问题,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误报,给用户和燃气经营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不仅影响了正常的供气和使用,也阻碍了燃气报警器的推广应用。

从目前我国燃气经营企业的管理方式来看,入户检查仍然是发现问题、排除隐患的重要手段,但从实际情况看,在燃气经营企业日常管理中,经常出现入户难、发现问题难、问题整改难等情况,因此利用这种传统的管理手段来解决当前燃气用户安全问题,已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户内燃气设施老化、管理体制存在真空、安全监控系统存在缺陷和管理方式落后,导致我国目前面临严峻的户内燃气安全形势。

2日本燃气用户安全情况日本通过法律法规、经营管理、安全监控和教育宣传等手段,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用户燃气安全的保障体系,这个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日本的燃气事故发生率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

日本的户内燃气安全监控装置由燃气报警器、智能燃气表、过流切断阀组成。

燃气报警器的推广受到了政府大力支持,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进行了强化,《液化石油气法》、《燃气事业法》、《消防法》以及《建筑基准法》等与燃气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安装燃气报警器,并具体规定了根据燃气的种类安装燃气报警器的方式。

日本《燃气事业法》的省令等中明确规定:必须强制安装智能燃气表的对象定为使用流量在16m3/h以下、使用压力在4kPa以下及口径在250mm以下,但如个别消费者未能从中获益而声明反对(如用火极不规律的拉面店经常有误切断现象),或判断安装场所属于特殊情况(如经常有重型卡车从旁经过而误判为感震切断),则可不必要求必须强制安装。

在日本,燃气经营企业拥有用户燃气设施的所有权,用户在使用燃气时,同时要租赁相关燃气设施,一旦开通了燃气服务,即使没有使用燃气,每个月也要交纳租金。

这样明确了产权关系,也就明确了燃气经营企业对燃气室内设施的安全责任,燃气经营企业也愿意为安全投入相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投入又以用户租金的方式返还给燃气经营企业,即用户付出相应的费用后获得了优良可靠的燃气服务,这样就解决了燃气设施所有权和安全义务分离产生的矛盾。

日本燃气用户安全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燃气使用状况的监测、分析,并作出相应处理动作,保证用气安全。

其中智能燃气表和过流切断阀都能对危害最大的胶管脱落情况进行切断燃气处理,最大限度保障用户安全。

JIAE006《智能燃气表检查规程》于1987年颁布,目前智能燃气表的结构、性能等已经非常成熟。

该产品在1986年左右开始推广使用,到1994年左右,普及率已经接近100%,而每年事故数量由l986年的515起下降到l994年的82起。

据1998年资料显示,当时已有99.1%的液化石油气用户(包括管道和瓶装)安装了燃气报警器,一年中与液化石油气有关的事故仅发生75起;全日本22418186户城市管道燃气用户中,燃气报警器普及率也达到了89.8%,该年中仅发生相关事故l6起。

由此可见,安全监控产品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燃气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燃气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另外,日本的智能燃气表在生产上实现了高度的标准化,新功能的增加虽然增加了购表成本,但是每块表在使用loa后只要经过简单且便宜的易损件更换,便可以再继续使用10a,以此类推该表的寿命可以延长至50a,不仅大大减轻了燃气经营企业和燃气用户的资金压力,也促进了该产品的推广。

日本室内燃气安全监控系统的引入无疑也增加了使用者的难度,因此燃气经营企业加大了对设备使用的教育宣传力度,尤其是针对年龄较大人群的教育,经常通过电视广告、派发宣传手册和社区组织学习班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使绝大部分人掌握了相关知识,使该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能效。

3我国室内燃气安全监控系统的建设目前我国燃气经营企业还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城市燃气管网调控指挥系统的建设上,而该系统主要针对市政管网系统,不会对燃气用户用气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

因此该系统对保障城市供气很有效果,但对保障燃气户内安全并无太大作用。

在我国,已经完成了部分燃气用户安全设备相关标准的制定,包括产品标准和安装规程,如CJ/T132—2001《家用燃气燃烧器具自动燃气阀》、CJ/T347_2010《家用燃气报警器及传感器》、CJJ/T146—2011《城镇燃气报警控制系统技术规程》等,另外还有一些产品标准如《切断型膜式燃气表》、《管道燃气自闭阀》等正在报批过程中,并将在2014年颁布执行。

这些标准将规范市场上产品的性能指标,这些产品的推广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燃气的安全性,为燃气事故的预防作出一定贡献。

但是,这些产品的功能单一,往往是针对一种燃气安全隐患进行设计,很难实现燃气安全事故的全覆盖,而且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质量、管理和使用环境等问题,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燃气用户安全不是通过个别的安全设备或者几个设备的简单组合来实现的,而是要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燃气用户安全保证体系,包括监测、分析、执行、远传功能,并且与燃气经营企业的管理系统相结合。

目前我国现有的燃气安全设备功能集中在监测(报警器)和执行(切断装置)两方面,而缺少分析功能就无法对复杂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难以实现一般情况下的全覆盖;缺少远传功能就无法与燃气经营企业的管理平台进行数据的上传和指令的下达,也就难以达到企业降低成本、进行数据分析的目的和满足居民个性化服务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