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B35_T 1067-2010隧道监控量测地方规程

DB35_T 1067-2010隧道监控量测地方规程

2
DB35/T 1067—2010
测点 observation points (survey points)
设置在观测体上(或内部),能反映其特征,作为变形、位移、应力或应变测量用的固定物。
3.1.12
测线 survey lines
隧道周边收敛量测时,设在洞周壁上两测点之间的连线。
3.1.13
监测断面 monitoring sections
GBZ 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 6722-2003 爆破安全规程 GB/T 18204.15-2000 公共场所风速测定方法 GB/T 18204.21-2000 公共场所照度测定方法 GB/T 18204.22-2000 公共场所噪声测定方法 GB/T 18204.23-2000 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测定方法 GB 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JTG D70-2004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T D70-2010 公路隧道设计细则 JTG F60-2009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 026.1-1999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 TB 10121-2007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2010版 煤矿安全规程
3.2 符号
H——隧道埋深; B——隧道跨度; U——允许位移值; BQ——围岩基本质量指标; [BQ]——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 Rc——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K1——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 K2——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 K3——初始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 Kv——岩体完整性系数; Jv——岩体体积节理数; u——位移; v——位移速率; l——掌子面与监测断面距离; K——锚杆安全系数。
3 术语和符号
下列术语和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3.1 术语 3.1.1
监控量测 monitoring measurement 隧道施工中对围岩、地表、支护结构的变形和稳定状态,以及周边环境动态进行的经常性观察和量 测工作。 3.1.2
1
DB35/T 1067—2010 必测项目 important monitoring items 确保隧道设计、施工过程周边环境和围岩的稳定以及施工安全,并通过判断围岩与支护的状态来指
4.1.2 监控量测的管理必须科学合理,根据围岩条件、设计文件、支护参数、施工方法、周围环境及 监控量测目的编制切实可行的量测方案,同时考虑量测的经济性,并注意与施工的进程相适应。工程竣 工后应将监控量测资料整理归档并纳入竣工文件中。内容应包括:
3.1 术语 ........................................................................... 1 3.2 符号 ........................................................................... 3 4 技术要求 ........................................................................... 3 4.1 一般要求 ....................................................................... 3 4.2 监控量测项目 ................................................................... 4 4.3 测点、测线与监测断面 ........................................................... 6 4.4 监测频率 ...................................................................... 10 4.5 精度要求 ...................................................................... 10 4.6 监控量测控制指标 .............................................................. 10 5 监控量测方法 ...................................................................... 13 5.1 地质与支护状况观察 ............................................................ 13 5.2 水准测量类变形监控量测 ........................................................ 13 5.3 周边收敛量测 .................................................................. 14 5.4 应力、应变、压力监控量测 ...................................................... 14 5.5 爆破振动监控量测 .............................................................. 14 5.6 隧道环境监(检)测 ............................................................ 14 6 监控量测数据处理与反馈 ............................................................ 15 6.1 一般规定 ...................................................................... 15 6.2 数据处理与应用 ................................................................ 15 6.3 反馈机制 ...................................................................... 21 7 监控量测验收资料 .................................................................. 21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地质与支护观察记录表 ....................................... 22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本规程用词说明 ............................................. 23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本规程条文说明 ............................................. 24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隧道激光断面仪量测 ......................................... 25
DB35/T 1067—2010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符号 ......................................................................... 1
I
DB35/T 1067—2010
前言
为指导公路隧道设计和施工的监控量测工作,使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的要求,在总结近年来福建省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福建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站、福建省公路 水运工程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锦辉、林旭、陈治伙、杨相如、姚志雄、李林峰、黄恒斌、钟福增。 本标准于 2010 年 10 月 26 日发布。
测点与测线所在的隧道横断面。
3.1.14
允许位移值 allowable displacement
保证围岩稳定和岩体不侵入规定净空而确定的位移值。
3.1.15
反分析法 anti-analysis method
以现场监控量测的位移(或应力、应变等)参数为基础信息,根据工程实际建立力学模型,反求实 际岩(土)体的力学参数、地层初始地应力以及支护结构的边界荷载的一种分析方法。
4 技术要求
4.1 一般要求
3
DB35/T 1067—2010
4.1.1 钻爆法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应达到以下要求:
a) 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稳定性; b) 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或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
据; c) 指导施工顺序,确定二次衬砌施做时间; d) 监控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e) 积累量测数据,为信息化动态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ICS 93.060 P 66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 35/T 1067—2010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f highway tunne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