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改增对服务业的影响

营改增对服务业的影响

营改增对服务业的影响-行政管理
营改增对服务业的影响
李琼杨帆
(宜昌市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办公室湖北·宜昌;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宜昌)
摘要: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措施。

本文探讨营业税改增值税对服务业产生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政府部门也要密切关注企业在改革过程的动态,听取企业向政府部门提供的建议,企业应提高自己面对税制改革的应变能力,共同推动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关键词:营改增;营业税;增值税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相对于农业和制造业而言的服务业虽未有一致的定义,但却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餐饮、快递、美容美发等等。

众所周知,经济生活中每一项交易都会产生纳税义务,首先是流转税,其次再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及是否产生利润而缴纳所得税等其他税收。

在2012年之前,我国服务业主要缴纳的流转税是营业税,2012年营改增试点后,我国开始对部分现代服务业停止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

我国为何要推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政策,具体措施有哪些,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对服务业又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营业税与增值税的优劣势比较
营业税和增值税是两个平行的税种,按营改增之前的征税模式来看,至少存在以下弊端:
首先,就计税依据来看,营业税是针对其营业额征税,而增值税则是就其增值额来征税的。

只要在流转中取得收入就必须对全部收入额征税,这必然导致营业税纳税人涉税收入出现重复征税的问题。

其次,对于那些混合销售的行为还可能出现既征增值税又征营业税的现象,从而导致多重征税,无疑会加重服务型企业的税负,这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最后,即使企业经营亏损,仍需缴纳营业税,相比较于增值税其实际税负偏高。

综上,营业税税负偏高会抑制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将会成为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主要障碍。

而增值税恰好弥补了营业税的这些缺点,原因在于,增值税只针对增值额征收,对于在市场中流通的商品,之前的环节交纳的税款能得到抵扣,从而有效地克服了多重征税的问题,也体现了税负公平的原则。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原因及必要性
1.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原因
(1)现行税制缺陷:征收范围局限,抵扣链条断裂。

一是营业税不能抵扣,导致一些从事营业税劳务的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原材料不能抵扣,因此营业税纳税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相应提高。

而营业税又是价内税,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价格自然而然也会提高。

二是制造企业所购买的劳务其营业税是不能抵扣的,而生产企业一般都是交纳增值税,但由于国内的各行业都是密切联系的,如果在购买时营业税劳务时,制造企业不能够抵扣,不但提高了制造企业的成本,更是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

三是从事营业税劳务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不能够抵扣,这不言而喻就会阻碍服务行业间的发展。

四是营业税是不能抵扣的,总是在各个
环结上全额征税,重复征税的问题仍然很严重。

(2)专业化发展障碍。

服务业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两类:一是专业化发展,二是多元化发展。

例如一些传统制造企业为了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就会组建自己的物流公司,并且会想尽各种办法尽可能的降低它的成本如分包给更加专业化的企业,以更低的价格得到更好的服务。

由于营业税不能抵扣,使许多的制造企业在考虑自己的税务成本上尽量少或是不开展一些业务。

这样既不利于服务外包的发展,又不利于服务业的专业化细分,给服务业和制造业双方都带来损失。

(3)货物出口引起的税务问题。

出口是将商品货物推出国门,赚取国外的资金,累积外币,同时通过出口货物让国内发展较好的企业走出国门,提高民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由于营业税的重复征税问题,无法享受出口退税的政策,提高了出口产品的价格,不利于其国际竞争。

2.营改增的必要性
(1)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是现代服务业的鲜明特色。

现代服务业是依靠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技术和网络技术,形成运作平台,在高新技术的作用和市场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不断演变出来的新兴服务行业,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起着重要作用。

(2)现代服务业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跳板。

我国人均GDP虽已步人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以往多年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导致了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伴随着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要实现新的经济增长,必须依靠现代服务业和科技创新的发展。

我国就可以借助服务业的发展来跨越“陷阱”,实现国民经济的新增长。

三、不利影响
随着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出口贸易越来越频繁,出口成为了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在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前,对于从事营业税劳务出口的企业,没有资格享受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这必然促使企业将营业税金及附加这一价内税转移到产品巾,出口产品价格自然上涨,不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而如今,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出口企业可以享受到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但营改增对服务业仍会产生以下不利影响:
(1)营改增政策的不成熟给企业带来不少障碍,如餐饮企业需要分别向同税、地税申报纳税,小规模纳税人无法提供发票等等,这些问题对企业来说既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而且还会增加成本。

不少餐饮企业购买的货物来自于农民和个体工商户,这些主体一般不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使得餐饮企业不能抵扣。

(2)营改增政策对不同企业带来的影响不一样.,调查显示,超过40%的交通运输业企业表示营改增加剧了本行业的税收负担。

因为,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有购进经营用车辆、燃油、修理费等,然而占据行业主要成本的租金、保险费、劳动力成本等均未纳入可抵扣的范围中。

这部分支出不得抵扣,而其他能够抵扣的部分支出所占总份额义不高,这就使得这类行业在营改增试点中总体获利不多。

还有一些服务性企业根本不需要购置大型设备,固定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在企业成本中占大部分,而这类成本不能够产生进项税,它的成本可抵扣的比重也比较低,这样就会使税基过高,变相增加了税负。

四、针对营改增对服务业的不利影响应采取的措施
1.纳税人身份的权衡与选择
从短期来看,营改增政策有利有弊,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任何一项税收改革在初期都难以避免的。

营改增同样无法做到对每家企业都带来相同的经济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自身做好应对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我们知道,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税负会呈现出不同,因而,公司在决策纳税筹划时,应以公司的特点来权衡是申请为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并考虑有否注册新公司,以将企业的部分业务转出去(大多注册为小规模纳税人),以此降低税负。

2.建立完整的增值税抵扣链条
营改增最核心的问题是营业税改增值税后进项税额能否抵扣,服务型公司由于大多数采购是面向零售市场或者分散的个体户的,因而往往难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因此,公司需事先规划分析日常采购过程中的费用有多少是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以抵扣进项税额的,这样才能够降低自身的税负压力。

众所周知,营改增后,对于一般纳税人,可以用来抵扣的进项税金额越大,企业的税负就会越轻。

倘若企业可以用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少,则很可能造成企业的负税不减反增的现象。

因而,营改增之后,企业应尽可能建立完整的增值税抵扣链条。

3.积极开展营改增政策的培训工作
建议政府加大营改增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积极应对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

同时企业也应针对变化加强相关财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在培训中,既要注重相关收入的核算,也要加强对增值税与营业税不同核算业务变化的培训,使财务人员更好适应变化,只有财务人员过硬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为企业降低负税。

总之,营业税改增值税意味着“价内税成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总体
而言消费者在购买服务所支付的税额略有降低。

在我国目前税负较重的国情下,此次改革毫无疑问会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和支持。

然而此次的营业税改增值税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现代服务行业要想在改革的浪潮中实现本行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提高自己面对税制改革的应变能力,不断吸取和总结相应的经验教训。

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密切关注企业在改革过程的动态,听取企业向政府部门提供的建议,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与企业共同努力,一同推动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共同提高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

(责任编辑:王文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