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蒙台梭利数棒教案

蒙台梭利数棒教案

蒙台梭利数棒教案【篇一:蒙氏数学第一课时数棒】数棒(第一课时)一.活动目标:让幼儿对量有初步的认识。

学习1-10的顺序。

二.材料:红色数棒三.教具:红色数棒,地毯四.重点:让幼儿对数量有初步的认识,能说出老师取出材料的数量个数五.难点:对数字的认识和数数的混淆不清六.活动过程1 引导小朋友走线,安定情绪老师:走线时候要抬起头,挺起胸,注意和前面的小朋友保持距离不要碰到别人。

2 介绍数棒并准备地毯老师:工作时间到了,小朋友们去取工作毯,取好后找到自己的位置铺好工作毯,整理工作毯。

今天老师要为你们展示的工作名字叫做数棒。

小朋友们想知道什么叫数棒吗3 t:数棒是棒子,每个棒子的长短都不一样,小朋友们看看是不是有的长有的短呀s:是的,不一样的长短老师:现在取出数棒放到工作毯上,我们要从小到大地排放好数棒。

一个比一个长对不对?老师:取出数棒后我们要开始认识这些数棒啦老师把要教的1.2.3棒放到旁边4 老师从左到右拿起数棒:这是1,看1老师边说边用手比划这是铅笔1,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读1 老师:这是2,老师边说边用手比划这是鸭子2,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读2老师,这是3,老师边说边用手比划这是蝴蝶3,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读3老师:好,现在我们把数棒都放好了。

小朋友们还记得这是几吗?数一数,哪个是铅笔1?5每个小朋友都上来练习识数一次(依次确认哪个分别是1.2.3) 6老师辅助小朋友们操练本次工作材料7 带领小朋友们再复习一次8 收工作,把数棒放回到教具柜子中。

补充:1. 贝贝的专注力培养2.老师数1.2.3的时候晨晨会说是5【篇二:蒙氏数学教案案例】蒙台梭利数学教育的实践教具实践操作的内容算术教具的实践范例分成下列几个项目说明。

下面是上述各项目的说明和注意事项:把握教具的特征,说明其尺寸、形状等。

教育目标分直接目的和间接目的。

直接目的表示在完成该教具基本操作时所能达到的教育目标。

间接目的表示在完成该教具的基本操作时所能达到的数学教育之外的教育目标。

是在进行教具展示的过程中所需要应用的语言、动作以及具体的教育步骤。

表示在完成教具的基本操作之后,根据幼儿的兴趣及能力,应用教具进行的语言、美术、体能等方面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清楚示范和必要的语言提示的地方。

可以让幼儿自己得知所作的工作是否正确的工具。

如:订正卡、答案纸等。

整个教育过程中可以吸引幼儿的地方。

在操作时需要老师特别关注的地方,如:老师的用语,教具的放置等。

教具可能达到的最深层次的教育目标。

■以下是提高示范效果时应注意的事项:第一节数量概念的基本练习近代数学教育研究证明只有儿童掌握了集合的概念后儿童才算真正建立了数学概念,而儿童集合概念往往通过实物操作与数量对应慢慢培养的。

蒙台梭利数学教育就是建立在这个科学基础上的,经过研究她认为儿童要想掌握数概念除了用嘴念出正确的数之外,还必须具备下面三个条件,即“对应的操作(p)”,“序列的操作(g)”及“分类的操作(s)”。

因此在感官教育中通过感官教具做这三方面的充分操作后儿童能够顺利进入数学教育阶段。

下面我们看看p、g、s 这三方面对儿童数概念形成有什么作用。

p=当小朋友意识到“对应的操作”与“等值性”之间的关连时,即能进入数的概念。

g=“序列的操作”认识不等号(>、<)并与数的大小、多少相联系,这在数学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s=“分类的操作”在进行加算、减算之际,能分辨部分与全体的差别,将这个概念运用到数学上才能进行演算。

当形成数的概念后,才开始反复进行“1~10”的数量、数字、数的名称结合的练习。

然后再加上“0”的认识,了解其意义与练习。

关于数量练习的内容范围是这样的,首先从1到10的连续量开始(数棒),然后到数字的认识(砂数字板)。

从量与数字的对应关系来掌握量与数字、数的名称的关键性。

然后再将数与量分离,从了解0的意义中,导入0到10的基本数量概念。

然后再把握数字的正确顺序,熟悉奇数与偶数的不同,最后才是使用数棒进行数的合成与分解。

数棒单元名称:数棒的工作教育目标:直接目的:了解数的集合体(量)。

记忆数的名称(从1到10)。

间接目的:为十进法的预备。

导入数的概念。

教具组成:由1到10的10根木制数棒组成,其尺寸与感觉教具中的“长棒”相同。

数棒每隔10cm分别涂上红、蓝两色,红色部分表示奇数,蓝色部分表示偶数。

最短棒10cm是代表‘1’的量,100cm的最长棒则代表‘10’的量。

操作过程:数棒1~10的量与名称的练习1.向小朋友介绍工作“老师今天和你一起做数棒的工作。

”2.“现在我们两个人分别取一块工作毯,铺在数学区的地上,要轻轻地走不要打扰其他小朋友。

”3.老师示范数棒的拿取方法,按从“1”到“10”的顺序将数棒搬到老师的地毯上,放置时要避免重叠。

4.老师坐在小朋友右侧,说:“请你像摆放长棒一样,把红色的一端朝左侧摆好。

”5.儿童依顺序排好之后,再按照每根木棒所代表的量进行数字的三阶段名称练习(名称练习在儿童的地毯上进行)。

6.名称练习开始是两两成对地进行。

如1和2,3和4??9和10的顺序。

进行后面的练习时,仍然需从‘1’开始依序进行复习。

7.当儿童不想做了,请他由10开始放回教具柜,提示红色朝左对齐,同时把地毯整理好。

数棒数字的名称练习第1阶段1.老师坐在小朋友右侧,从排好顺序的数棒中取出1和2的棒放在另一张地毯中央。

2.老师以左手握住1棒中央,向上提起,用右手食指指着清晰地念出“1”,让小朋友跟着念。

3.其次拿起2棒说“这是2”,等小朋友念过之后,右手拿起1棒叠到2棒红色的部分上,数“1”“2”,然后再清楚地说一次:“这是2”。

4.问小朋友:“要不要做做看?”让他试着进行这个练习。

第2阶段1.将1和2两根数棒置于地毯上,老师对小朋友说:“请把1拿来”。

小朋友拿起1棒,老师确认之后说:“这就是1”。

2.每次进行询问时都先变换数棒的位置,再问“哪一个是1?”“哪一个是2?”在数2棒时,以1棒作为辅助。

第3阶段。

1.拿起数棒问:“这是多少?”小朋友回答:“是1”,2也以同样方式法进行练习。

*其他3~10以同样方式进行。

2.为了使量与它相对应的名称一致,必须用1棒叠在其他棒子上来数。

找出老师所指示的数目(量)的数棒1.准备地毯,让已经熟悉1~10的量与名称的小朋友进行这个练习。

2.在地毯上按顺序排列10根数棒。

3.老师坐在离小朋友稍远一点的地方,对小朋友说:“请把5的棒子拿过来。

”4.小朋友把5的棒子找出来后,让他数数看。

5.以同样的方法反复进行不同数量的练习。

6.每次使用数棒之后,老师都要指示放回行列之中,要使用时再拿出来。

老师可示范给小朋友看。

图片展示:教学延伸:1、配对:1至10的数字卡片与数棒配对使其对应摆好。

数棒与砂数字板结合在后面将详细介绍。

【篇三:蒙氏教案】蒙氏数学普及版之长棒与数棒适合年龄:2岁半以上规格尺寸:29*21*4cm教具构成:长棒与数棒教育目的:长棒是隐含长度测定概念的教具,能帮助孩子了解长度的差异,发展手眼协调,并为数学教育(量、基本运算、十进位、公制系统)做好准备;数棒使孩子了解量的概念,记忆1-10的数的名称。

介绍10以内数量及名称。

帮助儿童理解10的合成与分解,认识连续数的概念。

直接目的:学习1-10连续的数量、学习数数。

间接目的:1、导入数的概念。

2、为学习十进位法打基础。

操作方法:数棒的命名:1、铺好工作毯,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要做数棒工作。

2、握数棒两端,由短至长一一取出来并散放在工作毯上。

3、数棒左端对齐,按照由长至短的顺序排列在工作毯上方。

4、取出数棒1.指着它说:“这是1”5、取出数棒2,拿着数棒1比着2数“1、2,这是2”,将数棒1放回原位。

6、依次类推,数一按照由长至短的顺序将数棒送回去。

7、注意:数棒是孩子第一次接触数量的工作,每次只要认识3-4根就可。

变化与延伸:1、为数棒配上1-10的数字卡片。

2、按照一定顺序摆出不同的图形,亦可和粉红塔、棕色梯搭配。

、注意事项:数棒红色在左侧。

蒙氏教具之构成三角形适用年龄:3岁半以上。

产品说明:向儿童展示三角形千变万化的组合方式,并引入直角、钝角、等边、等腰等几何概念,培养儿童对平面几何的兴趣,激发儿童观察力、想象力和开拓思维力。

教具构成:5盒建构三角形--长方形盒1、长方形盒2、三角形盒、大六边形盒、小六边形盒教育目的:直接目的:培养孩子对图形的认识及图形对称的感觉。

间接目的:1、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及专注力。

2、发展肌肉运动的控制能力。

3、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4、培养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

5、为数学学习打基础。

操作方法:长方形盒1:1、略。

2、取来教具后,将盒内的三角形一一取出散放在毯上。

3、对孩子说:“请你按照三角形的形状把他们分开” ,分类摆放顺序为—2个黄色等腰三角形、2个绿色等腰三角形、2个黄色直角三角形、2个绿色直角三角形、2个灰色直角三角形、2个黄色等边三角形、1个红色直角三角形、1个红色钝角等腰三角形。

4、取下第一对三角形,食、中两指并拢按照指示线将三角形建构成其他图形。

长方形盒2:1、操作方法同上。

2、分类摆放顺序为—蓝色等腰直角三角形、蓝色直角三角形、蓝色等边三角形、蓝色钝角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盒:1、操作方法同上。

2、分类摆放顺序为—1个灰色三角形、2个绿色三角形、3个黄色三角形、4个红色三角形。

3、4个组合后的三角形可再建构一个大的三角形。

大六边形盒:1、操作方法同上。

2、分类摆放顺序为—1个黄色等边三角形、3个黄色钝角等腰三角形、2个灰色钝角等腰三角形、2个红色钝角等腰三角形。

小六边形盒:1、操作方法同上。

2、分类摆放顺邮电部为—6个灰色等边三角形、6个红色钝角等腰三角形、3个绿色等边三角形、2个红色等边三角形、1个黄色等边三角形。

变化与延伸:1、生活中的那些图形是由三角形构成的。

2、孩子熟悉后可建构任意图形。

3、告诉孩子三角形所组成的新图形的名称。

错误控制:指示线。

蒙氏教具之1-100连续数字板适合年龄:4岁半以上的孩子。

规格尺寸:29*21*4cm教具构成:一百板一块,控制板一块,1-100的木制数学板,10个小盒(可用胶卷盒,每个内放10个数字,盒外要贴有标签1-10,11-20,21-30……91-100)教育目的:儿童将活动数字卡片排列在一定的方格板上,认识1-100的排列并认识数的连续性。

直接目的:认识并能正数、倒数100以内的数字。

间接目的:导入间隔计数、培养儿童专注力和耐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