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学网上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1944年在美国费城召开的国际劳工大会上通过了()。
A.《国际劳动宪章》B.《关于禁止工厂女工夜间工作公约》C.《费城宣言》D.《关于禁止火柴制造中使用白(黄)磷会议》2.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劳动法规,是1802年英国议会颁布的()。
A.《暂行工厂规则》 B.《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C.《劳资关系法》 D.《劳工仲裁条例》3.北洋政府于1923年公布了()。
A.《劳动立法原则》 B.《暂行工厂规则》C.《劳动法案大纲》 D.《劳动立法大纲》4.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
A.工作 B.生活C.劳动 D.生产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B.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的发展C.劳动法的劳动,是指一切劳动D.劳动法都是和劳动有关的法律6.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A.劳动法的失效情况,可以是法律本身规定终止生效或某些特定条件出现时自然失效B.劳动法的失效情况,可以是颁布新的法规后而原有法规失效C.劳动法的失效情况,可以是旧法规长期闲置而无效D.劳动法可以是自公布之日起生效7.我国劳动法采()形式。
A.成文法 B.判例法C.成文法为主,判例法为辅 D.判例法为辅,成文法为主8.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是()。
A.《工会法》 B.《合同法》C.《劳动法》 D.《宪法》9.我国劳动法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的未成年人。
A.14周岁 B.15周岁C.16周岁 D.18周岁10.用人单位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
A.健康检查 B.劳动补贴C.设备更新 D.知识教育11.劳动者所享有的福利包括社会福利和()。
A.国家福利 B.个人福利C.家庭福利 D.集体福利12.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是()。
A.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B.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C.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D.劳动法律关系变化的原因13.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
A.用人单位 B.事业单位C.企业 D.团体14.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
A.14周岁 B.15周岁C.16周岁 D.18周岁15.()以上的公民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A.14周岁 B.15周岁C.16周岁 D.18周岁16.1900年,世界上最早的《劳动合同法》诞生在()。
A.德国 B.比利时 C.波兰 D.法国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按照劳动合同期限划分的劳动合同类型是()。
A.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B.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C.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D.书面劳动合同18.我国《劳动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19.根据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因无效劳动合同所引起的赔偿责任主体应当是()。
A.用人单位 B.劳动者C.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分担 D.有过错的一方合同主体20.劳动合同的下列条款中,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法定条款的是()。
A.劳动报酬 B.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C.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D.试用期条款21.以下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中,不属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是()。
A.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单方面拒绝续约 B.过错性辞退C.非过错性辞退 D.经济性裁员22.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在集体协商中,职工民主推举的谈判代表,须得到()以上职工的同意。
A.五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半数23.为防止集体协商代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我国《集体合同规定》第11条规定,职工一方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自担任代表之日起()以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A.2年 B.3年 C.4年 D.5年24.世界上最早出现集体协议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25.依照《集体合同规定》,集体合同应当由()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合同管理机构负责进行审查。
A.乡镇以上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D.省级人民政府26.根据我国《劳动法》第35条的规定,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及于()。
A.企业工会的全体会员B.签订集体合同的职工代表C.参与合同讨论的企业职工D.企业全体职工,包括没有参加工会的职工27.《境外就业中介管理规定》要求,境外就业中介机构的备用金的数额不得低于()。
A.50万 B.10万C.30万 D.100万28.下岗职工要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并与原用人单位签订 "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并藉此变更劳动合同,替代劳动合同中的相关内容。
协议期限原则上不超过()。
A.1年 B.2年C.3年 D.5年29.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的,()内可免征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以及行政性收费。
A.1年 B.3年C.5年 D.6年30.按照计时工资的形式向劳动者支付报酬必须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A.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 B.劳动繁重程度 C.工作时间的长短 D.劳动成果的多少31.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属于劳动者工资范畴的劳动收入是()。
A.加班加点工作额外获得的劳动收入B.发表专业论文获得的稿费C.用人单位发放的生活困难补助费D.用人单位发放的劳保工作服和劳保手套32.我国现阶段在工资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试行的年薪制,其适用范围是()。
A.政府高级公务员 B.国务院聘请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 C.企业的经营者 D.企业高级技术人员33.在19世纪率先颁布最低工资法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C.英国 D.新西兰34.在下列情形中,仍然适用最低工资的情形是()。
A.劳动者在工作时间有迟到、早退、旷工等违纪行为B.放长假和病休的人员C.下岗在企业内待业人员D.劳动者回家乡探亲期间35.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不实行加班加点工资制度的工时制度形式是()。
A.标准工时制 B.计件工时制 C.综合工时制 D.不定时工时制36.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每月要求劳动者加班时间的时间不得超过()小时。
A.24 B.36C.48 D.7237.工作日内的间歇休息时间的具体长度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特点而定,但最短不得少于()。
A.半小时 B.1小时C.2小时 D. 3小时38.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带薪年休假制度,凡劳动者连续工作()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A.1年 B.2年C.3年 D.4年39.《劳动法》第41条规定,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超过l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得超过()。
A.2小时 B.3小时C.4小时 D.5小时40.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企业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企业主管部门,企业所在地劳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和工会报告,最迟不得超过()。
A.12小时 B.24小时C.3天 D.7天41.如果劳动者未经培训即上岗从事特种行业工作而发生事故的,事故责任由()承担。
A.劳动行政管理部门 B.劳动者C.用人单位 D.视具体情况由三方分担。
42.《劳动法》第61条规定:"对怀孕()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A.4个月 B.5个月 C.6个月 D.7个月43.《劳动法》第63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
A.100天 B.1周岁 C.2周岁 D.3周岁44.《确定儿童受雇用于工业工作的最低年龄公约》(第5号公约)是确定准予就业最低年龄的第一个国际公约,它颁布于()。
A.1918年 B.1919年 C.1920年 D.1921年45.对职工进行经济处罚,要求职工赔偿经济损失如需分期扣除的,每次扣除的金额一般不超过职工本人月工资的()。
A.10% B.20% C.25% D.50%46.社会保险关系的各方主体是特定的,被保险人特定为()。
A.用人单位 B.职工 C.用人单位和职工 D.专门的保险机构47.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A.10年 B.15年C.20年 D.25年48.以下关于我国工会法律地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会具有唯一性B.工会具有独立性C.所有工会都具有法人资格D.工会经费具有独立性49.职工代表大会进行选举和做出决议,必须经全体职工代表()通过。
A.三分之一以上 B.半数以上C.三分之二以上 D.五分之三以上50.劳动法中对于民事责任的规定体现了()。
A.约定责任优先的原则 B.法定责任优先的原则C.客观责任优先的原则 D.严格责任优先的原则51.根据《劳动监察规定》和有关劳动法规的规定,不属于劳动监察范围的有()。
A.社会劳务中介机构和社会培训机构遵守有关规定的情况B.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情况C.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 D.用人单位负责人的领导能力52.对于阻挠、刁难、殴打劳动监察员、妨碍监察公务等情况,劳动监察机构有权对责任人员进行()。
A.警告 B.罚款C.行政处分 D.拘留53.按照争议发生的法律依据,劳动争议可以分为( ).A.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 B.合同争议与法律争议C.社会争议与经济争议 D.个人争议与集体争议54.调解委员会主任由( )担任。
A.职工代表 B.企业工会代表C.企业代表 D.企业法定代表人二、55.因用人单位做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 )承担举证责任。
A.用人单位 B.劳动者C.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共同 D.人民法院二、多项选择题1.公约和建议书的主要区别为()。
A.公约需被会员国批准B.公约不需被会员国批准,只作为制定法律的参考C.建议书不需被会员国批准,只作为制定法律的参考D.建议书需被会员国批准E.公约属于国际法范畴,而建议书属于国内法范畴2.初期劳动法的特点是()。
A.多数是从改善女工和童工的立法开始B.适用范围很小C.有较多的监督条款、责任条款D.一般缺少监督条款、责任条款E.适用范围较广3.区分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并由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因素有()。
A.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B.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直接后果C.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附带产生的关系D.这些关系不是劳动关系附带产生的关系E.这些关系与劳动关系有逻辑联系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