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追寻自由的足迹
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真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不是自由的。
佳作展示:
追寻自由的足迹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策马扬鞭,纵横草原,无拘无束,心旷神怡,是许多人对自由的梦想。
(引用南北朝时期的民歌《敕勒歌》点出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引出关于“自由”的话题。
)什么是自由?古往今来,无数人解读自由,向往自由,追寻自由。
在狱中的人看来,牢房外的天空就是自由;在墙内的人看来,墙外的世界就是自由。
自由与不自由,相对而言。
我们必须穿越沙漠,是不自由的;但是我们依旧可以选择穿越的方式,是自由的。
(结合文题材料,解读自由的内涵,提出观点:自由与不自由是相对的。
)纵观人类前进的脚步,追求自由的过程似乎充满了血与泪,战与火。
为了自由,人们卷入了令人深恶痛绝的战争,以生命为代价,颠覆旧秩序,换来新的王朝的诞生。
历史在惊人的相似中,向前延伸。
(结合人类进步的历程,阐释了人们为了自由而付出的沉重的代价。
)中世纪的欧洲,笼罩在君权和神权的阴影之下,到处一片沉寂。
突然,来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旋风,吹走了阴霾,以文艺创作宣
传人文精神,唤醒了人们追求自由的心。
从此,欧洲走上了历史新的征程。
(例证——以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例子,阐释人们追求自由的意愿。
)
近代,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一点点的剥夺中国人民仅剩的自由。
终于,五四运动一声春雷,唤醒了中国人民对自由的渴望。
从此,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
日本侵略者的入侵,虽然暂时剥夺中国人民获得自由的权利,却无法扼制人们追求自由的脚步。
(例证——以近代中国人民抗击列强侵略的事实,阐释了人们对自由的无法扼制的追求。
)
然而,总有人在追寻自由的过程中,迷失自己,把自己的自由凌驾到他人之上。
也许,暂时来看,可能得到了你想要的自由,殊不知,换来的,却是极大的不自由。
这种没有限制的自由,就像没有刹车的汽车,横冲直撞,最终酿成惨剧。
(辩证地看待问题,提出分论点——要追求自由,但不能把自己的自由凌驾到他人之上。
)
明朝大宦官魏忠贤,采用欺瞒手段,得到“木工皇帝”熹宗的信任,掌握生杀予夺的大权。
他权倾一时,自称九千岁,大肆培植党羽,排除异己,以致世人“只知有魏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谢雨腥风之下,百姓战战兢兢,敢怒而不敢言。
崇祯皇帝继位后,搜罗魏阉罪状,最终把他绳之以法。
无法无天,专横跋扈,以自己的自由剥夺他人自由,最终亦不得自由。
(以明朝大宦官魏忠贤的反面事例,论证上一段提出的分论点。
)
的确,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自由是背负荆棘的旅行,
自由与不自由相伴而生。
身为社会公民,我们有追求自由的权利,同时,我们也要守法自律,关爱他人。
追寻自由的足迹,自由就在身边,路就在脚下!(总结全文,再次点明中心,并借用比喻,号召人们在不自由中追寻自由。
)
【名师点评】
考生审题准确,观点鲜明。
文章采用递进式结构进行论证,首先以南北朝时期的民歌《敕勒歌》的诗句引出论题,亮明观点,接着从正反两面阐述什么是对自由的正确追寻,什么是对自由的错误追寻,最后再次点明中心,推理严密而有深度,论据丰富而有力,论证准确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