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山东中医药大学药物制剂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18山东中医药大学药物制剂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药物制剂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0702)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药学相关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药物制剂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药物制剂及相关领域从事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与创新、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1)掌握药学相关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

(2)掌握物理化学、药物化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工业药剂学、药理学等与药物制剂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与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设计等相关知识。

(4)掌握药物制剂车间设计的相关知识以及药物制剂设备的工作原理。

(5)掌握药物制剂质量评价及分析的基本方法。

(6)熟悉国家关于新药开发、制药生产与设计、药品安全、环境保护、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7)熟悉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8)熟悉药事法规和药政管理的基本知识。

2.能力要求
(1)具有从事和组织药物制剂生产的能力。

(2)具有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剂型的设计与改进以及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设计的初步能力。

(3)具有药物制剂设备使用与维护的能力。

(4)具有药物制剂质量检测与评价的能力。

(5)具有获取及应用本专业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适应新环境、新挑战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6)具有利用图书馆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新知识与新信息的能力。

(7)具有运用一门外语查阅相关文献和进行国际交流的初步能力。

3.素质要求
(1)政治思想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身心健康,诚实守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2)职业素质:热爱医药事业,志愿为人类的健康工作服务,树立终生学习观念,不断追求卓越;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学伦理问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树立依法工作的法律观念。

(3)人文素质: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了解医药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具备大学生应有的文化素质,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4)身心素质: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健康标准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8年。

学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
药学、化学
(二)核心课程
物理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用高分子材料、药剂学、制剂工程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

四、课程设置与修读学分
各专业根据本专业特点提出总学分及各环节学分的具体要求。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及学分
(一)军训
军训安排在新生入学之初两周,不计学分。

(二)实验与实训
单独开设的实验课,按实验教学考核、计分。

无单独开设的实验课,实验教学内容均与理论课一同考核、记分。

(三)见习与实习
1.小学期专业见习
第一学年小学期进行2周医药学社会调研见习;第二学年小学期进行2周药学市场调研见习,学生自主选题,填写暑期专业见习手册,成绩合格者,各记0.5学分;第三学年小学期进行2周调研见习,由学生结合专业自主选定调研内容,采取自助方式,由学生自己联系单位,自行安排时间,填写暑期专业见习手册,撰写调研报告,成绩合格者记1.0学分。

2.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实习环节总计18学分。

具体分配见下表:
(四)第二课堂
分为社会实践、竞技竞赛、技能考试、科研训练、创业实践、论文成果和素质修养7个大类,选修不低于2个学分。

实施办法详见《山东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管理办法》。

六、教学进程表
1.通识教育课:最低修满43学分,其中必修37学分,选修6学分。

2.学科基础课程:最低修满50.0学分,其中必修课44学分,选修课不低于6学分。

3.专业核心课最低修满28学分。

4.专业拓展课:最低修满23学分,其中必修课11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2学分。

5.专业集中实践:修满20学分。

6.个性培养课程:最低修满6学分,其中必修4学分,选修不低于2学分。

七、开设课程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都应承载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具体要求。

详见下表:
八、制定说明
1.本方案自2017年级开始试行。

2.本方案解释权在药学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