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

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

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许 菊(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 要:Chom sky的普遍语法理论是针对“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即儿童如何在母语刺激匮乏的情况下仍能从容成功地习得母语?)提出来的,并把该现象归因于人类的遗传属性,即人脑固有的语言习得机制或普遍语法。

由于这一“逻辑问题”同样存在于二语习得,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同样不能只归因于决定语言输入质和量的环境因素、学习者自身的心理和认知因素而忽略了语言本源的影响。

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或普遍语法是否在二语学习中发生作用、怎样作用?或普遍语法是否为二语学习者可及?这是自普遍语法理论建立以来二语习得研究者苦苦探求的问题。

虽然对这一问题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索得出的结论分歧较大,但却为二语习得研究回归语言本源作出了有意义的尝试。

关键词:普遍语法;原则-参数模式;二语习得;可及性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544(2006)0120022204Abstract:Chom sky’s T heo ry of U n iversal Gramm ar w as p ropo sed in respon se to“the logical p rob lem of language ac2 qu isiti on”,that is,how ch ildren com e to acqu ire L1w ith ease and comp lete success desp ite the in sufficiency of the L1 sti m u lu s.Chom sky attribu tes the phenom enon to the hum an hereditary attribu te-the L anguage A cqu isiti on D evice o r U G inherited by hum an b rain.Since“the logical p rob lem”ex ists in SLA as w ell,L2learners’language competence shou ld no t be attribu ted on ly to the inpu t2related environm en tal facto rs as w ell as the p sycho logical and cogn itive fac2 to rs of the learners w h ile giving no con siderati on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language p roper.W hat is the ro le of LAD o r U G in SLA?O r,is U G accessib le to L2learners?T h is is a questi on that has attracted SLA researchers since the es2 tab lishm en t of U G theo ry.T hough the U G2based emp irical o r theo retical researches have arrived at differen t conclu2 si on s,their attemp ts at the retu rn to the noum enon(i.e.the language p roper)of SLA are sign ifican t.Key words:U n iversal Gramm ar;P rinci p le2Param eter M odel;SLA;accessib ility 1.引言Chom sky的普遍语法理论是针对儿童的母语习得现象提出来的。

令Chom sky等生成学派语言学家困惑和痴迷的是,正常情况下儿童可以习得的母语系统知识远远超过他们实际所接触到的母语输入。

Chom sky等认为,儿童接触到的母语刺激或“正面数据”(po sitive evidence)是“匮乏的”-不仅句型简单、数量有限,而且包含不少不合语法、不够通顺的句子。

此外,在母语输入中,可使儿童通过对自己语言错误的信息反馈习得母语的负面数据(negative evidence)同样也是匮乏的,因为除非交际发生障碍,成人一般不会去纠正儿童所说的文法不通的句子。

但是,在另一方面,母语刺激的匮乏并不妨碍儿童高效成功地习得母语的知识体系;本族语者不仅可以理解一个从未听说过的句子,而且可以正确地判断它的合法性。

母 D iscou rse A naly sis中的,经作者稍做修改的论文“Tow ards an A nal2 ysis of D iscourse”。

②关于囊括和预示请参见笔者2002年4月在《外语与外语教学》上发表的文章。

参考文献[1]Coulthard,M.A n Introd uction to D iscou rse A naly sis[M].L on2don:L ongm an,1977 1985.[2]Coulthard,M and B razil, D.Exchange structure[A].InCoulthard,M.(ed).A d vances in S p oken D iscou rse A naly sis[C].L ondon:Routledge,1992:50278.[3]Coulthard,M.O n analysing and evaluating w ritten text[A].InCoulthard,M(ed).A d vances in W ritten T ex t A naly sis[C].L on2 don:Rourledge,1994:1211.[4]M cCarthy,M.D iscou rse A naly sis f or L ang uag e T eachers[M].Cam bridge:Cam 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1991.[5]Sinclair,J.P ri o rities in D iscourse A nalysis[A].In Coulthard,M.(ed).A d vances in S p oken D iscou rse A naly sis[C].L ondon: Routledge,1992:79288.[6]Sinclair,J.&Coulthard,M.Tow ards an analysis of discourse[A].In Coulthard,M.(ed).A d vances in S p oken D iscou rse A nal2y sis[C].L ondon:Routledge,1992:1234.[7]Sinclair,J.,M,Hoey,&G,Fox.(eds.)T echniques of D escrip2tion[C].L ondon:Routledge,1993.[8]程雨民.语言系统及其运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9]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10]李悦娥,范宏雅.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作者简介:赵永青,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语篇分析、语义学。

王琴,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和二语习得。

收稿日期 2005206220责任编校 王和平语刺激的贫乏与儿童母语能力的超强之间的矛盾被生成学派语言学家称为“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the logical p rob lem of language acqu isiti on)(W h ite,1989),这一问题无法用行为主义的“白板说”和“刺激-反映论”加以解释。

既然来自外部环境的语言输入因素不能合理地解释儿童的母语习得现象,那就只能从人的内部因素、即天生的语法能力或语言习得机制方面寻找答案,结果导致语言天生论(na2 tivis m)和普遍语法(un iversal gramm ar)理论的产生。

虽然普遍语法理论的初衷是为了回答母语习得的“逻辑问题”,但自问世以来,该理论便引起众多二语习得研究者的极大兴趣,甚至被视为用语言学理论解释二语习得问题的一次重大突破。

普遍语法的理论框架如何?针对母语习得建立起来的普遍语法的原则-参数模式是否同样适用于二语习得,即普遍语法对二语学习者是否可及?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将回顾语言学家们围绕普遍语法的原则-参数模式展开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索,旨在探讨普遍语法对二语习得的解释力。

2.普遍语法的原则-参数模式普遍语法理论是Chom sky等人为了回答“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而建立起来的,它基于这样一个理念:人脑的语言系统在习得和使用任何语言时都遵循一定的普遍性原则,而这些原则是先天规定的,后天的语言经验对每个原则有简单的参数作用。

乔姆斯基把普遍语法定义为“由原则、条件和规则系统构成的所有人类语言共有的成分和属性”(Chom sky, 1976:29)。

普遍语法模式中的基本概念是原则(p rinci p les)和参数(param eters),分别揭示了自然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原则”指适用于一切人类语言的高度抽象化的语法属性,某一具体的语言可能并不具有某些原则,但是没有任何语言违反这些原则。

“参数”则反映了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差异,它们有两个或以上的值,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体现为不同的参数值。

Chom sky用“PG=Α・U G”将普遍语法的原则-参数模式符号化和公式化(其中U G为普遍语法,PG为个别语法,Α为参数)。

在该模式中,普遍语法是人类通过生物进化和遗传先天获得的一种固有的语言知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语言初始状态;后天获得的个别语法(particu lar gramm ar)则是对普遍语法原则进行参数设定或选择的结果。

儿童以普遍语法为起点,通过后天的语言习得经验确立和设定目的语的参数值,从而建构个别语法。

Chom sky认为,语言学家的研究目的就是鉴别构成普遍语法的原则和参数,并确定哪些原则和参数在具体语言中产生作用;而学习者的任务则是通过后天的学习经验决定对原则的参数作何种设定或选择。

2.1原则普遍语法原则是所有人类语言的共同属性,反映了人脑的内部结构。

邻接原则(Sub jacency)就是这样一条普遍性原则,它对从深层结构(deep structu re)向表层结构(su rface structu re)的句子转换过程中句子成分可以移动的最大距离作了界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