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1.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答:定义: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本质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生长、衰老和死亡,即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过程发展的机制。
同时也研究生物种群系统发生的机制。
研究任务:研究生物体发育的遗传程序和调控机制。
研究对象:发育生物学研究胚胎发育、幼体和成体的发育。
2.多细胞个体发育的两大功能?答:产生细胞多态性并使各种细胞在本世代有机体中有严格的时空特异性,保证世代交替和生命的连续;通过繁殖产生新一代的个体,是世代延续.3、书中所讲爪蟾个体发育中的一系列概念?答:受精:精子和卵子的融合;卵裂:受精卵早期的数次卵裂。
囊胚:卵裂后期,由分裂球聚集构成圆球形囊泡状的胚胎;原肠运动:囊胚后期的胚胎产生的广泛的、戏剧性的细胞运动;原肠胚形成:原肠运动使细胞位置发生重排的、广泛的细胞运动过程。
4、三胚层的分化情况?答:外胚层细胞主要分化形成表皮和神经系统,内胚层细胞主要分化形成消化管上皮和消化腺(如肝、胰),中胚层细胞产生心、肾、性腺、结缔组织及血细胞等。
5、模式生物的共性特征?答:1).取材方便。
2)胚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可进行遗传学研究。
目前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有酵母、线虫、果蝇、海胆、斑马鱼、非洲爪蟾、鸡、小鼠等。
6、所讲每种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的特点,优势?答:A无脊椎动物模型①海胆:a生物科学史上最早被使用的模式生物。
b早期发育的模型受精c已完成其基因组的破译、分析工作。
②黑腹果蝇:个体小生命周期短,繁殖迅速,操作简单b遗传学背景最清楚c胚胎和成体表型特征丰富③秀丽隐杆线虫:a线虫的生命周期很短;b身体透明;c细胞数目小。
B脊椎动物模型:④非洲爪蟾:a取卵方便,可常年取卵;b卵子和胚胎体积大、数量多,发育快;c具有明确的动物极和植物极动物极含有大量色素颗粒而卵黄较少,植物极含有丰富的卵黄而色素颗粒较少。
⑤斑马鱼:a易于饲养、性成熟短,b 体外受精和发育胚胎透明,易于观察⑥鸡:a鸡的胚胎发育过程与哺乳动物更为接近,且在体外发育;b研究肢、体节等器官发育机制。
⑦小鼠:a世代周期短。
B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c繁殖快,饲养管理费用低。
7、发育生物学实验技术?答:研究技术:显微镜技术、组织切片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原位杂交技术遗传学技术:大规模诱变筛选、基因敲除技术、RNA干扰。
第一章细胞命运的决定1、细胞定型?可分哪两个阶段(特化与决定)?特化与决定的区别?答:①细胞定型(commitment)指细胞在表现出明显的形态和功能变化之前,会发生隐蔽性变化,使细胞的命运朝特定方向发展,这一过程为细胞定型或指定。
②细胞定型的两个阶段:特化(specification)和决定(determination)③特化与决定的区别:当一个细胞或组织被放在中性环境如培养皿中可以自主分化时,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已经特化。
当一个细胞或组织放在胚胎另一个部位可以自主分化时,就认为这个细胞或组织已经决定。
已特化的细胞或组织的发育命运是可逆的,已决定的细胞或组织的发育命运是不可逆的。
把已特化细胞或组织移植到胚胎不同部位,它会分化成不同组织,把已经决定细胞或组织移植到胚胎不同部位,它只会分化成同一种组织。
2、细胞分化?定型与分化的关系?答:细胞分化(cell differetiation)指从单个的全能细胞受精卵开始产生各种分化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
定型与分化的关系: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定型和分化是两个相互关联的过程。
胚胎发育早期,细胞先要定型,然后再分化为相应的组织器官。
定型后,细胞分化的方向就不可逆了。
3、细胞命运的决定方式(自主特化与有条件特化)?自主特化与有条件特化的区别?答:细胞定型的作用方式:①通过胞质隔离实现(即自主特化)②通过胚胎诱导实现(即有条件特化)。
区别:a多数无脊椎动物为自主特化,所有脊椎动物及少数无脊椎动物为条件特化b自主特化卵裂方式不可改变,渐进型特化卵裂方式均可改变。
C自主特化细胞发育命运完全由内部细胞质组分决定;渐进特化的细胞发育命运取决于领进的组织或细胞d以细胞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为镶嵌型发育;以细胞有条件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为调整型发育。
4.镶嵌性发育和调整型发育?答:镶嵌型发育:如果在发育早期将一个特定裂球从整体胚胎上分离下来,他就会形成如同其在整体胚胎中将会形成的结构一样的组织,称为镶嵌型发育。
调整型发育:如果在发育早期将一个分裂球从整体胚胎上分离下来,剩余胚胎中某些细胞可以改变发育命运,填补分离掉的裂球所留下的空缺,仍形成一个正常的胚胎。
称为调整型发育。
5、胞质定域?答:也称胞质隔离、胞质区域化、胞质重排:形态发生决定子在卵细胞质中呈一定形式分布,受精时发生运动,被分隔到一定区域,并在卵裂时分配到特定的裂球中,决定裂球的发育命运。
6、形态发生决定子?答:形态发生决定子可能是某些特异性蛋白质或mRNA等大分子物质,它们可以激活或抑制某些基因表达,从而决定细胞分化方向。
7、胚胎诱导?初级胚胎诱导?组织者?答:胚胎诱导:胚胎一部分细胞对另一部分细胞施加影响,并决定其分化方向。
初级胚胎诱导:脊索中胚层细胞诱导外胚层细胞分化成神经组织。
组织者:能够诱导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并能和其它组织一起调整成为中轴器官的胚孔背唇部分。
第二章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1、从细胞发育的过程看,动物细胞分为哪几种类型?答:①全能细胞、多潜能细胞、分化细胞。
2、基因表达差异的分子机制?答①细胞内环境的差异分子机制:差异基因转录;核RNA的选择性加工;mRNA的选择性翻译;差异蛋白质加工。
3、基因消减?基因扩增?基因重排?异染色质?答:①基因消减:也叫基因丢失。
体细胞的前体细胞在很早的卵裂阶段中经历了染色体消减的现象。
②基因扩增:在胚胎发育的某些时期,有的特殊基因被选择性复制出许多拷贝的现象。
③基因重排:基因组中不相连的DNA片段连在一起而使正常基因顺序发生改变,叫做基因重排。
④异染色质:间期核中,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高,呈聚缩状态。
4 、X染色体失活?答:X染色体失活是指雌性胎生哺乳动物细胞中的两条X染色体之一在发育早期随机失活,一旦发生X染色体失活,这个信息便能够稳定地传递给子代细胞,使该细胞有丝分裂所产生的后代都保持同一条X染色体失活。
6 、同源异形?同源异形突变?同源异形基因?同源异型框(盒)基因、同源域?答:同源异形:某些基因的突变可以使身体的一部分结构转变成相似或相关的另一部分结构的现象。
产生这种现象的突变称为同源异形突变(homeotic mutation),导致同源异形突变的基因称为同源异形基因(homeotic gene)。
同源异形基因都具有同源异形框序列,所以把不产生同源异形现象但是含有同源异形框序列的基因统称为同源异形框基因(homeobox gene)。
同源域(homeodomain)是由180个核苷酸编码的60个氨基酸序列,这个肽段里的氨基酸组成在进化上是保守的。
7、母体效应因子?中囊胚过渡期?RNA编辑?答:a母体效应因子,主要是指卵母细胞贮藏的mRNA(masked mRNA)。
在受精前它们中的大多数并不起始翻译。
在受精后,这些隐蔽的mRNA被活化,蛋白质合成急剧增加,以满足快速卵裂的需要。
b中囊胚过渡期是指很多动物在早期发育都经历了从母体效应基因表达到合子基因的表达。
cRNA编辑是指某些RNA分子改变一个特定的碱基以改变遗传信息。
MaskedmRNA:称贮藏性RNA指未受精的卵细胞中携带有大量的mRNA,但这些mRNA在发育的早期不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一般讲这些储存在卵细胞中后期发育合成蛋白质的mRNA.第四章受精的机制1、简述受精的过程?答:受精过程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卵母细胞的成熟、精子获能、精卵的接触和识别;精子入卵发生顶体反应、卵子被激活并开始发育等。
3、精子获能及获能的主要部位,获能的意义?答:精子获能是指排出的精子在若干生殖道获能因子作用下,精子膜发生一系列变化,进而产生生化和运动方式的改变的过程。
②获能的部位子宫和输卵管是精子获能的主要部位。
③精子获能意义提高精子穿越卵母细胞周围的滤泡细胞和透明带的能力,是精子发生顶体反应的前奏。
4、精卵识别有哪两种方式?答:①距离识别②接触识别5、顶体反应?答:顶体反应是指精子再同卵子表面接触或与卵膜分泌的物质相遇后,精子顶体发生一系列变化的过程。
6、皮质反应?答:皮质反应是指精子与卵细胞膜发生融合后,接触点的皮质颗粒首先与其外的细胞膜融合,导致皮质颗粒的释放,并且这种释放很快波及到卵的所有表面。
8、卵激活?答:经精子刺激,成熟卵从休眠状态进入活动状态,称为卵激活。
第五章卵裂3.卵裂类型分为那两大类型?每种类型内又有那些亚类型及代表动物?答:①完全卵裂:(1)辐射型卵裂:文昌鱼、两栖类;(2)螺旋型卵裂:线虫;(3)双边均裂:海鞘;(4)旋转式卵裂:哺乳动物②不完全卵裂:(1)盘状卵裂:鸟类、鱼类、爬行类;(2)表面卵裂:果蝇。
4.哺乳动物卵裂的特点?答:卵裂速度缓慢、卵裂球间排列方式很特别、早期卵裂不同步、合子基因启动比大多数动物较早、胚胎压缩现象。
5. 同卵双生的三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答:①囊胚组织形成在5天前,分离发生在滋养层形成前,胚胎有各自的羊膜和绒毛膜;②囊胚组织形成5—9天,分离发生在滋养层形成后和羊膜形成前,导致两个胚胎共用一个绒毛膜,但有各自的羊膜腔;③囊胚组织形成9天后,是羊膜形成后分离,导致两个胚胎于同一羊膜腔内,并共用绒毛膜。
6.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如何分化而来,作用?答:①分化来源:紧密化细胞再继续分裂,形成16-细胞的桑椹胚,这时细胞有了内、外之分:内部有1-2个细胞属内细胞团。
大多数的外层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成为滋养层细胞。
②作用:滋养层:(1)滋养层细胞最终分化为绒毛膜,发育为胎盘。
(20)分泌激素使胎盘生长。
(3)产生免疫因子,使胚胎不被排斥。
内细胞团:内细胞团发育成胚胎及与胚胎相连的卵黄囊、尿囊和羊膜。
8.鸡胚的明区和暗区?斑马鱼中囊胚期的三种细胞?答:①胚胎中央细胞被胚下腔和卵黄分开,看起来透明。
胚盘中央称为明区;而边缘区的细胞仍与卵黄接触使其不透明,叫暗区。
②斑马鱼进入中囊胚期,这时胚胎细胞分为3个细胞群:卵黄合胞体层、包被层、深层细胞。
9、胚胎紧密化?答:胚胎紧密化:8-细胞阶段前的卵裂球之间有足够空间,呈松散型排列,在第三次卵裂后,各卵裂球突然挤在一起,接触面积增大,形成一个紧密的细胞球体。
10、螺旋类卵裂的特点?答:从第三次分裂,即4周期到8周期开始,分裂轴与卵轴之间形成大约45度的倾角,整个卵裂过程分裂轴串联起来呈现为围绕卵轴的螺旋连线,卵裂求的排布也呈现出围绕卵轴的螺旋状罗列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