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

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


• • • • • •

19:00转53床 医嘱与白蛋白、万汶、碳酸氢钠静脉用药。于病危通知。 19:30 心电监护:窦性心动过速100-120次/分,予去甲肾上腺素针静脉用药。 20:30急查血交叉,输血浆200ml,悬红细胞2个单位,并留置导尿管。 22:00,患者神智清,出现左上肢抽搐,予德巴金针泵入。 22:30左下腹实音,右下腹鼓音,于上腹部CT:报告左侧腹膜后血肿,两侧少量 的胸腔积液。予股静脉穿刺。 23:45输注红细胞1.5单位,血浆190Ml 1:00予拔出鞘管 1;30输注红细胞1.5单位,血浆190Ml 3:00患者恶心呕吐一次,为咖啡色液体,予吸引器吸引,予洛赛克用药。 4:45双肺闻及湿罗音,呼吸深大,意识不清,改面罩吸氧。 6:00予胃肠减压,插胃管,引出褐色液体,量不多。 6:20 麻醉科会诊,气管插管,上呼吸机。 6:55颈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予胸外按压。
姓名:裘某 性别:男 年龄:83岁 病史:患者因反复头痛头晕4余年,再发一月,门诊拟 “晕厥待查”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冠状动脉 支架植入术、胃癌术后、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等病史。 入院患者主诉偶有头晕,感双侧小腿肚行走后疼痛不适, 评分:2-3分,休息后可缓解。ADL评分100分,Braden评 分3分,查体:BP194/80mmHg,T:36.8度,RR:18次/分, P:68-74次/分。

诊断
1.一般检查 因患者多为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伴随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需全面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测定,及心、脑血管评估等。 。2.特殊检查 (1)节段性动脉收缩压测定 测量下肢动脉不同平面的压力水平并双侧 对比,如动脉存在明显狭窄,则其远端压力明显降低,可初步确定动脉 有无病变及其部位。 (2)踝肱指数(ABI) 应用多普勒血流仪与压力计,测算下肢踝部动 脉收缩压与上肢肱动脉收缩压之比。静息状态下ABI一般在0.91~1.30 之间,高于1.30提示动脉管壁僵硬不易压瘪;ABI在0.90~0.41之间提 示存在轻-中度缺血;ABI≤0.40,提示存在严重缺血。另外还有趾臂指 数(TBI)可以了解末端动脉病变情况。 (3)经皮氧分压测定 通过测定局部组织的氧分压,可间接了解局部组 织的血流灌注情况,评价缺血程度;并可用来判断肢端溃疡、伤口的愈 合趋势,经皮氧分压过低,提示伤口不易愈合。
护理
护理常见问题 1、疼痛 与患肢缺血、组织坏死有关。 2、抑郁 与疾 病久治不愈有关。 3、活动无耐力 与患肢远端供血不足有关。 4、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肢端坏疽、脱落有关。 5、知识缺乏 缺乏患肢锻炼方法的知识及足部护理知识。 6、潜在并发症 出血、 远端栓塞、移植血管闭塞、吻合口假性动脉瘤
预防:
该病的预防主要在于严格控制动脉粥样的硬化的危险因素,如严格监测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降 低下肢动脉硬塞症的发生率,并预防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1.对存在上述一个或数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诊治 可能存在的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 2.对于已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应早期加强锻炼、严格用药 ,并加强足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及外伤等,以防病情加重。 3.对于已行手术或治疗的患者,上述预防措施仍需坚持应用,以预防手 术部位血管再狭窄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动脉发生病变。
3、 疼痛护理 早期轻症病人可用血管扩张剂、中医中药治疗等。对疼痛剧烈 的中、晚期病人常需使用麻醉性镇痛药。若疼痛难以缓解,可用连续硬膜外 。 阻滞方法止痛。 4、 功能锻炼 鼓励病人每天步行,指导病人进行Buerger运动,促进侧枝循环 的建立,以疼痛的出现作为活动量的指标。 5、 告知病人绝对戒烟及其危害性,指导病人戒烟。
2.手术治疗 目的是重建动脉血流通道,改善肢体血供。手术指征包括:重度间歇性跛 行,静息痛,溃疡或坏疽。手术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血管病变的部位、 范围、程度、流出道及患者的身体承受能力等。 (1)动脉旁路术 应用人工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于闭塞血管近、远端正 常血管之间建立旁路,分解剖内旁路与解剖外旁路。解剖内旁路按照原正 常的动脉血流方向构建,符合人体的正常生理结构,为首选的方法;解剖 外旁路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以及解剖内旁路走行区存在感染的患者。
(4)彩色多普勒超声 为常用筛查手段,可见动脉硬化斑块,管腔狭窄、闭塞等 。该方法无创、方便且花费较低,但对于治疗的指导意义不大。 (5)CT血管成像(CTA) 已成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首选检查方法,可清楚 显示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明确诊断,并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帮助。 不足之处是由于需使用含碘造影剂,对肾功能可能造成影响,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 (6)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同CTA,亦可为下肢动脉动脉硬化闭塞症提供明 确的影像学诊断,优点是无需使用含碘造影剂,但对钙化的分辨能力差,并可能 会高估病变的严重程度。 (7)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为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金标准,能确切 显示病变部位、范围、程度、侧支循环情况,延迟现象可评价远端流出道情况。 DSA对于病变的评估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有条件的医院, 可在造影的同时行血管腔内治疗,同期解决动脉病变。
治疗
1.一般治疗 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应整体看待和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 格戒烟等,并积极 支循环形成;并注意足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烫伤等。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的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早、中期患者,或作为手术及介入治疗的辅助。常用药物包 括: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血管扩张及促进侧支循环形成的药物 ,如西洛他唑、安步乐克及前列腺素类药物等。
检 查 项 目
6-11下肢动脉CTA报告:两侧下肢动脉粥样 硬化伴两侧股动脉上段闭塞,右侧人工血管 闭塞可能,侧枝血管形成。
6-12B超报告:左肾囊肿、双侧颈动脉多 发粥样斑块形成伴右侧颈总动脉局部狭 窄、双侧股动脉硬化伴多发粥样斑块形 成、局部血管栓塞?
十一项健康型态
• (一)健康感受--健康管理模式 • 患者为退休人员,不吸烟喝酒,对自身疾病认识较好,入院后经医护 人员宣教及心理护理,能配合治疗和护理。 • (二)营养与代谢型态: • 患者轮椅进入, 入院后:体重无明显增减,血红蛋白,白蛋白偏低. • (三)排泄型态 • 入院时小便清,尿量较少,无尿路刺激症状,大便排便规律。 • (四)活动与运动型态 • 患者入院时室内活动为主,.ADL评分:100分。术后需要专人的照顾, ADI评分0分。 • (五)睡眠休息型态 • 入院后夜间睡眠尚可。
病因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 血液粘着性增高及高龄等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险因素。其中吸
烟与糖尿病的危害最大,二者均可使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增高3~4
倍,合并存在危险性更高。其次是高脂血症,尤其是血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升高,与全身多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及时发现
五、护理措施
1、 心理护理 由于肢端疼痛和坏死使病人产生痛苦心理,应关心体 贴病人,讲解疾病有关知识,了解对该病认知,使其情绪稳定,主 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 患肢护理 主要原则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没注意肢体保暖,勿使 肢体暴露于寒冷环境中,以免血管收缩。保暖可促进血管扩张,但 应避免用热水袋、热垫或热水给患肢直接加温,因热疗使组织需氧 量增加,将加重肢体病变程度。放置合适体位,病人睡觉休息时取 头高脚低位,使血液容易灌注至下肢。告知病人避免长时间维持同 一姿势(站或坐)不变,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坐时应避免将一腿搁在 另一腿膝盖上,防止动静脉受压,阻碍血流。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每天用温水洗脚,告诉病人先用手士水温,勿用足趾试水温,以免 烫伤。皮肤瘙痒时,可涂拭止痒药膏,但应避免用手抓痒,以免造 成开放性伤口和继发感染。如有皮肤溃疡或坏死,保持溃疡部位的 清洁、避免受压及刺激;并遵医嘱应用抗感染药物。
导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并加以控制,能够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降
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风险。
【临床表现】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般见于中老年人,常伴有吸烟、糖尿病、 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症状的有无和 严重程度,受病变进展的速度、侧支循环的多寡、个体的耐受力等 多种因素影响。症状一般由轻至重逐渐发展,但在动脉硬化闭塞症 基础上继发急性血栓形成时,可导致症状突然加重。 •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畏寒、发凉等。之后逐渐 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这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特征性症状。表 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患肢疲劳、酸痛,被迫休息一段时间; 休息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复现,每次行走的距离、 休息的时间一般较为固定;另外,酸痛的部位与血管病变的位置存 在相关性。病变进一步发展,则出现静息痛,即在患者休息时就存 在肢端疼痛,平卧及夜间休息时容易发生。最终肢体可出现溃疡、 坏疽,多由轻微的肢端损伤诱发。
主要内容
1
2
疾病相关知识
2 3 4 5
病史简介 体格检查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症
概念
发病原因
诊断
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
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症
定义 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 导致肢体慢性缺血。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
• 6:58抢救成功,颈动脉搏动恢复。胃肠减压吸出深红色液体150ml,予 予洛赛克静推。 • 8:10患者嗜睡,引出黑褐色液体,查体;腹部膨隆。予万汶用药。 • 10:00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222次/分,立即除颤,并予西地兰 针,可达龙针用药。 10:46BP:78/45mmHg,予纤维蛋白原、康舒宁针静脉用药,予生理盐 水500ml,快速静滴。 12:20医嘱予转ICU.
(2)动脉内膜剥脱术 适用于短段主、髂狭窄或闭塞的患者,由于腔内治疗 技术的发展,目前已较少应用,多作为动脉旁路术的辅助,以利构建良好的 吻合口。 (3)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 为微创治疗方法,手术风险低,恢复 快。该方法经动脉穿刺,输送球囊导管至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扩张、重 建动脉管腔,结合血管腔内支架的使用,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以往该技 术仅应用于短段病变,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对于长段闭塞性病变也可成功 开通。目前是首选的一线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