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

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

咼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必考一、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典题1】2010年11月22日晚刘翔以13秒48的预赛第一成绩轻松跑进决赛,如图所示,也是他历届亚运会预赛的最佳成绩。

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最佳成绩,取决于他在110米中的()A. 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C.平均速度大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解题思路】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根据x=Vt可知,x 一定,v越大,t越小,即选项C正确。

必考二、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典题2】如图所示,光滑的夹角为0= 30°勺三角杆水平放置,两小球A、B分别穿在两个杆上,两球之间有一根轻绳连接两球,现在用力将B球缓慢拉动,直到轻绳被拉直时,测出拉力 F = 10N则此时关于两个小球受到的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A受到重力、杆对A的弹力、绳子的张力B、小球A受到的杆的弹力大小为20NC、此时绳子与穿有A球的杆垂直,绳子张力大小为【解题思路】对A在水平面受力分析,受到垂直杆的弹力和绳子拉力,由平衡条件可知,绳子拉力必须垂直杆才能使A平衡,再对B在水平面受力分析,受到拉力F、杆的弹力以及绳子拉力,由平衡条件易得杆N等于绳子拉力T,即卩N = T = 20N,杆对B的弹力N B= ^2^。

3ABx—t与v—t图象【典题3】图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这个质点在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4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C、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D、4s内通过的路程为4m,而位移为0【解题思路】在v—t图中判断运动方向的标准为图线在第一象限(正方向)还是第四象限(反方向)图线穿越了t轴,故质点先向反方向运动后向正方向运动,A错;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分为第一象限方向位移)和第四象限(反方向位移)的面积,显然t轴上下的面积均为2,故4s末质点回到了出发点,错;且4s内质点往返运动回到出发点,路程为4m,位移为零,D对;判断加速度的标准是看图线的斜率,正斜率表示加速度正方向、负斜率比啊是加速度反方向,倾斜度表达加速度的大小,故4s内质点的节哀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方向为正方向,而初速度方向为反方向的2m/s, C错。

【答案】D 必考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与运用D、小球B受到杆的弹力大小为20 .33对A的弹力【答案】,该(正B【典题4】生活离不开交通,发达的交通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一系列的交通问题也伴随而来,全世界每秒钟就有十几万人死于交通事故,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上亿元。

某驾驶员以30m/s的速度匀速70m70m 15m (0.5s7.5m/s2::- ■ - ■- H'■■- I;' - " -.'Iv0=20m/s2g=10 m/s ).15mx = v°t _1 2 -gt 2x=15mx =-15m 15 =20t 1 2 —10t2t i =1s 上2 =3s - 15 二= 20t」10t22t3 =2+仃s t4= (2-7))S15m1s3s6 A B Cm B 2kg m e1kg A B CB B10m/s2A 3NB 5NC 8ND 6NBf A 3N BBC AA T f A 1m c a a0FB6N9NB D7m A m B A A BBL W A BF B A Lg 2+“ sA C0.1m A 3kggF A0---- BGCA C BfB 5N BCa F T(mA m B)aF 6N D F9NB C A6NA B __Bng A -----— A L_l A2A B(1) 恒力F 的大小;(2) A 与B 分离时的速度大小。

【解题思路】设弹簧劲度系数为 k , A 、B 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x ,则x = 2m gk A 、B 粘连在一起缓慢上移,以 A 、B 整体为研究对象,当拉力 mg 时 罗+ k(x -L)= 2mgA 、B 不粘连,在恒力F 作用下A 、B 恰好分离时,以 A 、B 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k(x — L) — 2mg = 2ma以B 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g = ma联立解得F =警(2) A 、B 粘连在一起缓慢上移 L ,设弹簧弹力做功为 W 弹,根据动能定理 W + W 弹一2mgL = 0在恒力F 作用下,设A 、B 分离时的速度为V ,根据动能定理 1 2FL + W 弹—2mgL = 2 x 2mv【答案】必考七、超重与失重及整体法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典题8】倾角为37°的斜面体靠在固定的竖直挡板P 的一一根轻绳跨过固定在斜面顶端的定滑轮,绳的一端与质量为m A =3kg 的物块A 连接,另一端与质量为 m B =1kg 的物块B 连接。

始时,使A 静止于斜面上,B 悬空,如图所示。

现释放 A ,A 将 斜面上沿斜面匀加速下滑,求此过程中,挡板P 对斜面体的作力的大小。

(所有接触面产生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sin37 °=0.6,cos37 =0.8, g=10m/s 2)【解题思路】设绳中张力为T ,斜面对A 的支持力为N A , A 、 加速度大小为a ,以A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 m A gsin37 °— T =ma N A = m A gcos37 °以B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 T — m B g = m B a联立解得 a = 2m/s 2 T = 12N N A = 24N以斜面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后,在水平方向 F = N A ' sin37- Tcos37 ° N A = N A ' 解得F = 4.8N(或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 m A acos37 =4.8N ) 【答案】4.8N【典题9】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导弹”这个词也是他的创作。

导弹制导方式很多,惯性制导系统是其中的一种,该系统的重要元件之一是加速度计,如图所示。

沿导弹长度方向安装的固定光滑杆上套一 质量为m 的侧,P 的一W m联立解得1.5mg ; (2)B □P绝缘滑块,分别与劲度系数均为k的轻弹簧相连,两弹簧另一端与固定壁相连。

当弹簧为原长时,LM Nu 。

U PQ=0UPQ1 U PQU3kLkLA3m B3m2kL2kL C3mD3mx:2kx 二 maU 0 U PQ :L 「xi2kLU PQU 03 3mDL=3.75m AR=才Bv32=g i0m/siAB396 202V i =3m/sa imgsin30 ° mgcos30 =ma i 2a i = 7.5m/sL it i = 0.4s L i = 0.6m3m/sa 2t 2mgsin30 mgcos30 =ma 22a 2 = 2.5m/sA Bt = t i + t 2 = i.2sO.ikgL = ?a i t mintmin = is3m/s3m/s2V i 2a i tan30t 2 = 0.8sV i t 2 +L L i = B30V’ a i t min =7.5m/s此时小物块和传送带之间的相对路程为△ S = v't—L = 3.75m传送带的速度继续增大,小物块从A到B的时间保持不变,而小物块和传送带之间的相对路程继续增大,小物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也继续增大;当痕迹长度等于传送带周长时,痕迹为最长S max,设此时传送带速度为V2,则S max = 2 L + 2 R, S max = V2t —L联立解得V2 = 12.25m/s【答案】(1) 1.2s;(2)12.25m/s。

必考九、曲线运动【典题11】2010年8月22 日, 2010年首届新加坡青奥会田径比赛展开第二个决赛日的争夺,如图所示, 中国选手谷思雨在女子铅球比赛凭借最后一投,以15米49获得银牌。

铅球由运动员手中推出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它的运动将是()A. 曲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是匀变速曲线运动B. 曲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C. 曲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改变,是非匀变速曲线D. 若水平抛出是匀变速运动,若斜向上抛出则不是匀变速曲线运动【解题思路】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这个合力总能产生一个改变速度方向的效果,物体就一定做曲线运动•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它的合力所产生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也不在同一直线上。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其受力条件及初始运动状态共同确定的•物体运动的性质由加速度决定(加速度为零时物体静止或做匀速运动;加速度恒定时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变化时物体做变加速运动)。

铅球只受一个重力,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也都不变,刚抛出时速度方向和重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做曲线运动.【答案】A必考十、抛体运动规律【典题12】如图,空间中存在两条射线0M、ON,以及沿射线0M方向的匀强电场,已知/ NOM = 0, 某带电粒子从射线OM上的某点P垂直于OM入射,仅在电场作用下经过射线ON上的Q点,若Q点离O点最远且OQ = L,求:(1)粒子入射点P离O点的距离S(2)带电粒子经过电压U加速后从P点入射,则改变电压压U与匀强电场的场强E之间的关U时,欲使粒子仍然能经过Q点,试画出电系。

(只定性画出图线,无需说明理由)O【解题思路】如图所示,依题意,粒子在 Q 点的速度方向沿着射线 ON ,粒子从P 点开始做类平抛运动,设加速度为a ,则:沿着OM 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PS =;at 2在Q 点平行于OM 方向的分速度: V y = atSQ 方向做匀速运动: QS = v o t 且 V o = V y tan 0 解得:PS = 2cos 0显然P 点为OS 的中点,故 P 离O 点的距离S = PS = ;COS 0A •“天宫一号B •“天宫C •“天宫一号D •“神舟八号”通过一次点火加速后可以与“天宫【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牛顿运动定律与天体圆周运动及万有引力定律应用。

2GMmm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弓I 二F 向r 2 r(2 )如图所示【答案】(1) O.5LCOS 0; (2)如图所示。

必考^一、万有引力定律【典题13】2010年10月1日18点59分57秒,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站发射了 的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早已稳定运行,并完成了既定任务。

嫦娥二号”与嫦娥 二号”卫星是利用了大推力火箭直接被送到地月转移轨道,而 嫦娥- 图所示,为 嫦娥一号”在地月转移的轨道的一部分,从 P 向Q 运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卫星在此段轨道上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 、 卫星在经过 O 点是的速度方向与 ON 方向一致 C 、 卫星的速度一直在增大 D 、 在O 处卫星的动能最小 【解题思路】由轨迹弯曲方向可看出卫星在 O 处的加速度 化,故卫星先远离地球过程中万有引力做负功,动能减小,过了 故A 、D 对,C 错;卫星做曲线运动的速度沿着切线方向,故 必考十二、人造卫星、同步卫星 【典题14】继2010年10月成功发射“嫦娥二号” 行器,2011年下半年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并将与“天宫 这在我国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