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五一、单项选择题1、保护关税论主张以()措施来保护本国的()产业。
A、关税,农业B、非关税,制造C、关税,制造D、关税,幼稚2、李斯特认为,一国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应首先考虑()问题。
A、获取交换价值B、发展生产力C、增加社会财富D、提高福利水平3、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是一种()A、一般保护理论关税,农业B、超保护理论非关税,制造C、战略性贸易理论D、幼稚产业保护理论4、当一国将所增的出口收入用于国内消费和进口时,对外贸易乘数的大小就取决于()A、边际消费倾向B、边际储蓄倾向C、边际进口倾向D、边际投资倾向5、李斯特认为,处于农工阶段的国家应采取的贸易政策是:()A、自由贸易政策B、保护贸易政策C、管理贸易政策D、超保护贸易政策6、超保护贸易政策的保护对象包括:()A、幼稚工业B、成熟工业C、衰落工业D、以上三项都包括7、“在国家干预下,实行保护贸易“的主张是()提出的。
A、李斯特B、亚当·斯密C、休谟D、大卫·李嘉图8、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A、保护幼稚工业B、保护成熟工业C、保护垄断工业D、保护衰退工业9、重商主义属于()A、自由贸易理论B、保护贸易理论C、超保护贸易理论D、管理贸易理论10、《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作者是:()A、凯恩斯B、大卫·李嘉图C、托马斯·孟D、威廉·斯塔福四、判断题1、李斯特认为,对于任何国家而言,必须首先实施保护贸易,在此基础上才最终有可能实现自由贸易。
()2、幼稚工业保护论主张每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都应该启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来对本国的幼稚产业进行长时期的保护。
()3、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表明,一国开展对外贸易活动将会刺激本国国民收入的成倍增长。
()4、在国内投资规模、投资乘数、对外贸易乘数既定时,要增加一国国民收入量就必须扩大。
()5、幼稚工业理论认为应该设置暂时性关税以使新兴产业在磨练中提高效率。
()五、简答题1、保护关税说的主要观点及其意义。
2、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是如何批评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3、凯恩斯主义贸易保护论与重商主义有何异同?4、试评述保护就业论。
5、被称为“新重商主义”的超保护贸易政策如何阐述追求贸易顺差的合理性?它对重商主义保护贸易理论的发展体现再何处?6、假设两国贸易模型中,不同政策下贸易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如下:(1)说明A、B两国各自独立制定政策,它们会选择什么政策?(2)说明A、B两国经过谈判,互相协作时,各国的福利水平都会提高。
六、论述题1、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评价之?2、试评述战略性贸易政策3、试评述普雷维什的中心一外围理论的主要观点。
(我们教材没有,但可以拓展知识面,仅供感兴趣的同学使用)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B3、B4、C5、B6、D7、A8、A9、B 10、A四、判断题1、×2、×3、×4、√5、√五、简答题1、保护关税说的主要观点及其意义。
答:(1)保护关税说的主要观点汉密尔顿代表当时美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极力主张美国实行保护关税政策。
他于1791年12月向美国国会递交了一份《关于制造业的报告》(《Report on manufacture》),在报告中,他阐述了保护和发展制造业的必要性,以及一个相当大的非农业消费阶层对于一个稳定而繁荣的农业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以加强国家干预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措施。
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主要围绕制造业展开分析的。
首先,他认为,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保护和发展制造业有利于提高整个国家的机械化水平,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吸引移民流人,加速国土开发;有利于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使个人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有利于消化农产原料和生活必需品,保证农产品的销路和价格稳定,刺激农业发展,等等。
其次,他还指出,保护和发展制造业对维护美国经济和政治独立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工业的发展,就等于失去了经济发展的基础,其结果不但不能使国家富强,而且很难保持其独立地位。
况且,美国工业起步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难与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的廉价商品相抗衡。
在这种条件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将断送美国工业,进而威胁美国经济和政治上的独立地位,因此,美国必须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以使新建立起来的工业得以生存、发展和壮大。
最后,保护和发展制造业的关键在于加强国家干预,实行保护关税制度。
(2)保护关税说的意义①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汉密尔顿递交《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时,自由贸易学说在美国占上风,因而他的主张遭到不少人的反对。
随着英、法等国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美国工业遇到了国外越来越强有力的竞争和挑战,汉密尔顿的主张才在美国的外贸政策上得到反映。
1816年,美国提高了制成品的进口关税,这是美国第一次实行以保护为目的关税措施。
1828年,美国再度加强保护措施,工业制成品平均关税(从价税)率提高到49%。
汉密尔顿的主张虽然只有一部分被美国国会采纳,但却对美国政府的内外经济政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②对落后国家寻求经济发展和维护经济独立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与旨在增加金银货币财富、追求贸易顺差,因而主张采取保护贸易政策的重商主义不同,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思想和政策主张,反映的是经济不发达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工业的愿望和正当要求,它是落后国家进行经济自卫并通过经济发展与先进国家进行经济抗衡的保护贸易学说。
汉密尔顿的关税保护论实际上回答了这样一些问题:落后国家应不应该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工业部门?如何求得本国工业部门的发展?对外贸易政策如何体现本国经济发展战略?这对落后国家赶超先进国家来说,不无借鉴意义。
当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汉密尔顿没有能够进一步分析其保护措施的经济效应和经济后果,没有注意到保护措施也有其制约经济发展的消极的一面。
③汉密尔顿保护关税说的提出,标志着保护贸易学说基本形成,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是如何批评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答: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进行了批评,他认为:(1)自由贸易理论不利于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2)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应选择不同的贸易攻策,他根据世界各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将其分为5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蚶期、农乒业时期和农工商业时期”,农业时期的国家应选择自由贸易政策,农工业时期的国家应选择保护贸易政策,而处于农工商业阶段的国家应选择自由贸易政策;(3)国家应该干预对外贸易。
3、凯恩斯主义贸易保护论与重商主义有何异同?答:尽管凯恩斯对重商主义大加赞扬,但是它与重商主义不是完全相同的。
它们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1)二者的共同点①无论是重商主义还是凯恩斯主义都认为,国际收支会影响到本国的经济,因而需要重视国际收支或贸易收支,通过政府的干预使之朝着有利于本国经济的方向发展。
②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还是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都不是对选定产业的贸易保护,而是对经济总体的贸易保护,因此在这里,贸易保护不是工业发展政策或产业发展政策的选择,或产业政策的延伸,而是保持经济运行的经济政策。
③无论凯恩斯主义还是重商主义,都强调保护贸易的货币意义,即都认为保护贸易实际上有利于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但是二者对货币的理解是不同的。
凯恩斯主义将货币看成是干预经济的政策工具,即通过降低利率刺激国内经济,而重商主义是将货币看成是一种财富的积累,从而有利于国内经济实力的增强。
(2)二者的不同点①他们各自的出发点不同,重商主义从商业资本的利益出发,试图通过贸易保护,实现商业资本家财富的积累,从而是商业经济规模的扩大。
而凯恩斯主义从整体宏观经济稳定出发,试图通过贸易保护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
②二者重视贸易保护机制的作用过程是不同的。
凯恩斯主义试图通过贸易保护,造成国际收支顺差,增加总需求,同时增加国内货币供应量,使利率水平下降,以鼓励私人投资,刺激经济增长。
重商主义贸易保护的机制比较直观,就是贸易保护导致国际收支顺差,进而是国内货币财富的增加,继续贸易保护,国内的货币财富继续增加。
③二者主张实行贸易保护的时限性不同,重商主义从增加财富的目标出发,主张采取持久性的贸易保护,而凯恩斯主义从刺激经济稳定增长的角度出发,主张适度、选择时间的贸易保护,即只有在一国有效需求不足或国内经济处于萧条的时期,才可以实行贸易保护。
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论也可以说是“萧条经济下的贸易保护论”。
4、试评述保护就业论。
答:保护就业论主要为西方发达国家所普遍应用。
20世纪80、90年代的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就是保护国内的生产和就业。
(1)核心思想投资需求有国内投资需求和国外投资需求,国内投资需求主要决定于利息率,国外投资需求则和贸易收支状况相联系。
贸易顺差就相当于是对国民经济的“注入”,国外投资增加,并因此导致国内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刺激国内投资增加,进而增加有效需求。
相反,如果贸易逆差,则减少有效需求。
因此,贸易对整个社会就业水平的影响过程可以表述为: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有效需求—〉增加国民生产和就业水平因此,保持贸易顺差,就可以不断扩大国外投资,增加投资需求和有效需求,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经济繁荣。
在对外贸易政策上应采取奖出限入的政策措施来干预对外贸易,实现贸易顺差,以使增加就业,刺激经济繁荣。
保护就业论带有超保护贸易的特征,与以前的贸易保护主义相比,这种政策主张将贸易保护的对象从幼稚产业转向了国内高度发展了的或出现衰落的产业,保护的目的从培养自由竞争能力转向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保护的措施也日益多样化,出现了关税以外的各种奖出限入的措施,并建议通过组建货币集团来争夺世界市场。
(2)评价从理论上说,贸易保护无论在微观还是在宏观上,对增加就业都有积极作用。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保护就业理论的局限。
第一,怎样才能做到限制进口同时不伤害出口呢?我们知道,任何的贸易活动都是双方的事,一国只出口不进口是不可能的事。
这样,希望通过扩大出口减少进口来保护就业的做法在现实中会遇到困难。
首先,要考虑到别国的报复。
因为一国限制进口,其实就是限制别国的出口,那么别国同样也出于增加就业的考虑而以限制本国进口作为回报,其结果可能事该国的出口减少。
其次,要考虑别国的购买能力。
若别国长期存在大量的贸易逆差,势必会影响其经济发展和国际支付能力,最终会影响到该国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直接导致实行贸易保护国家的出口减少。
因此,从总体均衡或长期均衡的角度来看,要想限制进口而不伤害出口或扩大出口而不增加进口都是不大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