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汽车安全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所属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撰写日期年月任何技术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汽车安全技术也不例外。
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多,汽车速度的不断加快,交通事故也就逐步被人们重视起来。
当交通事故的数量逐步累积的时候,汽车安全技术也就应运而生。
汽车安全系统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主动安全系统,另外一方面是被动安全系统。
简单说,所谓主动安全就是作用避免事故的发生,而被动安全则是在发生事故时汽车对车内成员的保护或对被撞车辆或行人的保护。
如果细分的话,车体安全也算在主动安全一方面之中——即车体机构设计用料对外来危险的抵抗能力。
所以主动安全性的好坏决定了汽车产生事故发生概率的多少,而被动安全性的好坏主要决定了事故后车内成员的受伤严重程度。
介绍侧面视觉死角检测系统、轮胎气压报警技术、防止驾驶员打瞌睡装置、驾驶员唤醒系统、事故避免技术和事故预防技术等几项最新汽车安全新技术的特点、原理、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汽车,安全技术,发展历程。
Any technology are there for a reason, automotive safety technology is no exception. With the continuing popularity of cars, the growing number of vehicles, vehicle speed, traffic accidents have gradually taken seriously by people. When a traffic accident when the number of cumulative, automotive safety technology will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one is the active safety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is a passive safety system. Simply said, the so-called active safety is the effect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deep accident while passive safety is protected in the event of an accident protection cars on the car members or to hit vehicles or pedestrians. If the breakdown, the safety of the car body is in active safety hand -- namely design material body to external risk resistance ability. So the active safety determines the car how much the accident probability, while passive safety is mainly decided by members of the car after the accident injury severity. The visual side of the blind spot detection system, tire pressure alarm technology, prevent driver dozing device, arousal system, to avoid accidents and accident prevention technology, several new automobile safety technology features, principl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Keywords: automobile, security technology, development.目录1 引言 (1)2 被动安全技术简述 (1)2.1 抑制安全技术 (1)2.1.1 驾驶记录系统 (1)2.1.2 紧急门锁释放机构 (2)2.1.3 事故自动报警系统 (2)2.1.4 灭火系统 (2)2.2 碰撞安全技术 (2)2.2.1 安全带 (2)2.2.2 安全气囊 (4)2.2.3 汽车座椅 (6)2.2.4 吸能车身 (7)2.2.5 儿童安全装置 (7)2.2.6 安全玻璃 (7)3 安全车身 (7)3.1 汽车防抱死系统(ABS) (8)3.2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9)3.3 牵引力控制系统(TCS) (9)3.4 电子车身稳定系统(ESP) (10)3.5 盲点信息系统(BLIS) (11)3.6 碰撞警示系统(CWBS) (11)3.7 自动警示 (12)3.8 自动紧急刹车 (12)4 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1 引言汽车安全技术如今对每辆汽车都必不可少,但在汽车发明之初,谁又会想到汽车会隐藏高速的危险。
那汽车安全技术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呢?这里从安全配置的引入出发来看看汽车安全技术经历了怎样的路程。
汽车的安全性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预知和规避危险、并防止事故于未然的主动安全;另一部分则是当事故发生时防范驾乘人员受到伤害的被动安全。
在安全技术的发展初期主要以被动安全技术的发展为主;到了后期防范于未然的主动安全技术已经运用的越来越普及。
先来看汽车的被动安全技术的发展状况。
2 被动安全技术简述随着全球汽车流量的增加和车速的提高,汽车事故增多,所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而设置的安全防护装置是现代汽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被动安全系统(也称乘员安全系统)在事故发生时最大限度降低对人员的伤害。
在碰撞事故中,要使车厢的变形减至最小,并且要使乘员在车厢内移动发生第二次碰撞的机会最小。
侧门防撞杆、安全车身、安全玻璃、预紧式安全带、安全气囊、智能安全气囊、乘员头颈保护系统(WHIPS)及各种安全电子装置即具有这样的防护作用。
汽车被动安全技术涉及的问题很多,其核心是要在汽车碰撞事故中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员。
而汽车碰撞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瞬时物理过程,它包括成百上千个零件的复杂变形和相互作用,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性,其中包括以大变形、大应变为特征的几何非线性,以弹性变形为特征的材料非线性,以不同零部件表面接触摩擦作用为特征的边界非线性。
这些非线性特性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使汽车碰撞过程的分析变得非常复杂。
但多年来经过国内外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艰苦努力和不断创新,发明了一系列汽车碰撞缓冲吸能的结构和装置,在汽车碰撞事故中有效地保护了乘员。
采用现代被动安全性措施挽救了大量人的生命,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巨大的。
2.1 抑制安全技术2.1.1 驾驶记录系统汽车黑匣子是利用GPS先进技术,依据地理信息管理系统(GIS)及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形成一套现代化的监控体系。
该产品实质上是机动车综合记录仪,它不但具有像飞机黑匣子一样记录事故发生前后的详细数据,帮助有关部门迅速准确地分析事故发生原因的功能,而且还能帮助车辆管理人员和驾驶员,适时监控和分析车辆的运行情况,从而加强对车辆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实践证明,汽车黑匣子的使用,使交通事故率降低了37%-52%,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1.2 紧急门锁释放机构当车辆发生碰撞后,为使乘员容易从被撞车辆中出来,车门应容易打开。
紧急门锁释放机构的特点是,当碰撞传感器确认已发生碰撞,系统会立即自动地释放门锁。
2.1.3 事故自动报警系统事故自动报警系统将是今后汽车必备的安全系统,它是在汽车后视镜内安装了一个与移动电话和撞车传感器相连的微型摄像机,与智能汽车交通系统和全球卫星自动定位系统相配合,一旦汽车发生事故,将自动向有关安全管理部门和医疗急救部门报警,提供汽车所在位置、事故严重程度、车载人员数、系安全带人数和人员受伤的大致程度等信息,并保持联络,使事故车中的人员得到及时救护。
2.1.4 灭火系统采用燃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灭火装置,当碰撞发生后,避免发动机起火引起二次伤害。
2.2 碰撞安全技术2.2.1 安全带安全带的历史悠久,它的作用是当汽车发生急转弯或正面碰撞、后面碰撞、有角度碰撞以及翻车事故时,约束乘员尽可能保持原有的位置不动,避免与车内坚硬部件发生碰撞并防止乘员从座椅上甩出而造成伤害。
汽车上使用的安全带,按固定方式分为两点式、斜挂式、三点式和四点式4种,由织带、安装固定件、卷收器和调节件等部件组成。
安全带在交通事故中,对驾驶员和乘员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行车时,其作用更加明显。
研究表明,使用安全带能够减少乘员在碰撞事故中50%的死亡率。
安全带的设计除了传统惯性束紧式安全带外,近年来更有先进的预拉式安全带及束力限制式安全带,所谓的预拉式安全带就是当事故发生时,安全带系统除了传统的惯性束紧外,更可以产生将安全带回拉的力量,避免向前移动的行程过大或产生过大的冲击,提高安全带的安全性,另一种就是束力限制式安全带,此种安全带可以进一步的保护人在事故发生时,由于安全带束力过大产生的胸部及颈椎的伤害,其设计的方式是当安全带束紧的同时,当束力达到某一力量以上时,安全带系统会稍许的松开,使束紧的力量不会再升高的设计方式,使人的胸部所受的冲击力以及颈部的折弯力不至于够大,是一种更先进的安全带保护系统。
但不论何种安全带,请各位仍必须正确使用方能发挥其功能。
一名叫尼尔斯的瑞典人发明了沿用至今的三点式安全带。
20世纪40年代,通用汽车公司率先在别克汽车上将安全带作为标准配置。
随着安全带拯救了越来越多的生命,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安全带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国纷纷通过立法将安全带的安装和使用作为强制性规定。
自安全带面世以来,全世界已有长达1000万公里的安全带安装进超过10亿辆汽车内,其长度足以围绕地球赤道250圈。
40年内无数生命因安全带而获救,证明了安全带"生命保护绳"的作用。
安全带的发明和使用是当今汽车安全的专家VOLVO,早在上世纪40年代,VOLVO汽车的安全设计也开始启程,20世纪40年代,VOLVO在PV444型车上配置了诸如胶合挡风玻璃和安全车厢的框架机构等创新配置,这种设计和奔驰的巴恩伊在轿厢安全设计理念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