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化以来中国足球文化历史沿革研究(终审)

职业化以来中国足球文化历史沿革研究(终审)

职业化以来中国足球文化历史沿革研究摘要:为了促进我国足球文化体系的科学建立和足球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文化结构层次(物质层次、制度层次、精神层次)视角出发,探讨了职业化以来我国足球文化在初始阶段的发展特征、在探索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最终提出了足球文化在重塑阶段的建议。

即合理定位足球价值观、充分彰显中国特色文化内涵;建立现代化中国足球管理制度、完善整个足球制度环境;合理配套足球场地资源、加强足球技战术培育工作。

关键词:职业化;足球文化;历史沿革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hinese Football Culture since its ProfessionalizationAbstract: In order to establish scientific Chinese football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ootball. By means of documentation, logical analysis and so on, the paper discussed Chinese football culture’s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nitial stage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since its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its reshaping st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tructure level—material level, system level and spiritual level. Firstly, football values should be reasonably positioned and should be fully showed the features of culturally-specific Chinese; secondly, it should establish modern Chinese football management system, and perfect the whole football system environment; thirdly, it should reasonable match the football field resources, and strengthen the work of cultivating football tactics.Key words: professionalization; football culture; historical evolution作为世界第一运动,足球早已在世界各国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发展过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并对人们生活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

但是在现代足球风靡全球的同时,中国足球的发展却是举步维艰。

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足球实施职业化以来,我国足球的整个发展过程更是遭遇重重困难,让政府及社会各界甚是担忧[1-3]。

究其根源,本研究认为中国足球文化的缺失乃是导致我国足球面临种种困境的一大诱因。

可以说,缺少足球文化含量的国家体育是没有希望的低层次运动,缺少了足球文化滋养的体育运动项目,也只不过是一具没有“灵魂”的“干壳”。

而反观中国足球文化,在二十几年的职业化进程中,可以说中国的足球文化一直在艰难的徘徊中前行,仍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彰显强大号召力和凝聚力的中国足球文化。

因此,有必要对职业化以来中国足球文化的发展阶段、发展特征进行系统的梳理与科学探讨,其价值在于,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足球文化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我国足球运动事业的健康发展。

1 中国足球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1.1文化层次的结构理论文化结构及构成要素是文化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具体是指文化系统内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目前,学者们对于“文化层次结构”的划分理论主要包括三种观点:第一,二元文化层次结构。

即从宏观方面来看,文化分为内外两个层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第二,三元文化层次结构。

纵观相关研究成果,目前文化结构“三层次学说”受到学者们的普遍认可:即最外层的物质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核心层的精神文化;第三,四元文化层次结构。

随着文化理论的不断积累与细化,文化结构的四要素学说也受到诸多学者的青睐,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

而在本研究中,更倾向于文化的三元层次结构理论,即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器物层)、制度文化(方式层)、精神文化(思想层)三个层面(如图1所示)。

图1 三元文化层次理论结构图1.2足球文化层次的结构理论依据文化层次结构理论,本研究认为相应的足球文化层次也包含三个方面,即:中国足球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

第一,中国足球的物质层。

物质文化位于文化结构中的最外层,受制于精神层次和行为层次。

所谓足球物质文化,是指足球运动主体在认识、改造、适应和控制自然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表现为足球运动的器材设施及思想物化[4]。

足球的器物层文化包括很多方面,即不仅包含纯粹的场地器材设施,同时也包含为促进足球运动发展而创造且形成物质的各种思想物化品,如足球运动发展不可缺少的技术、歌曲、比赛录像等。

第二,中国足球的制度层。

足球制度文化是指人类通过足球运动改造和完善自身的活动方式及其制度的产物,是调控和规范足球运动中人们各种社会关系的组织机构和规则制度的总称。

广义的足球制度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促进足球事业发展而形成的各种组织结构。

足球运动作为一种群体性极强的活动更离不开各种组织机构的管理、协调,如国家足球协会、国际足球协会等各种足球组织机构;二是,直接影响足球运动的各种原则、规章和制度建设。

第三,中国足球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文化结构中最核心的一层,它决定了制度层次和物质层次的走向。

足球精神文化是指足球运动主体在创造物质文化的过程中,认识、改造、适应和控制社会环境所取代的成果,表现为足球运动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体系、足球艺术文化等,具体是指,凡是在足球文化中传承的社会心理、道德规范、审美评价和文学艺术等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都属于足球精神文化文化层面的内容。

2 职业化以来中国足球文化发展的初始阶段(1992-2000年)2.1初始阶段的中国足球精神文化层面2.1.1 现代足球文化积淀浅薄,且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碰撞1992 年“红山口”会议的召开,确立了中国足球要走职业化道路的改革方向。

因此,足球职业化作为我国体育事业改革的窗口,发展至今也不二十几年的时间。

因此,现代足球文化积淀是比较浅薄的,且在初始发展阶段与中国传统“中庸”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是不可回避。

第一,与“竞争”精神的不协调性。

足球运动的生命与魅力在于其激烈的竞争性,而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精神是“中庸”,无视创造和竞争的心态,这种心态是我国足球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5];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中庸,个体优异和个性张扬被压抑和排斥,“个体服从整体”却被崇尚,逐渐遏制了足球运动员个人技战术展现力的发展,弱化了意志能力[6]。

2.1.2足球文化行政化色彩浓厚,急功近利主义突出首先,初期阶段的中国足球文化行政色彩深厚。

1994年中国正式开启了足球职业化进程,但在初始改革阶段足协却肩负着双重权利:它既是行政主导的足球事业的管理者,又是市场主导的职业足球的组织管理者。

这使得行政色彩浓厚的中国足球无法在较短时间内摆脱完全政府部门统一领导的束缚,而真正走上市场化之路;其次,初期阶段的中国足球文化急功近利主义突出。

国家政府管理部门与足球运动投资商为了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不惜采用便利但却不公平、且违背足球文化生态发展规律的行政手段打造足球品牌,提升政府政绩。

翻开1992年足协制定的《中国足球十年规划》,“中国男足打进世界杯16强”“女足夺取世界杯冠军”等一大堆的成绩指标赫然入目[7]。

因此,中国足协由于一味追求金牌、成绩、名次的价值取向,造成了我国足球文化的畸形现象——急于求成的功利足球、金牌足球、悲伤足球现象并存,从而掩盖了足球文化的真正魅力。

2.2初始阶段的中国足球制度文化层面2.2.1“举国体制”严重影响着中国足球的制度文化改革前的“举国体制”对改革后的足球制度文化建设仍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与作用。

在改革初期,中国足球正处于行政举国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政府主导下的政府出政策、企业出资的半行政型复合管理体制,这在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初期阶段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但是不可否认,“举国体制”对足球制度文化建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由于体育主管部门仍旧期待通过“举国体制”来促进中国足球的快速发展,以实现在奥运赛场、国际大型足球赛事中争夺金银的目标。

这就使得足球无法真正融入到市场发展的潮流中,严重影响了中国足球市场制度文化的建设。

2.2.2中国足球制度文化缺失在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初始阶段,中国足球的制度文化建设是不完善的、不稳定的,甚至是较为混乱的,而制度文化的缺失也必然会影响到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的稳定性。

如,为了确保中国足球联赛(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等)的快速发展,中国足协则可能会对中国的一些足球联赛赛程做出一些有利于其当前发展的规则调整,如为了安抚俱乐部的不满情绪,足协在2001年的足球联赛采用只升不降制度。

但是这一些制度变化却极大的阻碍了中国足球的市场化进程,如不利于俱乐部球员转会、使得外援聘请及市场开发变得非常被动等。

2.3初始阶段的中国足球物质文化层面2.3.1足球场地器械等物质文化建设匮乏实施职业化以来,中国足球事业急需建立足球场地及其相关配套设施等,以彰显强大而雄厚的足球物质文化。

但处于初始阶段的中国足球物质文化依然面临种种困难,第一,在足球职业化改革初期,我国经济状况并不发达,资金供应不足造成了足球场地与配套设施建设的严重匮乏;第二,虽然1984年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事业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体育场馆要逐步实现企业化和半企业化经营”,由于改革前的特殊足球管理体制,体育场馆举行的各种活动多为指令性任务,导致场馆对外开放率比较低。

2.3.2足球技战术虽有进步,但仍有待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到国家体育政策、体育精神文化氛围的影响,全体国民对足球运动也是充满激情的,不仅亲身积极参与足球运动,而且也主动积极到赛场观看支持比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