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充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分析/实施方案报告摘要说明从充电桩整体市场来看,国网占据了最主导地位。
截至2015年底,国网已累计建成充换电站1537座、充电桩2.96万个,在国内份额占比分别高达42%、60%;基本建成京港澳、京沪、京台、沈海、青银、沪蓉、和宁沪杭环线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和京津冀鲁、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内一批快充站点,覆盖城市81座、高速公路1.1万千米;累计完成电动汽车充换电量7.3亿千瓦时。
充电站的建设成本主要包括充电机、配电系统、充电站监控及安全系统等,以当前1元/W左右的价格计算,直流充电机的建设成本大约占据充电站成本的20%-30%左右,配电设施成本大约占据总成本的40%左右,其余为土建成本和相关配套设备。
在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指导意见中,2016年计划建设充电站2000多座,分散式公共充电桩10万个,私人专用充电桩86万个,各类充电设施总投资300亿元,基本是按照充电设施指南的规划进行平均分配。
因此预计未来5年充电设施总体投资规模在1000-1500亿之间。
该充换电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10308.5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810.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47%;流动资金1498.2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53%。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11944.00万元,总成本费用9448.44万元,税金及附加167.29万元,利润总额2495.56万元,利税总额3007.07万元,税后净利润1871.6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135.4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4.21%,投资利税率29.17%,投资回报率18.16%,全部投资回收期7.01年,提供就业职位233个。
当前,受“新基建”概念影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热度大涨。
截至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已相继更新充电桩补贴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车桩比失衡严重,充电桩建设加速势在必行。
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累计产量已达近50万辆。
与新能源汽车的爆发相比,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
截至2015年底,国内车桩比大约为9:1,远低于1:1的标准配置。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上扬,充电桩建设缺口将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形成制约,充电桩的加速建设迫在眉睫。
天津充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第二章市场调研分析第三章主要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第五章土建工程第六章公用工程第七章原辅材料供应第八章工艺技术方案第九章项目平面布置第十章环境保护第十一章职业保护第十二章建设风险评估分析第十三章节能评估第十四章项目实施计划第十五章投资方案分析第十六章盈利能力分析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建设背景从充电桩整体市场来看,国网占据了最主导地位。
截至2015年底,国网已累计建成充换电站1537座、充电桩2.96万个,在国内份额占比分别高达42%、60%;基本建成京港澳、京沪、京台、沈海、青银、沪蓉、和宁沪杭环线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和京津冀鲁、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内一批快充站点,覆盖城市81座、高速公路1.1万千米;累计完成电动汽车充换电量7.3亿千瓦时。
充电桩建设的初期由国网垄断,但由于前期投入较大,配套政策不完善,商业模式不成熟,国网早期的充电桩建设难以实现盈利。
2014年5月,国网向社会资本放开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以及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市场,市场放开之后国网逐步退出城市充电站建设,转而专注于城际快充网络的构建。
社会资本在此契机下纷纷进入充电建设与运营领域,给充电桩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在2015年底,国网又重新招标开启充电设备采购,承建范围包括了城际快充和部分城市快充站,重新进入了城市充电站的建设。
2015年10月,国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会上国网副总经理提出国网将加快充电网络的构建,除了高速公路快充网络之外,还将在北京、天津、上海等重点城市建设公共快充网络。
国网规划至2020年建成公共快充站6100座,充电桩5.9万个。
根据发改委充电设施指南的规划,至2020年规划建成充电站1.2万座,因此国网预计将在未来五年充电站建设运营中占据50%的市场份额。
国网在高速公路充电站的布局已经形成了一定基础,2014年建成了京沪(北京-上海)、京港澳(北京-咸宁)、青银(青岛-石家庄)高速公路快充站133座,形成“两纵一横”高速公路城际快充网络,覆盖34个城市、高速公路2900公里。
2015年建成了“两纵两横一环”高速公路城际快充网络。
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国网将加速建设“七纵四横”高速公路快速充电网络,预计建成后将覆盖202个城市,高速公路3.6万公里。
国网充电网络建设的全面铺开意味着国网充电设备招标的规模将快速增长。
国网在2015年进行了三批充电设备的招标,下半年最后一次招标规模显著扩大,与国家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一致,2015年国网充电桩总招标金额在15亿元左右,预计2016年国网充电桩招标金额将达到5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将达到200%以上。
从2015年国网充电桩的中标情况来看,共有16家企业入围了国网的招标,其中国网旗下的企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同时国网系以外的民营企业同样收获一定的市场份额,且每家企业整体的中标情况相对平均。
国网招标中,中标企业整体情况较为稳定,其中几家国网系的企业占据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在另一半的市场中国网系统外的各家企业进行分配,上市公司中包括中恒电气,浙江万马等获得相对较多的市场份额。
国网充电设备招标预计在2016年将出现大幅增长,对于能够在国网充电设备招标中占据一定份额的企业将形成较大的利好。
与网外市场相比,国网充电设备的招标价格优势明显,目前网外市场直流充电桩的价格略低于1元/W,而从2015年国网招标的情况来看,国网直流充电桩的价格基本稳定在1.5-1.8元/W,因此对于进入国网招标的充电设备厂商而言,盈利能力与网外市场相比有较大程度的提升,我们认为与网外市场激烈的竞争相比,国网充电桩的招标价格将相对保持稳定,不会出现大幅下降,2016年国网招标放量,中标企业业绩将有较大提升空间。
2016年电源项目第二次招标中,充电设备招标6600多套,直流充电设备占据了主导地位,我们认为国网主要将加快高速公路城际充电及城市快充站的布局,因此2016年全年招标中,直流充电设备将继续保持较高份额。
预计国网系企业将继续保持稳定的中标占比,但随着招标总量的放大,国网系以外的企业中标量也有所提升。
对于整体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如能在国网2016年的充电设备招标中保持稳定的份额,将会带来较大的业绩弹性,快速提升盈利水平。
二、报告编制依据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细则》(2010年本)。
4、国家现行和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等。
5、项目承办单位现场勘察及市场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
6、其他有关资料。
三、项目名称天津充电项目四、项目承办单位xxx实业发展公司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选址方案项目选址位于某工业新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建设条件良好。
天津,简称津,别称津沽、津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11966.4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007.91平方千米,2019年末,常住人口1561.83万人,城镇人口1303.82万人,城镇化率83.48%。
天津地处中国北部、海河下游、东临渤海,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主要节点、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交汇点、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位于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
天津是自古因漕运而兴起,唐朝中叶以后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朝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明永乐二年(1404年)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清咸丰十年(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强纷纷在此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
历经六百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二)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31495.74平方米(折合约47.22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充换电设备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31495.74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7785.6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4094.04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9861.15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949.48平方米。
七、产品规划方案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充换电设备xxx单位/年。
综合考xxx实业发展公司企业发展战略、产品市场定位、资金筹措能力、产能发展需要、技术条件、销售渠道和策略、管理经验以及相应配套设备、人员素质以及项目所在地建设条件与运输条件、xxx实业发展公司的投资能力和原辅材料的供应保障能力等诸多因素,项目按照规模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布局,本着“循序渐进、量入而出”原则提出产能发展目标。
八、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0308.5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810.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47%;流动资金1498.2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53%。
(二)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11944.00万元,总成本费用9448.44万元,税金及附加167.29万元,利润总额2495.56万元,利税总额3007.07万元,税后净利润1871.6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135.4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4.21%,投资利税率29.17%,投资回报率18.16%,全部投资回收期7.01年,提供就业职位233个。
九、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概况公司一直秉承“坚持原创,追求领先”的经营理念,不断创造令客户惊喜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根据市场调研,结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在大力发展相关产业的同时,积极实施以“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清洁生产”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将以全国性的销售网络、现代化的物流运作、科学的管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客户双赢的经营方针,努力把公司发展成为国内综合实力较强的相关行业领军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