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述职报告篇一:科研管理科工作述职报告述职报告各位领导、同事们:XX年,在所党委和院科研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科室的关怀和支持下,经科室人员努力,倾心服务于全所科研工作,完成了工作任务,取得了新的成绩。
组织科技攻关、项目申报、项目管理、成果鉴定等方面都取得了大的突破。
现将XX年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申请在所领导的全力支持下, XX年全所承担各级项目18项,新争取项目6项,项目经费突破100万元。
另外通过积极运作,就黑龙江蓝莓产业化发展、红果越桔资源研究、树莓新品种审定、猕猴桃野生资源考察等方面与相关单位达成了合作意向。
二、科研成果在相关科室的积极配合下,科室圆满的完成了成果申报、成果鉴定等工作任务。
全所各项课题都按计划顺利完成了任务,并取得了一大批新的科研成果。
今年共获各类成果6项,登记果树新品种1个,参与审定农作物新品种4个,鉴定成果1项,公告成果2项。
三、学术氛围在所党委的领导下,XX年开展所青年基金答辩、院级项目申报预答辩等学术活动3次。
学术活动的开展使全所青年科技人员快速成长,在院级课题申报中脱颖而出,学术氛围浓厚,科研管理水平大有提高。
四、学术交流为适应新时代科学的发展,及时了解掌握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和研究动态,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今年先后选派科技人员去美国考察食品加工项目,参加“世界农科院长高层论坛”、“全国草莓会议”、“全国李杏会议”、“全国小浆果会议”、“全国沙棘会议”、“全国果树资源会议”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40余人次。
拜访国内同行业知名专家10余人次,问经取策、寻求合作。
接待国内外著名专家10余人次。
通过对外交流,不仅使科技人员开拓了视野、增长见识,而且在对外交往中寻找到了合作的机会、锻炼能力。
五、科研管理XX年共出台落实科研管理条例(制度)10余个,实现了科研管理的制度化,科研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有序、高效。
年中田检、课题总结好于往年。
按照统一登记、分类归档、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的原则,使档案达到完整、真实、精练、实用。
存在的问题:科研管理工作是能人不乐干,一般人又不干的苦活、累活、憋屈活。
再加上我们都是兼职、年轻人工作经验少,以致在工作中有许多服务不周的地方,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与谅解,同时也希望你们多提宝贵意见。
三年工作计划1、围绕我所发展战略目标,做好科研规划和布局,重点强化科研管理和创新。
2、巩固现有项目来源渠道,开拓新的项目申报途径,重点强化纵向课题的申报和管理工作。
3、强化成果申报。
要提高成果申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其真正达到宣传展示单位形象,科技人员劳动得到认可的效果,实现服务社会的同时,科技人员得到实惠。
4、加强人才培养,努力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
科研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产出成果,而科研成果的获得往往体现在科研人员身上,所以需要培养科研管理人员的奉献意识、强烈的责任心和不妒贤忌能、不计个人得失的工作作风。
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加强与科技人员和各级科研管理部门的交流沟通,提高个人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增进情感交流,加强学习,使自己更好地为科研管理工作服务,提高科研管理质量。
5、利用政策鼓励、科学引导,积极广泛的调动全所职工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所多出成果、出大成果作出贡献。
一年来我本人工作做的不够,在此向领导、同事表示歉意。
同时考虑本人身体原因等因素,现在是激情犹在,精力不足,恳请所党委同意本人辞去科研科工作。
否则会贻误工作,乃至影响所整体发展。
述职人:宋德禄篇二:科研负责人述职报告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们:下午好!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还清楚地记得XX年的这个时候站在这里进行述职,接受大家的测评。
三年中,再也没有站在这个地方述职,今天重新站在这里述职,接受大家的测评,心中感慨万千!今天,利用这个“述职”的机会,我更愿意和大家就科研、科改工作做一次真诚地交流。
我向大家汇报的主题是——无悔做一个青小人!一、受命于危难之间XX年秋,学校的人员变化很大,尤其是科研主任外调给学校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还在回丰都的路上,田校长一直让我将科研带着走,但我才疏学浅,一直是拒绝做这一份工作,在教育管理中心的开学工作会上,从领导的讲话中,我也知道自己不是领导心中合适的人选,更进一步让我坚定了不要涉足科研工作的想法。
在学校开学工作的那段日子中,田校长、刘校长一直和我商谈,接下科研工作,我想到本期是学校课改全面推进的一期,的确要一个领头人,而我定位我自己不是领头人,因为还没有这个资格,而是做一个学校课改推进工作的服务者,让老师们做课改的主人,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我答应了这一学期代理科研工作。
今天,终于可以画上一个不太圆的句号了。
二、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我越来越感觉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力求身体力行、凡事亲力亲为成为我工作的信条和宗旨。
1、全力为课改全面推进工作作好前期准备还在暑期培训的几天中,我认真地看完了上一学期科研工作的资料,对学校上期科研工作及课改工作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于是确定了我本期科研及课改工作的走向:(1)一个最为基本的原则——做实,绝不务虚!给老师一个较为纯净的教学研究环境。
我不想做一个造假材料的人,在前几年的德育工作中我走得太虚,虽为学校争下了10余块奖牌,可我心不安,没有好好地做一件为老师发展、学生成长的事。
我做科研,绝不能像做德育那样,我要力求实效。
所以在本次年终检查中,我只是将科研工作的资料实实在在地进了汇总。
我的近20本科研资料,只有小专题研讨走了过场,其余是本期科研工作的真实反映,而小专题研究是在12周安排后没有落实得好。
是我的过错,向为此付出劳动的老师以及和我一样不安的老师说一声对不起了。
(2)敲定一个最基本的方法——科研与教导要寻求一个和谐的结合点。
本期的科研工作与教导工作尽最大限度地整合,不知有多少次与小兵主任商谈如何做的问题。
我想,科研本来就是教导工作的一个支撑点,帮助老师们把教学环节做好,把课做得有实效。
可这期做得很是艰辛。
(3)明确一个最基本的途径——培训好教师。
课改推进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面对我校教师师资现状,老教师不愿走进课改,新老师经验不足,课堂教学技能不够,只有先抓中青年教师了。
于是我确定了本期的教师培养计划,先培训好中青年教师,再引导好新教师,以此促进老教师。
总体做法是这样的:骨干培训——发挥辐射;观摩研讨——经验交流;结队帮扶——快速成长;专题培训——纠正导向;远程培训——自我提升。
本期的各类培训中,首先安排的是一线教师,我明白,这些都是课改推进工作的主力军,我并没有像其它学校那样,所有培训由科研主任代劳。
听评课制度是为校内的观摩交流定下一个强硬的管理办法;青蓝工程是为了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专题培训是在发现课改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后纠正,如引领课的总结,教学整顿会等活动的开展。
远程培训是为了让老师自我发展,如强迫大家写读书笔记,查看站等,但这一点没有落实得好。
(4)确立课改推进工作活动开展的一个最基本走向——先引领,后入门;先示范,后展示。
本期的活动均遵循了这一思路而开展。
先在9月份,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发现了许多问题,而组织了引领课,10月至11月间组织了入门课,本来要在12月开展人人上展示课活动,可行政示范课活动的开展,使展示课没有开展。
(5)提炼了学校课改推进工作的基本理念——具体做法:预习质疑,先学之本;合作点拔,后教之根。
目标要求:立足课堂,课改之魂;打磨细节,质量之源。
面对一校的自学——研学——导学——活学——测学模式和教科所语文发展性阅读教学模式,我自己研究后发现它们之间是相通的,但对于我这个科研工作的新手来说,在全校推进课改工作,面临的困难是难以想像的。
开学的第一周周末,我早早地进城,与向百忙中的蒋腾云老师和易光涛老师请教,通过交谈,我初步确定了我校课改推进工作的基本办法——学用结合,用改并行,提炼总结,形成模式,这也是我平常对大家说的穿自己的鞋走别人的路到后来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
本期最大的遗憾是这16个字只做好了前4个字,自己的路还没有铺设。
2、事事亲为,做课改实践者(1)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我认真地撰写好了科研计划、课改计划、教师培养计划、各类考核制度的拟定。
全心投入到科研、课改工作中。
如实做好了课改引领课,课改入门课、外出学习教师汇报课、行政示范课活动、语数年会工作、课改经验交流等大型活动。
(2)自己投身于一线课堂,在学习一校教学模式中运用该模式进行教学,发现问题及时思考解决办法。
对于我班来说,课改走得急,问题接二连三,失误的地方很多,但看到学生的进步,依然欣慰。
(3)在进入教师课堂后,发现了问题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在普遍存在问题时,及时召开了交流会或培训会。
(4)在课改推进的过程中,真的是那句老话——想像美好,过程艰辛,结果痛苦。
原本要达到走自己路的目标没有实现,而课改推进的过程中问题多多,最为严重的是借学案为名,没有深入备课上课。
另外,年级组的教研工作开展有效性差,面对这些问题,我只好将所有工作集中到了科研处,年级组设备课组,只负责老师的第二次备课,于是召开了教学整顿会。
可想,工作的任务是相当繁重的。
这时我最能体会的就是田校长所说的两点之间曲线最短这句话的含义,工作目标的实现要走过许多弯路,自身能力不足,外部环境影响过多,这是不可抗拒的。
不过,这也为下期科研课改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教研组的设立可采用备课组的形式代替,考核备课组长;听评课、上课考核制度要进一步深化等。
(4)做老师的服务者,凡涉及上级对老师的考试考核工作,我都格外注重,不敢懈怠。
本期涉及老师的考核较多,并没有出现失误,如继续教育、国学经典与教育考试、法制考试、教师进级等。
三、敢问路在何方科研、课改工作的出路在何方?两大条件:一是有一个较为纯净的教研、课改环境,二是要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两大基本点:小组建设和落实预习。
学校领导要给主导科研工作人员一个纯净的环境,对于工作中落后的人,该帮扶的进行帮扶,对于工作中有抱怨的,该沟通的进行沟通,对于工作中拉后腿的该惩治的进行惩治,对于课改优秀者该鼓励的鼓励,俗话说重奖之下有勇夫,我想,在课改推进中,重奖之下必有智者。
这是外部环境。
绝不能让非主流文化占据了发展的主流文化。
学校中层及科研工作人员要进一步思考工作的实效性,无关紧要的不做,可做可不做的选择性地做,非做不可的创造性地做,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课改工作之中。
这是内部环境。
这需要全体行政谋划打造。
科研课改工作要找准自己的方向,走好自己的路。
语文学科,以课测、周测、单元测人人过关为基本点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数学学科好在有教科所谢校长的支持,有学校学科带头人的相助,适合校情的模式已经有了思路,相信能走好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