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准备课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准备课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准备课教案
详细介绍:
教学内容:教科书24页新学年开学第一天,分类,练习一第1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初步学习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观察并数出图中的人和物的个数,或按方位数出周围物体。

2.学习物体分类,并把同一类物体圈起来。

3.学习指物数数,认相应的数字。

(二)能力训练点
1.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图画或周围物体,学习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做到指物数数,培养数数能力。

3.引导学生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为学生介绍数学知识的用途,渗透学习目的教育。

2.结合观察图画,初步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以及爱学习、爱劳动、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进行入学教育。

2.引导观察图画,数图画中人和物的个数。

3.学习分类,初步知道什么是同类物体,把同一类物体圈在一起。

教学难点
1.按一定顺序指物数数。

2.理解物体分类。

3.学习用完整、规范的语言表述。

教具、学具准备
1.放大的挂图或幻灯片,内容是教科书23页的开学图。

2.教学分类用的实物图,幻灯片或电脑软件和认识110数字及相应的整体图画。

教学步骤
一、教师谈话,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从你们迈进学校大门那时起,你就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

学生在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我们要学习很多知识,其中数学是我们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

数学知识用途很广,从数物体个数的1、2、3;买东西要花钱,汽车行驶的快慢,工厂生产的机器零件及产值,农业上的施肥及收成,到科学家研制发射人造卫星、原子弹、导弹及航天飞机等都离不开数学知识。

这说明,世界虽大,但到处都离不开数学知识。

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数学书的封面,下方中间最大的两个字就是数学,上面的图画中三只小鸭子与小朋友抱着的一只小鸭子之间就含有不少数学知识,图画背景是
七巧板,七巧板有很多拼摆方法,里面藏着很多数学秘密。

这说明学习数学很重要,也很有趣,我们现在就从这本书学习开始。

二、引导观察,指物数数
出示图画,引导数数。

(指图)这幅图画是一所小学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学校环境很美,你们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看图无序观察。

学生看什么说什么。

(有学生、老师、有的浇花,有的踢球,有树、有小鸟)
2.引导有序观察学说完整话。

(1)边指边数出数量是1的人或物。

(一位教师,一面五星五旗,一个足球)
(2)边指边数出数量是2的人或物。

(两个同学向老师敬礼,两个同学在浇花,两把喷壶)
(3)边指边数出数量是3、4、510的人或物。

(3个同学在踢足球,4棵葵花,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6朵花,天上飞着7只小鸟,楼旁边有8棵树,一共有9个学生,一位老师,一共有10名师生。


(4)按顺序数一数画面上110的人或物。

教师谈话:通过看这幅图我们知道,学校到处都有数学,而且这里的老师、同学互敬互爱,整个校园充满着团结、欢乐
的气氛。

3.观察周围物体指物数数。

(1)数一数教室有几个门?几个窗?每个窗上有几块玻璃?有几盏灯?教室墙上挂着几张画?
(2)横着数,一排有几张桌子?竖着数,一行有几张桌子?(3)数一数,你左边的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的一行有几个同学?前边一排有几个同学?后边一排有几个同学?
三、认识同类物体,学习分类
1.出示或显示4页左方上铅笔和皮球图。

(没有集合圈)(1)图中的物品都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2)引导同学自己说一说:大球小球都是球,是同类物品,(出示或显示集合圈)引导学生用右手食指也在两个球外面画一个圈。

(3)讲述:不管大球、小球都是同学们玩的球,是同类物品边说边把两个球圈起来,这样表示它们是同一类物品。

而铅笔是写字用的和球不是同类物品。

2.观察4页右上方的图。

(1)引导同学认真观察,看看图画上的都是什么?哪些属于同一类,用铅笔圈起来。

(2)启发学生指着示范图说一说,哪些属于同类,应该怎么圈?为什么?(因为大鸡、小鸡、公鸡、母鸡都是鸡,属于同类,应圈在一起,而书包和气球它们不是同类物品)
(3)学会看书,指导练习。

打开书第6页,看练习一,第1题,而后教师读题。

(1)完成左图。

提问:图中的四种物品各是什么?那些物品是同类的?
学生回答,帮助整理。

西瓜、香蕉、桃子都是水果,是同类的,而布娃娃和水果不是同类。

请同学动手把同类物品圈起来。

(2)完成右图。

图中的哪些物品属于同类?把同类物品圈起来。

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圈。

(3)即兴练习
①请同学看看自己的书包里都有些什么?可以分成哪几类?(各种书属于同类,各种本子属于同类,还有文具盒)②打开文具盒,仔细看看,有哪些物品属于同类?(铅笔、钢笔、圆珠笔等属于同类)
四、指图数数,认识数字
1.出示4页下图。

2.请同学们指着图,数一数每个圈里各有几个物体?认识圈旁边的数字。

3.指名到前面,指着数出任意一个圈内的物体个数,读出旁边的数字。

(如这个圈里有1、2、3、4、5,5条鱼,这个数字是5)4.同学们自由互相数圈里的物体个数,读出旁边的数字。

五、组织室外活动,认识学校,巩固分类
1.课上教学内容结束之后,可组织学生从学校门口开始,参观认识学校,边看边引导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校牌、花坛、教学楼、办公楼、树木、操场上有老师、同学)数一数有多少棵树?。

2.然后问,看到的这些人和物,哪些属于同类?
六、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都学习了什么?(看图数数,分类,数数,认数字。

)七、布置作业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1.回家和家长说一说今天学了什么?
2.观察周围物体数一数个数,说说哪些属于同类。

准备课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