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分析》课程标准.

《食品分析》课程标准.

《食品分析》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食品分析》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的理论基础是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仪器分析等基础理论课。

课程主研究、讨论食品生产、科研,营养学研究,卫生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所需解决食品组分、含量分析,结构、作用的确定等问题;主要的内容有: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污染物等。

采用的分析方法有化学法,物理法,仪器分析法等。

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后续课程有食品工艺学、食品品质控制管理等。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研究和评定食品品质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

其主要任务是依据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运用各种科学技术,按照制订的技术标准对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验。

食品分析的作用是为食品行业把好生产质量关,为改进生产工艺、加工技术和包装技术、开发新的食品资源提供依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掌握食品分析和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正确处理分析结果,具有较强的综合实验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要求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食品分析的性质、任务和作用。

2.食品分析的内容。

要求一般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有:
1.食品分析方法及发展方向。

2.食品分析的学习方法和主要的参考资料。

第二章食品分析的基本知识
要求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正确采集样品的方法。

2.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及分析方法的选择。

3.掌握食品分析的误差与数据处理的方法。

要求一般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有:
1. 样品的制备及保存方法。

了解国内外食品分析标准。

第三章
要求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熟练掌握比重法、折光法、旋光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要求一般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有:
理解和掌握比重法、折光法、旋光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原理。

第四章水分和水分活度值的测定
要求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水分的测定方法:干燥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

要求一般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有:
1.水在食品中的存在状态。

2.了解水分活度的概念及测定方法。

第五章灰分及几种重要矿物元素的测定
要求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 总灰分的测定过程和条件选择。

2. 矿物元素钙、铁、碘的测定方法。

要求一般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有:
恒重的概念及合理选择助灰剂。

第六章酸度的测定
要求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总酸、挥发酸、有效酸度的测定方法。

要求一般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有:
1.酸度的概念、酸度测定的意义及食品中有机酸的种类与分布。

2.了解食品中有机酸的分离与定量。

第七章脂类的测定
要求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脂肪提取剂的选择、样品预处理。

2.索氏提取法、罗—哥法等脂肪测定的方法及实用范围。

要求一般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有:
1.脂类的分类及性质。

2.酸水解法、巴布科克法和盖勃法、氯仿—甲醇提取法等测定方法的特点。

第八章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要求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提取剂、澄清剂的选择;干扰的排除。

2. 单糖的测定方法的测定方法。

要求一般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有:
1.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及性质。

2.低聚糖的测定、多糖的测定(淀粉、果胶、膳食纤维的测定)。

第九章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
要求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蛋白质的测定方法(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2. 氨基酸总量的测定(甲醛滴定法,茚三酮比色法)。

要求一般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有:
1.蛋白质的分类、性质及其在食品中的含量。

2.氨基酸的分离与测定。

第十章维生素的测定
要求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 维生素C、维生素D的测定。

2.β-葫萝卜素的测定。

要求一般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有:
1.脂溶性维生素的性质和特点。

2.水溶性维生素的性质和特点。

第十一章食品添加剂的测定
要求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 甜味剂(糖精钠)的测定;防腐剂(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测定。

2. 发色剂(亚硝酸盐)的测定;漂白剂(亚硫酸盐)的测定
要求一般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有:
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

2.食用色素的测定(薄层层折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十二章食品中限量元素的测定
要求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 重金属离子铅、锌、镉、汞、锡、铜、铬的测定;砷、硒、氟的测定。

重点讲解铅、砷的测定。

要求一般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有:
1.元素的分离与浓缩、样品的处理与制备方法。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简介
第十三章农药残留量及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要求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 黄曲霉毒素的结构与理化性质及食品中黄曲酶毒素的测定方法。

要求一般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有:
1.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2.食品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四、课程实施
1、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
《食品分析》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理论学时数36 ;实验学时数30;独立设课一般情况下,每周安排3课时,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实验教学已独立授课,见《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标准。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学生自学、课堂讨论、答疑,期末考试。

实验操作独立设课完成。

通过上述教学步骤,要求学生掌握食品分析和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验操作技能,独立完成实验。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吴谋成,《食品分析与感官鉴评》(面向21世纪教材),轻工出版社,2002年;
[2] 大连轻工业学院等,《食品分析》(第二版),轻工出版社,1998年4月;
[3]《食品分析》无锡轻工业学院等合编教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3年出版
[4](美)S.Suzanne Niclsen著,杨严俊等译《食品分析》(第二版),轻工出版社,2002年7月
六、课程评价
1.这门学科的评价依据是本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该门课程采用平时作业、课程论文(30%)和集中考试(70%)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2.集中考试说明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试方式、分制与分数解释
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

3)题型比例
填空题26%;判断说明题16%;简答题36%;计算题20%。

4)样题与目标定位示例
A.填空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用方法测定还原糖的过程中,必需进行予滴定,它的作用是。

B.判断说明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化学法测定水分可用永停法确定终点,等当点前,溶液中无碘离子存在,不导电;只用刚到终点溶液才有碘离子存在,导电,可用于指示终点。

C.简答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例:快速测定蛋白质常用的方法有那些,简述它们的方法要点?
D.计算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计算能力)
例:称4.623 g样品,定容250mL,用兰—埃农法测定,斐林试剂的校正系数为0.975,滴定这个斐林试剂耗用样品的量33.00mL,求此样品中还原糖的量。

(当V=33.00mL时,葡萄糖的还原因子为50.3m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