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蒙特梭利介绍专业篇

蒙特梭利介绍专业篇

蒙特梭利介绍(专业篇一)目录一、玛利娅.蒙特梭利简介二、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三、蒙特梭利教育的核心四、家庭“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一、玛利娅.蒙特梭利简介(一)蒙特梭利生平一、成长阶段(1870年-1986年)1、1870年8月31日,玛利娅.蒙特梭利出生于意大利,安科那省的奇纳瓦里市。

父亲亚历山德鲁.蒙特梭利,母亲瑞尼尔.斯托帕尼。

2、1875年玛利娅.蒙特梭利五岁,举家迁居罗马。

3、1876年玛利娅.蒙特梭利进入公立小学一年级就读。

4、1883-1886年进入米开朗基罗技术学校(高中)。

5、1886-1890年进入达文奇工业技术学院,挑选了最喜欢的学科-数学。

6、1890-1892年期间以杰出成绩就读罗马大学。

7、1892-1896年进入罗马大学医学院就读。

1896年毕业,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性医学博士。

二、准备阶段(1896-1906年)1、1896年担任罗马大学附设医院-San Giovani Hospital之助理医师。

在柏林举行的国际妇女会议上,已意大利代表身份出席会议。

2、1897年义务担任罗马大学精神医学科临床教学之助理医生。

3、1898年在柏林举行之教育会议上演说,并于罗马出版此演讲文《社会的不幸与科学上的新发现》。

4、1899年在意大利开始为期二周的演讲旅行,演说《新女性》与《现代慈善事业:儿童与和平》,获杰出医疗服务奖。

5、1900年担任罗马国立启智学校校长。

6、1901年辞卸校长一职,重回罗马大学修读哲学。

7、1902年受邀于拿坡里教育学术会议上演讲。

8、1904-1908年任罗马大学教育学院之自然科学与医学课程教授。

三、启蒙阶段(1907-1909年)1、1907年在罗马的圣罗伦斯区设立第一所儿童之家。

不久,第二所儿童之家相继成立。

2、1908年第三所儿童之家-米兰儿童之家成立。

(依据史塔丁的说法:出版意大利版《教育人类学》)3、1909年重要著作《蒙特梭利教学法》意文版。

(意文版名称为《应用于儿童之家额幼儿教育之科学的教育方法》)。

四、发展阶段(1913-1952年)1、1913年第一届国际训练课程在罗马开课。

应麦克劳杂志之邀到美国演说,与卡内基大厅发表专题演讲。

受邀至发明家爱迪生家中做客。

2、1914年荷兰儿童之家成立。

著作《蒙特梭利手册》出版。

克伯屈出版《检视蒙特梭利系统》严厉抨击蒙特梭利教育。

3、1915年于洛杉矶与圣地亚开设训练课程。

第三届国际训练课程在美国旧金山开课。

由美国教育协会赞助于旧金山的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上演讲。

巴萨罗纳成立第一所蒙特梭利学校。

4、1916年在西班牙巴塞罗纳开训练课程。

5、1917年两册《高级蒙特梭利教学法》出版。

访问荷兰,荷兰蒙特梭利协会成立。

最后一次访问美国。

6、1919年首次在英国开始训练课程,为期两月。

之后,每隔一年前往伦敦开课一次。

7、1922年受意大利政府任命为学校督导。

维也纳成立儿童之家。

8、1923年获英国达拉莫大学颁赠荣誉博士学位。

9、1924年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开设四个月的训练课程。

莫索里尼走访各国调查蒙特梭利学校蒙氏与其相遇。

10、1925年获意大利政府支持,蒙特梭利教育于意大利复生。

11、1926年前往南美洲阿根廷演讲。

阿姆斯特丹成立蒙特梭利中学。

在瑞士日内瓦的国家联盟演讲《教育与和平》。

12、1929年发表《宗教教育》专文。

罗马成立师资训练学院。

国际蒙特梭利协会在柏林成立,第一届国际蒙特梭利会议于丹麦举行,会议主题为《新教育》。

13、1930年罗马开始为期六个月的训练课程。

14、1933年莫索里尼领导之法西斯党统治意大利,下令关闭所有蒙特梭利学校。

致使蒙氏离开意大利,转而定居西班牙。

国际训练课程也于巴塞罗纳开课。

(依据史塔丁:《童年之秘》出版)15、1936年西班牙内战,蒙氏转往荷兰。

《童年之秘》出版。

模范学校与训练中心于荷兰的拉兰成立。

国际蒙特梭利协会总部由柏林迁至阿姆斯特丹。

16、1939年在印度开设训练课程。

《大地的儿童》,《青春期及青春期之后教育的改革》,《大学的功能》等出版。

于甘地、泰戈尔会见。

17、1939-1946年在印度有千名以上教师接受训练。

18、1944年以《生命的前三年》为题演讲。

于锡兰举办训练班。

19、1946年出版《新世界的教育》一书。

20、1947年应意大利政府之请回罗马重组蒙特梭利协会。

返回印度策划蒙特梭利大学,但因政治混乱而中止。

伦敦蒙特梭利中心成立。

21、1948年《吸收性心智》、《了解你的小孩》、《发现儿童》等著作出版。

22、1949年-1951年连续三年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23、1950年到北欧的挪威、瑞典演讲,货阿姆斯特丹大学颁赠荣誉哲学博士。

被委任在意大利佛罗伦斯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

24、1951年第九次也是蒙氏最后一次亲自主持的国际蒙特梭利会议在伦敦举行。

25、1952年 5月6日病逝荷兰,享年82岁。

二、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教的教育”蒙特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育,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0-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导师,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于孩子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的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混龄教育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蒙特梭利教具非常丰富,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

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屏蔽单一奖惩制度蒙氏教学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式的教学成果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内在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三、蒙特梭利教育的核心----帮助儿童正常化当一个孩子从事一项活动,并且能够把自己的能量完全通过这个活动而释放完全的话,儿童就会产生充分的满足感,儿童就会变得平静、安详。

我们把这种孩子称为正常化的儿童。

正常化儿童的特征:1、爱秩序、有秩序,在行为和思维上都有秩序化2、爱工作(与玩耍相比较)有明确的智力目标的活动。

3、自发的高度集中、专注力高,并且具有明显的意志特征。

4、独立工作、平静、满足、喜欢寂静并能沉浸在自己关注的事物中。

5、超然于物质的拥有,拥有某一物质,仅仅是为了获得物质给儿童提供的发展。

儿童是依靠拥有物质来发展智力的。

6、工作的动力来自于真实的选择,来自于对事物的探索而不仅仅出于好奇。

7、宁静的驯服(宁静的顺从)。

8、自律,具备判断是非的基本能力,能够自我约束。

9、人格上表现出独立性与意志,在各种环境和事物中都能表现出主动性和积极性。

10、主动并能乐意帮助他人,同情并乐意接纳其他人的社会观点。

四、家庭“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蒙特梭利教学法到底是怎么回事?蒙特梭利说“孩子有绝对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决定玩什么,学什么。

”与传统教育方法有所不同蒙特梭利教学法是由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玛利娅·蒙特梭利创立的。

它的目的是帮助孩子自然地成长。

与传统的教育方法不同的是:蒙特梭利教学强调双手工作、自我教育,着重于孩子秩序感、专心度、独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培养。

不只是学习、游戏,而是工作在我们认为,孩子的生活就是“游戏”,而蒙特梭利认为孩子具有学习的能力和需求,且把这种学习活动称为“工作”。

“游戏”是一种玩耍,在游戏的过程中,在玩具的使用中,孩子得到了快乐。

相比较之下,游戏着重于让孩子在玩的同时进行学习,更带有娱乐性质。

而“工作”则带有建构自己和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孩子通过工作来逐步改善自己、完成自我。

在蒙特梭利教室中,孩子将独立完成他的“工作”,就算期间发生了错误,也不要帮助孩子纠正错误,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找到错误的地方,自己改正错误。

环境教育孩子蒙特梭利强调环境与儿童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环境教育孩子。

环境对于孩子身心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应该提供尊重孩子需求的活动环境,提供符合他们自然发展的用具,提供能够让孩子动手创造的活动,并维持环境的气氛和秩序,避免孩子在工作的时候受到干扰。

蒙特梭利对环境的要求是:“包括按儿童尺寸做出来的用品,明亮清爽的房间,可以摆放鲜花的矮窗,房间里的小尺寸家具、小书桌、漂亮的窗帘和小橱柜。

这个小橱柜很容易开启,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物品,孩子可以随意取用。

”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供给孩子的用具,也就是所说的蒙特梭利教具。

教具与玩具不同,玩具虽然也有教育的意义,但是他的主要作用就是供孩子玩耍,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教育的作用不明显。

而蒙特梭利教具有特定的教学作用,能够让孩子认识大小、高矮、轻重和次序、顺序等等。

正因为蒙特梭利教具具有特定的教学作用,因此价格昂贵,不是人人都有能力购买,而且也不可能把每样教具都买回家。

聪明的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孩子的爱好和需求,从生活中找寻替代品。

自由、独立,但不放任在蒙特梭利活动中,孩子最大的感受就是快乐,因为他是这个环境中的主人,拥有绝对的自由和尊重,快乐地成为他自己。

在活动中,没有人告诉孩子你应该玩什么,孩子能够自由选择他感兴趣的东西,发挥了极大的自主权。

蒙特梭利教学法给孩子的最大收获并不在于掌握了这种工具的用法,以及从中学会的各种知识,而是孩子有了主动学习的欲望,从此以后,孩子知道他需要的是什么,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去学习。

蒙特梭利教学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并不是放任,不是为所欲为。

在蒙特梭利教学中,孩子能够自己选择、自己决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选择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选择需要做并且是正确的事情。

孩子在自由的同时还必须遵守纪律,学会遵守秩序,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父母的六个职能:除了环境和孩子以外,蒙特梭利教育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老师和父母,蒙特梭利把他们称呼为“启导员”,就是启发引导孩子的人。

启导员不像传统教育中老师的职能一样给孩子设计好学习内容,教孩子要学习的知识,而是“退居一旁”,是协助、引导而不是教育,是一个观察者、示范者和协助者。

1、创设孩子所需要的环境,提供能够让孩子发展的工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