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柴油车加载减速烟度排放标准

柴油车加载减速烟度排放标准

柴油车加载减速烟度排放标准柴油车加载减速烟度排放标准来源:作者:adminExhaust smoke standard for diesel vehicleunder lug-down test2003-02-15发布2003-03-0实施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发布北京市技术监督局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改善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柴油车加载减速烟度排放标准和测试方法,用于在用柴油车的排气烟度检测。

本标准检测方法和排放限值参照香港环保署的柴油车加载减速烟度排放法规(CAP.374中77F(1)(a)部分,2000年6月修订版)制定,本标准的限值在实施后将根据实测数据定期进行修订。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其中附录A、C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傅立新、郝吉明、贺克斌、吴烨。

本标准修订单位:北京理工大学本标准主要修订人:葛蕴珊,郝利君,吴思进,高力平,张付军,韩秀坤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柴油车加载减速烟度排放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道路用柴油车加载减速烟度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装用压燃式发动机、最大总质量大于400kg、最大设计速度等于或大于50km/h的在用汽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因为所有标准都有可能被修订,所以使用本标准的各有关机构和人员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3847-1999 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可见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GB 5181-85 汽车排放物术语和定义3 定义和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和术语。

3.1最大总质量(GVM)指汽车制造厂规定的技术上允许的最大质量。

3.2轻型汽车指最大总质量小于或等于3500kg的汽车。

3.3重型汽车指最大总质量大于3500kg的汽车。

3.4轮边功率指汽车在底盘测功机上运转时,在驱动轮上的测量得到的功率。

3.5最大轮边功率(MaxHP)指汽车在底盘测功机上运转时,在驱动轮上的测量得到的最大功率。

3.6发动机名义最大转速(MaxRPM)指在进行本标准规定的测试中,加速踏板处于全开位置测量得到的发动机最大转速。

3.7最大轮边功率时转鼓线速度(VelMaxHP)指在进行本标准规定的功率扫描实验中,测量得到的实际最大轮边功率点的转鼓线速度。

3.8光吸收系数表示光束被单位长度的排烟衰减的一个系数, 它是单位容积的微粒数n, 微粒的平均投影面积a和微粒的消光系数Q三者的乘积3.9不透光度仪按GB3847-1999 规定的,用于连续测量排气的光吸收系数的仪器。

4 限值标准及判定方法4.1 烟度限值及发动机性能要求4.1.1 烟度限值2002年12月31日以前领取牌照的柴油车(或采用其它压燃式发动机的汽车),执行排放标准中的I类限值,2003年1月1日以后领取牌照的柴油(或其它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执行II类限值,2005年1月1日以后领取牌照的柴油车(满足欧洲第三阶段排放标准)执行II 类限值标准。

表1 加载减速工况烟度限值烟度值光吸收系数I类限值50HSU 1.61m-1II类限值40HSU 1.19m-1III类限值29HSU0.80m-1在3个工况点测得的任何一个光吸收系数k或烟度值,均不得超过表1中规定的相应限值,3个工况点分别是测量的VelMaxHP点0%VelMaxHP点和和80%VelMaxHP点。

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汽车烟度监测人员,可采用目测法测量,柴油车在工作中不应有明显的可见烟度,烟度值不能超过林格曼1级。

4.1.2发动机性能要求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转速不得超过制造厂规定的标定转速的 10%;功率扫描过程中测得的实际最大轮边功率值不得低于制造厂规定的发动机标定功率值的50%。

4.2判定方法如果车辆的测试结果不能满足4.1条的规定(包括烟度和性能要求),则该车被判定为不合格;在按附录A进行排放测试预检查时,如果车况太差,不适合进行加载减速实验,则该车被判定为不适合进行检测,必须先进行维护保养或修理,然后再进行加载减速实验;如果在试验过程中由于发动机故障,使试验被迫终止,该车也被判定为不合格。

5试验方法柴油车加载减速烟度测试方法采用底盘测功机、不透光度仪和发动机转速计等设备,按本标准附录A“柴油车加载减速烟度测试规程的规定执行。

试验前应该对车辆的技术状况进行仔细检查,以确定是否能够进行后续的排放测试, 车辆的预检要求见附录B。

将被测试车辆放在底盘测功机上,按照规定的加载减速法,测试VelMaxHP、90% VelMaxHP点、80% VelMaxHP点的烟度、发动机转速和实际轮边功率,烟度测量应采用分流式不透光度仪。

6检测结果与数据记录柴油车加载减速工况烟度测试的数据记录要求见附录A,检测报告的打印格式见附录C。

附录 A(规范性附录)柴油车加载减速烟度测试规程A1 前言本附录说明了标准正文5中规定的柴油车加载减速工况烟度测试的检测规程。

A2 测试规程A2.1 烟度测试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车辆进行预先检查,以保证车辆证件的一致性和进行试验的安全性;第二部分是检查测试系统和车辆的状况是否适合进行测试;第三部分则是进行烟度测试试验,这部分由控制系统自动完成,以保证试验程序的一致性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A2.2 预先检查A2.2.1测试登记完毕后,驾驶操作员应将车辆驾驶到底盘测功机前等待试验,并进行预先检查。

其目的是证实车辆的身份,评价车辆的状况是否能够进行加载减速测试。

操作员应对车辆的下列部件进行目视检查:轮胎、发动机、仪表盘、传动装置及冷却系统等。

A2.2.2在将车辆驾驶到底盘测功机前,检验员应对受检车辆进行以下调整:A2.2.2.1中断所有主动型制动和扭矩控制功能(自动缓速器除外),例如ABS、ESP等。

A2.2.2.2 关闭车上所有以发动机为动力的附加设备,或切断其动力传输机构。

A2.2.2.3除检验驾驶员外,受检车辆不能装载其它乘客或货物,也不能有附加的动力装置。

如果需要的话,可以用称量驱动桥重量的方法来确定测功机能否承受车辆驱动桥的重量。

A2.2.2.4 在测试准备工作中,应特别注意车辆传动系统的下述特点:A2.2.2.4.1 对于四轮驱动汽车,应选择后轮驱动方式;A2.2.2.4.2 对于紧密型多驱动轴的车辆,或全时四轮驱动车辆,不能进行底盘测功机试验,应进行自由加速烟度实验。

A2.2.2.5 附录B描述了预检的要求,所有预检不符合要求的车辆均不得进行加载减速烟度测试。

A2.3 测试系统检验A2.3.1 本规程的目的是确认底盘测功机能否满足受检车辆的功率要求,同时检查测试系统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A2.3.2 将受检车辆驾驶到底盘测功机的程序A2.3.2.1 如果受检车辆通过了预检,检验员应按以下程序将车辆驾驶到底盘测功机上:a) 举起测功机升降板,检查转鼓是否已被牢固锁好。

[注意:除测功机允许双向操作外,一定要按测功机的规定方向驶入,否则有可能损坏底盘测功机,当驱动轮位于转鼓鼓面上时,严禁使用倒档。

]c) 放下测功机升降板,松开转鼓制动器。

当升降板被完全放下后,缓慢驾车使车轮与转鼓完美吻合。

d) 用汽车刹车停止车轮的滚动,关闭发动机。

e)按照测功机制造商的建议将非驱动轮楔住, 系扣车辆安全限位装置。

如果是前轮驱动的车辆, 还要有防侧滑措施。

A2.3.3 检验准备A2.3.3.1 参照设备厂商提供的说明书,连接好发动机转速传感器,以便测量发动机的转速。

A2.3.3.2应选择合适的档位,使加速踏板踩到最大位置时,以不高于70km/h的速度驱动受检车辆。

A2.3.4 由计算机判断测功机能否吸收受检车辆的功率,如果超过测功机功率范围,不得进行测试。

A2.4 烟度测试A2.4.1如果受检车辆顺利通过了上述检验,就可以继续进行下面的加载减速测试。

A2.4.2 设备连接A2.4.2.1 参照GB 3847-1999《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可见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中附录H“不透光度仪的安装和使用”,将合适尺寸的采样探头插入机动车排气管中,并注意连接好不透光度仪,采样探头的插入深度不得低于400mm。

应避免使用过大的探头以造成机动车排气系统背压过大,影响被试车辆的输出功率。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将采样气体的温度和压力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必要时可用适当的方法冷却采样管,但要避免使测量室内出现冷凝现象。

A2.4.2.2 应为机动车配备辅助冷却风扇,对于大型机动车,应掀开发动机机仓盖板,以促进冷却空气流通,防止发动机过热。

A2.4.3 测试准备A2.4.3.1 测试工作至少需要两名检验员,其中一名检验员驾驶机动车,另一名检验员观察测试过程中机动车的状况。

A2.4.3.2 在开始测试以前,必须检查检验员用于交流的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A2.4.3.3必须在车内或车外设置燃料紧急切断装置,并使检验员了解其使用方法。

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检验员可以用它切断汽车燃料供给,或利用其他安全装置以确保被检车辆和人员的安全。

A2.4.3.5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低于正常温度时,操作员可以进行预热操作。

将测功机切换到手动模式,在小负荷下预热发动机,直到冷却液的温度达到制造厂规定的正常范围为止。

A2.4.3.6关闭发动机,变速器置空档,检查不透光度仪的零刻度和满刻度。

通过检查后,将采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A2.4.4 测试顺序A2.4.4.1测试开始前,检验员应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以获得自动测试所需初始资料:a) 启动发动机,变速器置空档,逐渐增大加速踏板开度直到最大,并保持在最大开度状态,记录这时发动机的最大转速,然后松开加速踏板,使发动机回到怠速状态。

b) 使用前进档驱动被测试车辆,选择合适的档位,使加速踏板位于全开位置时,测功机指示的车速最接近70km/h,但不能超过00km/h。

对自动变速车辆,注意不要在超速档下进行测试,加载减速自动实验规程详见A4。

A2.4.4.2计算机对按上述步骤获得的数据自动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可以继续测试。

所有被判定为不适合测试的机动车都不允许进行后续的烟度测试。

A2.4.4.3 在确认机动车可以接受自动测试程序后,将底盘测功机切换到自动测试状态。

a) 加载减速烟度测试的程序必须完全自动化,具体要求见A4的控制软件说明。

在整个测试循环中,由控制模块自动完成测功机的加载减速过程管理。

b) 采集三组测试状态下的测试数据,以判定受检车辆烟度是否达标,三组数据分别在VelMaxHP点、90%VelMaxHP点和0%VelMaxHP点获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