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卷 第05期 中 国 水 运 Vol.7 No.05 2007年 05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May 2007
收稿日期:2007-3-13
作者简介:郭文远 张 智 杜小林 重庆万州海事处
提单权利定性的思考
郭文远 张 智 杜小林
摘 要:我国司法实践普遍承认提单的物权效力。
在我国的民法理论中,也有将提单交付拟制成货物交付的观点,此已为不争之事实。
但是我国《海商法》并未明确规定提单物权效力。
当然在《海商法》中的提单制度中包含了一些提单物权效力制度。
为明确法律关系消除分岐,我国法律应以明文规定提单物权效力的概念,制定有关提单物权效力的条款。
关键词:提单 物权凭证 债权凭证 权利定性
中图分类号:DF9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07)05-0259-02 一、前言
在国际贸易中,特别是涉及远洋运输时,作为一项重要的单据提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提单产生开始不过是船主收到货物的一纸凭证。
随着人们商业的扩展和商业复杂性的增加,产生了货物到达目的之前转让其权利的必要。
人们常把它拟制为货物本身直接转让它,或拿它作质押向银行申请开出信用证或进行其他融资等。
正是提单这一特有性质,使他存在着许多理论上的争议。
其焦点是:提单所表彰的权利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权利?是物权,还是债权?各种主张莫中一是,至今未有定论。
然而提单的法律定性在各种有关提单的法律纠纷中却至关重要。
对提单法律定性的不同,就会产生对管辖、时效、法律适用和责任认定等具有不同的判决结果,而这种结果对当事人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
笔者从法学的角度释解提单的定性。
二、提单的物权凭证
提单物权凭证的理论依据,无一例外都源于提单的可转让性。
我国海事司法界和理论界的主流之说仍是提单是所载之物的物权凭证。
物权凭证是指在正常商业和融资活动中,被认作占用该凭证的某人有权收受、占有和处分,该凭证及其所包含货物的充分证据的凭证。
按照提单定义承运人要按提单的规定凭单交货,在货物交付以前,货物是在承运人的保管和占有之下;其次只要不是记名提单,提单可以转让,即在市场上同有价证券一样,善意受让提单的持有人即可凭此向承运人提货。
这两点充分说明提单的物权凭证。
提单是一份物权凭证时,根据提单提取货物,其提单的取得和货物的取得同一效力。
而且不根据提单不能处理货物,对货物的占有并不取得所有权。
提单物权效力主要服务于买卖和信用证交易,而非运输环节。
尽管提单持有人也可以据物权同承运人主张货物交付。
对提单物权效力在理论界有不同的认识。
(一)绝对说,指承运人签发提单给托运人之后,提单上记载的货物所有权,就绝对依附于提单上。
拥有了提单等于无条件的拥有了货物。
即使货物已不在承运人的控制之下,提单的持有人仍可以向实际占有人无条件主张货物的所有权。
(二)相对说,认为与提单相关的货物间接占有及其转移,只是在民法规定的占有、转移手续时才有效力。
据提单取得物权必须具备民法上物权变更条件。
货物占有人若有善意受让人的情况,提单持有人不能取得货物所有权。
(三)代表说,认为据提单取得货物所有权或质权,以承运人直接或间接占有货物为前提。
提单所作权利转移和取得而特使提单代替货物。
以承运人具有货物直接占有权,而提单持有人具有间接占有权为前提。
本人认为代表说更符合海上贸易习惯。
三、提单的债权凭证
这种学说完全否定了提单是物权凭证的观点,颇有新颖。
其代表性的文章是李海先生的《关于“提单物权凭证”的反思》,提单只是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达成的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证明。
《汉堡规则》和我国《海商法》的提单定义都将提单规定为运输合同的证明。
因为提单作为法定合同凭证所体现了一种交货请求权,成为持有人要求承运人履行交付货物行为的书面凭证。
提单所针对的义务主体是特定的承运人而非承运人以外的任何人,提单持有人只能向承运人主张提单记载或代表的权利。
由此可见,提单是债权凭证,并体现在运输合同之中。
提单是运输合同的证明,并来自于运输合同之中。
然而提单持有人(收货人)对承运人享有债权。
对于这一点理论中有不同的观点。
(一)代理说,即认为运输合同是承运人和收货人订阅的,具有签订合同的托运人只是代理收货人行事。
这种观点在国际贸易初期,是被普遍接受的理论。
(二)合同让与说,按照一般民法原则,合同让与的后果是债权债务的内容不变,但债的主体发生变化。
提单的转让,使提单所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规定的部分托运人的权利和义务发生转移,属于合同当事人变更的情况。
(三)第三方受益说,此说认为当托运人与收货人不是同一人时,托运人是为收货人利益订立的运输合同。
#
#
260 中 国 水 运 第07卷
以上各学说虽然都能一定程度上说明收货人权利义务的来源和性质,但都不能与海运实际情况,当事有意图及我国现行法律结构完全符合。
根源在于收货人的权利义务是随着提单的流转性这一海运的特殊现象发展起来的,具有海商法的特殊性。
因而提单签发记载不相符的情况,因承运人已签发提单义务,承运人与提单持有人间的关系就应按提单来处理。
承运人必须交出提单所记载的货物,不然则须承担违约赔偿责任。
四、分析提单的权利定性
1.提单在货物买卖合同中的功能
买方取得提单后进行转让,但转让之前必定存在一份与后手的买卖合同或取得对价。
在此转让过程中,提单的功能是物权,即转让了提单就转让了提单项下的货物所有权。
货物所有权转移的一般规则是,货物所有权在双方当事人愿意的时候转移,必须是在交货时转让。
然而,有学者称提单是货物所有权支配文件或所有权凭证,货物装船后,只是转移货物的占有权。
提单代表的是一种通过提取货物从而占有货物的权利,实质上是所有权中占有权的体现。
2.提单在运输环节的功能
承运人处置或交付货物必须接受提单持有人指示,托运人对在途货物的控制和处分也必须以提单为凭证,承运人也不再就货物的有关事项听从任何其他人的指挥而听从提单持有人的指挥。
在目的港交付货物时,承运人对正本提单持有人交货不需查明其身份,即使持有人提单的人不是所有人,承运人也不负责任。
但如果承运人对用提前以外的其他方式证明的货物所有权人交付货物则要自负无单放货风险。
可见,最后一手的提单受让人以提单持有人的身份向承运人在主张交付货物时,此时提单的功能是运输合同的证明,货物收据和承运人按照提单记载交付货物的保证。
3.提单在信用证结算中的功能
提单信用证结算主要表现在与银行担保物权的关系中。
货物装上船,承运人签发已装满船提单,此时提单是运输合同的证明,货物收据及在目的港据以交付的凭证。
提单交给卖方后,卖方作为信用证的受益人向规定的议付行交单结汇,此后提单处于结算环节中。
由于信用证的基础是银行信用,如果信用证的开证申请人或买方或其代理人不向银行“赎单”,或银行之间发生的纠纷,则提单可以被银行留置或质押。
如果买方和开证申请人向银行信贷融资则可以对提单设立低押权或质权。
因此,在结算环节中提单的功能是作为担保物权,以使银行预先付出的信用得以实现,其基础是银行与开证申请人的事先约定的合同。
从提单的功能我们可以看出,提单在货物买卖合同和信用证结算中的功能充分体现了它的物权特性。
在货物买卖中,提单常被用来代替货物进行交付,而货物的交付又常常是与货物的所有权(占有也是所有权的一种情况)转移相联系的。
在信用证结算中,银行以提单作为买方开立信用证,或是由提单所有人以提单为担保要求银行提货融资。
这些一般都认为提单是被用作为质押物,而质押正是一种担保物权。
可见它们体现了提单的物权性,而提单是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达成的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证明。
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凭证。
显然承运人分别与托运人,提单持有人(收货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债权凭证。
而这只是提单在海上货物运输中的一个方面。
当托运人行使中途停运权,提单持有人转卖货物,又体现物权特征。
可以发现,提单在货物运输中既有债权特点,也有物权的特点。
综上可以得知提单是物权凭证。
它是由商人们出于商业运作的方便性和彼此的信用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而在长期实践中被逐渐承认的,它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
参考文献
[1] 关焕宁主编.《海商法学》.法律出版社.1988
[2] 王利明,郭明瑞,方流芳.《民法新论》(下).中国政法大学
出版社,1998
[3] 郭瑜.《提单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