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BT2831-1997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远动系统技术条件

TBT2831-1997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远动系统技术条件

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远动系统技术条件(TB/T 2831-1997)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远动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检验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远动系统。

2 引用标准GB/T 13729 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GB/T 13730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 2887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 191 包装、贮运、指示、标志3技术要求3.1 正常工作条件3.1.1环境温度控制站:15~30℃;被控站:-10~45℃。

3.1.2 相对湿度控制站:10%~75%;被控站:不大于95%。

3.1.3大气压力66~108kPa;86~108kPa。

3.1.4 周围环境要求3.1.4.1大气中不含有导致金属或绝缘损坏的腐蚀性气体。

3.1.4.2周围介质不允许有严重霉菌。

3.1.4.3 设备安装场所采取防尘措施,控制站还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3.1.4.4 设备的接地要求参照GB 2887的有关规定。

3.1.4.5 被控站装置安装于单相交流25kV电气化铁道附近。

装置应采取有效的抗震动及防电磁干扰措施。

3.2电源条件3.2.1 控制站3.2.1.1 交流电源频率50Hz±2.5Hz。

3.2.1.2交流电源波形为正弦波,畸变系数不大于5%。

3.2.1.3交流电源电压波动范围为额定电压的+15%~-10%;+10%~-15%。

3.2.2 被控站3.2.2.1 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2.5Hz。

3.2.2.2 交流电源波形为正弦波,畸变系数不大于5%。

3.2.2.3交流电源电压波动范围为额定电压的+15%~-25%。

3.2.2.4 直流电源电压波动范围为额定电压的±20%。

3.2.2.5直流电源电压波纹系数不大于5%。

3.2.3远动系统应配置不停电电源装置(UPS)。

交流失电后应维持供电时间为:控制站:不少于30min;被控站:不少于2h。

3.3系统结构、机型和主要设计要求3.3.1 系统结构采用1:N(M:N)的集中监控方式。

系统的通信规约采用问答式(Polling),其规约标准可参照电力部门的相应标准。

3.3.2机型一般采用计算机型。

3.3.3 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除要满足功能要求外,还应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性,各单元的逻辑设计应采用校验技术,留有适当的逻辑余量。

控制站的主机及外设配置应有适当的备用。

3.3.4人机接口设备宜具有汉化的友好的对话界面;操作方式要求灵活简便。

3.3.5 软件的配置要考虑通用性,除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外,还应配置在线故障诊断和在线修改的功能。

软件设计应遵循模块化和向上兼容的原则。

软件的技术规范、汉字编码、点阵、字型等都应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

3.4 系统功能3.4.1遥控3.4.1.1遥控内容分单个对象的控制(简称单控)和多个多象的程序控制(简称程控),前者为本系统的基本遥控功能,它包括断路器、负荷开关、隔离开关的控制、遥控试验及某些必要的复归操作等,后者包括站内及站间的操作卡片的程序控制。

3.4.1.2 遥控操作应分选择、执行两步操作(复归操作除外)操作方式应安全可靠。

3.4.2遥信3.4.2.1位置信号正常运行时,牵引供系统中各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和接触网的有关开关设备之运行状态应能在控制站显示。

3.4.2.2 故障信号当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发生事故跳闸或设备异常状态时,应将其故障信息内容及发生故障的时间送往控制站进行显示和音响报警,音响报警分事故音响和予告音响两种。

3.4.2.3 遥信显示设备可以是模拟屏、控制台、CRT屏幕、大屏幕投影仪等各种型式,也可其中两者兼而有之。

3.4.3 遥测3.4.3.1 遥测方式一般包括随机召唤遥测、定时自动遥测等方式。

3.4.3.2 对于馈电线故障点参数的遥测,一般都要求进行加工处理,除直接显示遥测值外,还要显示故障点位置。

3.4.4 制表打印3.4.4.1对于操作事件和故障事件要进行两者有所区别的打印记录,记录内容一般包括事件发生地点、时间及其内容。

3.4.4.2 打印记录的文字采用汉字。

3.4.4.3 系统应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按用户事先规定的格式进行制表打印,如日报、月报等。

3.4.5 部分接口要求3.4.5.1 当系统配置模拟盘时,应能与模拟盘驱动器可靠接口,并完成不下位的各种操作,不再另设模拟盘的微机系统。

3.4.5.2 控制站系统宜具有与其它系统的接口能力。

3.4.5.3装置除能与常规遥测量(电流、电压、功率、电度)接口外,还能与各种不同的馈电线故测仪(输出量为数字量或模拟量)接口,并能根据需要取值进行计算。

3.4.5.4 装置的遥控输出与遥信输入应按与配电盘直接接口方式设计,不宜另设过渡转接装置,遥控输出接点容量应满足用户要求。

3.4.5.5 远动终端可选配与配电盘的串行接口装置。

3.4.5.6 远动终端与传输通道的接口应设有过电压保护装置。

3.4.6 自检3.4.6.1系统应具有在线自检程序和一定的容错能力。

3.4.6.2系统应具有“超时监视”、“计次重执”、“程序自恢复”等功能。

3.4.6.3 系统应对输出继电器的接点粘住采取检查措施。

3.4.6.4 系统应能实现对通道的监视和低电平告警。

当使用通道发生故障后应能立即自动切换至备用通道。

3.5远动通道条件和要求3.5.1 远动通道宜采用铁路通信线路中的专用音频线对或载波话路。

3.5.2 远动通道的配置应设置备用通道。

3.5.3 通道工作方式有:单工、半双工/双工,宜采用四线制。

3.5.4 通道结构应根据数据传输质量的要求,可设置交流中继器和再生中继器。

3.5.5 当利用载波话路作为远动通道时,其音频四线点接口电平应为-13dBm0。

3.5.6 通道接口可选配基带数据传输口。

3.6 基本技术指标3.6.1 遥控正确率: 不小于99.9%。

3.6.2遥信正确率:不小于99%。

3.6.3 遥测综合误差:不大于1.5%(包括变送器)。

3.6.4 遥控响应时间:不大于3s。

3.6.5 遥信响应时间:不大于3s。

3.6.6遥信分辨率(站内):不大于10ms。

3.6.7 控制站在线机与离线机切换时间:不大于30s 。

3.6.8画面调用响应时间:不大于3s。

3.6.9 传输速率:不小于600bit/s。

3.6.10装置外线输出的发送电平:不大于0dBm、可调。

3.6.11 正常接收电平:不小于-40dBm。

3.6.12 告警低电平:-43dBm。

3.6.13 调制解调器误码率:在信噪比为16dB的情况下,不大于10-5。

3.6.14 可用率和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

3.6.14.1控制站系统可用率不小于99.8%。

3.6.14.2被控站的MTBF不少于10000h。

3.7绝缘电阻和耐压绝缘电阻和耐压应符合GB/T 13729中的有关规定。

3.8 抗高频干扰适应能力抗高频干扰适应能力应符合GB/T 13729 中的有关规定。

3.9 主要外设的技术特性3.9.1CRT显示装置分辨率:不小于640×480;屏幕规格:不小于19英寸;颜色种类:不小于16种;汉字容量:支持国家2级汉字库。

3.9.2打印装置打印速度:不小于180字符/秒;打印宽度:不小于80列/行。

4 试验4.1 试验环境条件在本标准中,除气候环境试验和可靠性试验、耐压强度试验以外,其他试验均在下述大气条件下进行:环境温度:20℃±2℃;相对湿度:45%~85%;大气压力:86~108kPa。

4.2功能试验按本标准3.4 条中规定的各项功能要求逐项(指其中可测试项目)进行测试检查,测试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测试方法可参照GB/T 13730和GB/T 13729中的有关规定。

4.3 连续运行试验系统所有设备同时投入运行,连续运行72h,并每隔2h测试一遍系统各项功能,是否符合3.4~3.7条中(指其中可测试的项目)的有关标准。

4.4 温度和湿度试验温度和湿度试验的内容及方法参照GB/T 13729中的有关规定。

4.5抗高频干扰试验抗高频干扰试验的内容与方法参照GB/T 13729中的有关规定。

5 检验5.1外观和结构检查用目测法检验,设备的外观和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表面不应有明显凹痕、划伤、裂缝和变形;表面涂镀层不应起泡、龟裂和脱落;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和其他机械损伤;开关按键操作应灵活可靠,零部件应坚固、无松动;机架、面板插件及其内、外连接部件都应符合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

5.2 出厂检验由制造厂的技术检验部门进行,按本标准第4条的内容和规定进行检验。

被检验的系统至少包括两个以上的被控站,并接入开关量、模拟量的接口模拟器,直至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5.3 现场检验按本标准的3.4~3.8条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其中可测试的项目)进行检验,直至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6.1 标志产品标志应标明下列内容:a)厂名;b)产品名称;c)产品型号或标记;d)制造日期(或编号)或生产批号。

6.2 包装6.2.1 产品应有内包装和外包装,插件、插箱应锁紧、塞好、扎牢。

包装箱应有防磁、防潮、防尘、防振动、防辐射等措施。

6.2.2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调试记录、安装图等技术资料及装箱清单、随机备品备件清单等。

6.2.3包装箱上应标注产品名称、型号,同时还应有清楚的“小心轻放”、“防湿”“向上”等标志,标志应符合GB 191的规定。

6.3 运输包装好的产品,均适用于公路、铁路等运输,运输时应指明防护要求。

6.4贮存包装好的产品应贮存在环境温度-25~55℃,湿度不大于75%的库房内,室内无酸、碱、盐及腐蚀性、爆炸性气体,不受灰尘、雨雪的侵蚀。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电气化工程局电气化勘测设计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健芳李清超周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