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和艺术摘要: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而班集体是集教育教学和组织管理为一体的完整体系,班级管理就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使一个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进而形成整个学校的良好风气和办学特色,使整个学校都充满朝气,从而促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班级管理威信民主激励教育班主任使学生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使学校领导实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使各学科教师、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因素的协调者。
班主任的工作就其实质来说,使对学生实行德育教育,同事对学生实行管理。
不过,创建一个“政治合格、成绩过硬、班风优良、纪律严明、团结有力”的优秀班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要具备强烈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外,具有科学的管理方法也至关重要。
本人认为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民主建班,以制理班,以人为本,自主管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树立教师自身威信,真心关爱班级中每个学生教师要在学生中有威信,摆在首位的是他的事业心。
教师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面对莘莘学子,有一种信念,一种使命感。
对教学,讲认真、讲责任、孜孜以求;对学生,讲付出、讲贡献、循循善诱,而严于律己,公正无私,则是教师取信于学生的首要内容。
所以,一个称职的教师除了有事业心外还应具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语言,广泛的审美情趣,较强的语言表达水平和组织水平,能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调整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种健康、向上、愉快、舒适的气氛和环境中,自然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敬重和信服。
同时,应该关心爱护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如今教育是由“精英主义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
所以,班主任的爱不是偏爱,要无选择地、公正地、无例外地爱每一个学生。
每个班级,学生的素质潜能千差万别,总会有好的、差的。
班主任在把爱洒播到每个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关爱。
班主任的偏爱优秀生会强化一部分同学的自负心理,班主任的冷淡则强化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
在班级里,后进生即使数量不大,但影响力惊人,一个班级,可能会因为一两个后进生而弄得纪律涣散、班风日下,甚至声名狼藉。
后进生也是人,他们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工作是否到位。
在班级管理中,要杜绝有对优秀学生偏爱,对后进生另眼相待。
既关心优秀生,更高度重视教育和转化后进生。
我始终将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每一位学生。
在班级里,我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
例如,安排座位,我坚持好中差的搭配,要求优秀生协助后进生;班级活动,应该试着吸收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让他们承担某一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有表现自我的机会。
二.建立民主式班级,依靠制度管理班级班级管理应该是民主与法制的结合,在培养班级民主气氛的同时,制定详细的班规,实施班级管理量化考核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我的具体办法是:把学生在学校的所有行为予以量化几分,定期公布,累计积分。
并把积分作为评优的依据,这样使班级管理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这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守纪的积极性。
虽然在制定班规时是需要花费很多的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
但当班规定下以后,我感到班主任工作十分轻松。
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经常学习,多看班主任工作的文章,向一些有经验的老班主任求教。
在工作中只要发现一些好的班级管理的方法,便会记下来,然后付诸实践。
将这些条文在班级里面讨论,最终形成成文的班规,制定出详细的量化制度——班规,并且打印出来,在家长会上发到家长手中,让家长了解班主任的意图并协助班主任督促学生执行。
班级中除了班委及课代表,还将学生分为各个小组,每小组设立组长、副组长、卫生组长等,每天有值日班长、联络员,并从每组中选出一位值周班长。
班里的同学差不多个个是干部。
学习委员负责全班所分的六个组的学习和上课情况;组长管理全组并负责收作业;副组长主要负责登记日常德育加减分情况,每周末在班里上报一次;班长负责各组的德育考核;支部书记负责全班的德育学习和文学鉴赏;值日班长、值周班长的职责在班规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因为管理规范,而且基本达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目的。
在实践中,师生持续完善班规、遵守班规,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班风,促动了班级各项工作的提升。
三.管理中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在整个班级管理过程中,我有一点最大的体会就是“以人为本,自主管理”。
把所有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
当班主任就好比做父母,如果什么都是包办代替,那是培养不出独立、成才的子女的。
应该是在民主的对待他们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
所以在活动中,比如班会、团支部会、新年联欢会先由学生自己总结上一周的情况(组长和副组长总结本组情况,值周班长、班长总结全班情况,学习委员、科代表总结各科学习情况,另外全班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发言,班干尤其如此),然后由班主任总结;周一班会由班长主持全班学生自行总结一周的考核,每位副组长都必须上台讲本组的情况;每天的值日班长都要上台总结当天的情况。
凡有班级问题需要讨论时,鼓励每一位同学发表见解等等。
经过锻炼,学生们的胆量越来越大,水平越来越强,慢慢的也就出现了很多在管理上的人才。
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成长发展中的学生。
实际工作中,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着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前途命运,以及班级的建设和发展。
很多班主任满腔热情,事必躬亲,早晚跟班,无所不管,甚至充当着“管家”、“警察”或者“保姆”的角色。
这种管理是弊大于利。
管的过多过死,容易造成学生依赖性强,创造性、独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水平,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杂务,疲惫不堪,不利于其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
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
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水平。
学生能干的,班主任坚决不要干。
班主任只要把握好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整体思路,培养好一支强而得力的班干队伍,并加以指导监督。
同时做好个别同学的思想工作,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
其它事情要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分派下去,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式管理体系,如公物维修,书刊保管、活动组织、班干部选换、班规制定等等。
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分工授权,引导学生参与管理,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四.班级管理中要把握尺度,做到严中有宽在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
但“严”不是严厉、严酷。
管理过严,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压抑、自卑感重、自制力差、胆小怕事,甚至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僵化。
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所以,班主任要准确把握严格管理的尺度、严中有宽。
严格管理班级,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是要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做到纪律严明,“以法治班”。
二是要公正公平,透明管理,不要感情用事。
对违纪违规者,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都要一视同仁。
三是要认真对待、准确处理“第一次”之类的事情。
四是要持之以恒,避免犯“冷热病”,时紧时松。
同时要狠抓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严还必须与宽有效结合起来,灵活处理。
班主任要私下做好被处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准确理解错误,并努力改正。
同时,对学生违纪处罚的方式要多样化,要寓教育于处罚之中。
魏书生对学生犯错误的处罚是: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写一份关于错误的说明。
他把处罚变为生动的自我教育的做法,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
工作实践中,严和宽是对立统一的。
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也不是迁就纵容。
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五.多用激励的手段,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每个班级的学生都不是完全一样的,就人的手指有长有短一样,总会有优秀生和后进生之分。
要提升班级的总体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后进生的转化首先要为他们树立起进取心。
美国管理学家弗罗姆提出,当人预期自己的行为将会达到某个期望目标时,人才会被激励起来去达到这个目标。
那么,教师能够用殷切期望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在班主任工作中,有效使用激励手段,对于调动学生的潜在积极性,强化学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建设团结、和谐、进取的班集体,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例如我班学生张晓峰上课好动、迟到、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写作业毛草。
针对他这个情况,我常找他谈话,在谈话中,向他传递“你有水平”“你有能行”、“我相信你能够取得更大成绩”等信息,还让他参与班级管理。
他积极性逐渐高起来,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好象变了一个人似的,期末获得了学校“思想进步奖”。
一次他对我说:“老师,你都这么相信我,把我看得那么高,我能够不努力吗?”由此可见,期望心理对后进生的激励作用是非常大的。
另外,创造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感,让工作激发学生的潜在水平。
美国管理学家杜拉克认为工作是一个人的扩展,它是一个人用来确定他自己,衡量自我价值和人性的一种方法。
这个观点是很有见地的。
人们对工作的兴趣和从工作成就中受到鼓舞,能起到很强的激励作用。
有的人从工作的挑战性、创造性中受到激励,获得成功的快乐。
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的机会,让工作激发学生的潜在水平。
同时在学习上也是如此,让我们“多激励,少批评”,要善于发现学生自身的有点、长处,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要善于用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处罚。
“多用情,少用气”要求我们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要以情感人,亲切和蔼,心平气和,而不应怒气冲天,训斥指责,或有意冷淡疏远。
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自尊心,进取心,自信心,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合社会竞争,大有益处。
六.班级管理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班级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要使学生朝着准确的方向发展,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有用之才。
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持之以恒的育人思想,不要急于求成。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更应象园丁呵护花草一样,经常浇灌,经常修剪,才能培育出成型的树木。
育人思想的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正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
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踏踏实实做起,不容有半点花架子,更不能忽冷忽热,凭心情好坏、心血来潮做工作,贵在坚持。
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时时抓、抓时时,并要坚持不懈,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这样不但能够即时调整管理策略,巩固管理效果,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和毅力,让学生形成准确的人生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