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企业案例分析
☻信息网络保障 ☻并行工程 ☻“无纸设计”——三维实体模型设计 ☻数字化仿真装配、飞行
Something about CATIA
☻ CATIA是英文 ☻
Computer Aided Tri-Dimensional Interface Application 的缩 写。 是世界上一种主流的CAD/CAE/CAM一体化软件。法国 Dassault Aviation 是世 界著名的航空航天企业。其产品以幻影2000和阵风战斗机最为著名。CATIA的产品开发 商 Dassault System 成 立 于 1981 年 .CATIA 是 法 国 Dassault System 公 司 的 CAD/CAE/CAM一体化软件,居世界CAD/CAE/CAM领域的领导地位. CATIA 源于航空航天工业,是业界无可争辩的领袖。以其精确安全,可靠性满足商业、 防御和航空航天领域各种应用的需要。在航空航天业的多个项目中,CATIA 被应用于开 发虚拟的原型机,其中包括Boeing飞机公司(美国)的Boeing 777 和Boeing 737, Dassault 飞机公司(法国)的阵风(Rafale)战斗机、Bombardier飞机公司(加拿 大 ) 的 Global Express 公 务 机 、 以 及 Lockheed Martin 飞 机 公 司 ( 美 国 ) 的 Darkstar无人驾驶侦察机。Boeing飞机公司在Boeing 777项目中,应用CATIA设计 了除发动机以外的100%的机械零件。并将包括发动机在内的100%的零件进行了预装配。 Boeing 777 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进行 100% 数字化设计和装配的大型喷气客机。参与 Boeing 777项目的工程师、工装设计师、技师以及项目管理人员超过1700人,分布于 美国、日本、英国的不同地区。他们通过1,400套CATIA 工作站联系在一起,进行并行 工作。Boeing 的设计人员对777的全部零件进行了三维实体造型,并在计算机上对整个 777进行了全尺寸的预装配。预装配使工程师不必再制造一个物理样机,工程师在预装配 的数字样机上即可检查和修改设计中的干涉和不协调。Boeing 飞机公司宣布在777项目 中,与传统设计和装配流程相比较,由于应用CATIA节省了50%的重复工作和错误修改 时间。尽管首架777的研发时间与应用传统设计流程的其他机型相比,其节省的时间并不 是非常的显著,但Boeing飞机公司预计,777后继机型的开发至少可节省50%的时间。 CATIA 的后参数化处理功能在777的设计中也显示出了其优越性和强大功能。为迎合特 殊用户的需求,利用CATIA 的参数化设计,Boeing 公司不必重新设计和建立物理样机, 只需进行参数更改,就可以得到满足用户需要的电子样机,用户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预览。
虚拟企业的江湖派系
所谓虚拟企业,是指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为了达 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通过信息技术联成的临时网 络组织。虚拟企业在组织上突破了有形界限,虽然有生产、设计、销售、财务 等多种功能,但企业内部却没有完整的执行这些功能的实体部门存在。 1993年2月Business Week中认为:虚拟企业是指用技术把人、资金和构 思网络在一个临时的组织内,一旦任务完成即解散组织。 1994 年 3 月,美国的 MichaelS· Malone 指出:虚拟公司像一个公司一样, 临时把各方面联合在一个“变形的企业内”,在共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 长久的联盟。其成员包括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和顾客。 中国台湾《经济时报》认为:虚拟企业的基本精神在于突破企业的界限,延伸 企业的企图,借用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倡导经理尽可能将所有的事分包给其他 成员。企业将变得小型化、分散化.公司内部投资尽可能小,以适应对市场的快 速响应,从而获得全球竞争优势。 国内有学者认为:虚拟企业是指两个或多个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或项目组,依 托信息网络资源,以业务包干形式独立完成策略联盟的某一子任务块,通过共 享彼此的核心能力,使共同利益目标得以实现的统一体。运作中,通过策略联 盟和业务外包两种形式达到彼此核心能力的共享。这里的核心能力,是一种竞 争能力,是知识经济下企业具有的与众不同和难以模仿的能力,是企业在生产、 技术、管理、销售、服务、商标和专利等技能或资产的有机融合。
虚拟企业的前世今生
所谓的虚拟企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所谓的虚拟企业其实是相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实
体+链条+方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以泰罗制、福特制为 标志的传统企业模式。它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 大大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的小组就是一个“虚拟团队”。 ☻有人曾说:“如果有人能把希特勒,墨索里尼、 东条英机弄到一块,我就能领导…”
波音777——虚拟企业的典型案例
通用电气公司 罗-罗公司 普惠公司
发动机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 全日空航空公司 英国航空公司 日本航空公司 香港国泰航空公司
结构 布局 研发
CATIA 波音 公司
达索 系统 飞机 公司
机体研发 三菱、川崎、 佐世保、富士、 日本航空工业
虚拟企业的支柱——技术和信息的保障
信息经济造就了虚拟企业
信息经济以信息高度发展和融合为企业提供利润增长平台的经济环境。 在这样环境条件下,信息与各个传统产业 紧密相连并给传统产业的变 革带来巨大活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二者融合的结果是,市场将由地 域市场(MarketPlace)转变为空间市场(MarketSpace),网 络成为未来市场的核心,由此,产生出全新概念的虚拟企业 。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是虚拟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网上银行的出现为虚拟企业的资金传递带来全新概念 虚拟企业的出现为传统企业的信息化改造提供了范本
虚拟企业的前世
年,美国艾科卡 (Iacocca)研究所为国会提交了一份题为 (21世 1991 纪制造企业战略 的研究报告,在报告中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虚拟企业 ) 的构想,即在企业之间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动态联盟,以便能够充分利用 整个社会的制造资源,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1992年,William Davidow和MichaelS.Malone给出了虚拟企 业的定义:“虚拟企业是由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的竞争对 手,通过信息技术联成临时的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 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虚拟企业没有中央办公室,也没有正式的组织 图,更不像传统组织那样具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由此可见,虚拟企 业是由几个有共同目标和合作协议的企业组成,成员之间可以是合作伙 伴,也可以是竞争对手。这就改变了过去企业之间完全你死我活的输赢 (Win-Los) 关系,而形成一种共赢 (Win-Win) 的关系。虚拟企业集合 各成员的核心能力和资源,在管理、技术、资源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 竞争优势,通过分享市场机会和顾客,实现共赢的目的。虚拟企业是工 业经济时代的全球化协作生产的延续,是信息时代的企业组织创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