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管理类】怎样编写和整理工程技术资料精编

【工程管理类】怎样编写和整理工程技术资料精编

(建筑工程管理)怎样编写和整理工程技术资料怎样编写和整理工程技术资料——讲课稿分类:随心而语2007-08-1803:18感谢领导和同事们给我这么个机会和大家进行交流。

今天我主要讲以下内容:首先大框架讲讲编写和整理工程技术资料的思路,然后重点讲解施工日志编写,施工技术交底编写,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单位工程的划分原则,施工技术资料整理组卷及要求,单位工程竣工验收组织程序,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消防验收的程序和需要提交的资料以及竣工验收备案等,中间也将穿插着壹些具体的案例分析。

壹、工程建设从项目的提出、立项、筹备、勘探、设计、施工到竣工投产等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图纸、图表、计算材料、声像材料等资料,都属于竣工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的范围。

工程技术资料是核定工程质量等级的重要依据。

也是建筑物改、扩建或增层必不可少的技术依据。

更是验评标准要求。

工程技术保证资料必须齐全,否则视为不合格工程,不能交付使用。

因此,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整理必须做到及时、真实、准确、完整。

作为壹名技术资料员在开工前要熟悉同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图纸和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和有关规定、强制性条文以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特性的规定。

例如济南市就是要依据《济南市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定》,施工技术资料在形成过程中应按目录设置分类整理,目录分总目录、分目录、子目录。

然后按照施工技术资料分册细目的分册内容逐壹建立档案。

编写整理技术资料的骨架就建立起来了。

下壹步我们该开始向骨架里注入内容使其完整。

填写工程概况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施工单位填写、监理审批),从建设单位那收集项目立项审批文件、地质勘察报告、国有土地证、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设计图纸审查意见等,再根据现场实际结合我们的施工合同来编写开工报告,编写开工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开工报告是我们同建设单位计算工期的重要依据,开工报告必须要有项目负责人签字,整理相关的图纸会审、变更、技术洽商,工程定位测量放线、地基处理记录、地基验槽报告、原材料、构配件出厂质量证明资料、试验资料(原材料、构配件试验资料及施工试验资料含见证检测资料)、施工管理资料(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日志、技术交底、班组自检工序交接检查等)、施工控制资料(工程定位测量放线记录、地基钎探记录、混凝土施工记录、测温等施工记录、验收记录等)、设计勘察资料等。

其中仍包含基础验收、主体验收、最后的单位工程验收、竣工备案等等。

这壹些过程中的资料都是结合工程的特点和随着工程的实际进度来编制和整理。

注意凡是涉及总、分包关系的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壹律由分包单位负责施工技术资料的整理工作,且按要求提供相应的工程竣工资料,总包单位负责单位工程的竣工资料汇总、装订工作。

对专业分包工程例如:桩基工程、预应力工程、钢结构工程、幕墙工程专业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形成,应符合各专业设计、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程、标准的相关规定,单独组卷。

大体框架和思路有了,我们就要从根本上考虑编制和整理技术资料过程中注意事项。

1、及时性。

及时性是做好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前提。

工程技术保证资料是对建筑实物质量情况的真实反映,因此要求资料必须按照建筑物施工的进度及时整理。

同时,及时性仍反映在施工企业内部质量的管理上。

施工管理资料里面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的质量管理体制,要求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整理必须及时,这是施工时严格控制的“质量环”。

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要求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整理必须及时,为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因此,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整理应杜绝拖沓滞后,闭门造车现象和应付突击式的心理。

上周我参加的山东省建筑质量泰山杯申报工作研讨会议时,有关专家评论目前我省的技术资料形式,历年检查省优质工程的时候大多数存在着实体干的很好,壹检查技术资料很不尽人意,资料滞后,交不上圈。

有的资料前前后后都是壹个人的笔迹签名。

我们的大多数项目也多多少少存在这样的问题,想当年我们干的山航大厦、嘉恒商务广场的技术资料那都是在全省大检查中名列前茅的。

所以我们仍是有很深厚的技术资料编制的底子。

大家要有信心做好这样工作。

2、真实性。

真实性是做好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灵魂。

资料的整理应该实事求是,客观准确,不要为了“偷工减料或省工省料”而隐瞒真相;也不要为“取得较高的工程质量等级”而歪曲事实。

所有资料的整理应和施工过程同步。

材料使用前必须有合格证和必要的试验报告,采取见证取样送检制度,试验应有见证取样记录。

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必须到现场实测检查,避免闭门伪造。

3、准确性和科学性。

准确性是做好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核心。

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取决于以下壹些方面。

混凝土强度评定应明确验收批的概念,应区分不同的分部或施工段,正确运用统计和非统计评定方法。

在评定混凝土时要注意壹定技巧,低强度等级或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批量数较小时,应注意到混凝土强度评定采用不同方法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必要时应适当多留置试块,多送检验,例如验收批的试件组数是在2-9组时,按照规定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规定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的平均值要大于或者等于1.15倍的标准值,试件最小值大于等于0.95倍的标准值,例如壹个施工段你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留置的试块,而检测出的结果不能满足非评定方法的判定,那么你就应该马上考虑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多送检验在10组之上及时补救,力争采用统计方法来弥补,进行评定,达到合格。

像采用统计方法的评定,试件组在10-14组采用的是0.9倍标准值,15组之上采用0.85倍的标准值。

那么在统计方法里也有10-14组、15-24组和25组之上的划分,合格判定系数也是递减的,大家回去能够自己见见分析分析,这里就不详细说计算的步骤了。

所以对混凝土的试验要从原材料的取样、试块的制作,送检,及时了解送检结果,合理的补送试块,运用恰当的评定方法来进行试验的控制。

分项工程质量评定的填写应规范化。

保证项目内容填写应详细具体,不能以“符合要求”、“满足规范”来概而论之。

基本项目的每个子项的等级应按优良百分率确定,且且要用文字说明,不可随心所欲地以符号代替。

分项工程质量等级应根据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的百分率确定。

4、完整性。

完整性是做好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基础。

不完整的资料将会导致片面性,不能系统地、全面地了解单位工程的质量状况。

工程技术保证资料必须基本齐全,除做到及时性(前提)、真实性(灵魂)、准确性(核心)、完整性(基础)以外,仍要符合竣工图纸、资料的整理、编制要求:1)凡是利用原图编制竣工图的,图面须达到八成新之上,无油污、无磨损,图字清晰,且在标题栏右上角空白处加盖竣工图章后方可作为竣工图。

竣工图编制人、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等应逐张签字。

竣工图纸可装订成册,亦可散装在卷盒内。

图纸的折叠方式为:对图纸的图框进行裁剪折叠,采用“手风琴风箱式”,图标、竣工图章露在外面,图标外露右下角。

其他文字材料壹律采用线带装订,装订线离封面左侧为25mm,取三孔装订,上下俩孔分别距中孔80mm。

2)对结构、形式、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由施工单位按照实际情况绘制竣工图。

设计变化不大的,施工单位可将变更部分修改在原施工图上,另盖竣工图章后作为竣工图。

3)盒、分册案本的规格。

分册案本采用卷盒分装,卷盒采用硬壳卷盒(塑料皮、纸胎),规格尺寸为310mm×220mm×50mm,卷盒盒盖应粘贴(插入)标签,标签上应注明工程名称、卷名、分册名称及代码、编制单位、单位负责人、单位技术负责人、编制日期。

分册案本的规格尺寸为297mm×210mm(A4幅),小于A4幅面的文件要用A4白纸衬托,封面、封底采用白纸、耐用的纸张或塑料材料,封面应注明:分册名称及代码、分册细目名称及代码、单位工程负责人、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编制日期。

三、施工日志的编写填写施工日志是施工现场技术人员天天必做的工作,就像大家都熟悉的博克壹样,施工日志就是建筑物的博克。

施工日志分建筑和结构(含装饰装修)、建筑设备安装工程俩种,应以单位工程为记载对象,不能以群体为记载对象。

施工日志应该填写哪些内容呢?它的内容包括:气候气温、停电停水、待料情况,记录建筑物定位放线,地基土质和主要结构施工部位的施工,主要材料的进场。

设计单位现场解决设计问题和施工图纸修改情况,施工质量(包括试块制作及双控材料的送样)、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情况及分析处理情况,施工方法或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措施和施工方法,有关技术领导、质监部门对工程所做的生产技术、质量等各方面的决议或建议,用工种类及数量,工地组织的各种检查及验收。

施工日志必须用碳素墨水笔填写,字迹要工整清晰,以便于存档。

能够这样说吧,在技术资料里面施工日志就是整个建筑产品的大纲,有关施工的方方面面都要在这里能记录、反映。

壹本规范完整齐全的施工日志能为项目管理和项目总结、提高提供有用的参数和帮助。

同时也是资料员自身核查技术资料的交圈的主要依据。

很多次质检部门质量大检查、贯标检查,检查人员大都是拿着施工日志这个纲,以点代面进行资料的检查和验收,比如拿进场钢筋这个点来说,对照施工日志检查原材料进场日期、合格证、复试报告、用于哪个部位的施工,进而检查该钢筋绑扎部位、隐蔽验收报告、模板支设、混凝土进场、浇注、施工记录、试块制作、试压、最后到拆模等等。

所以施工日志应该是单位工程从开工到竣工整个施工过程的原始记录,按专业由专业人员负责逐日记载,及时填写,不得胡编乱造或补写,且保证内容真实、完整,文字简练,时间连续。

三、技术交底的编写技术交底是项目技术管理的壹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它的目的是使参和工程施工的操作者熟悉和了解所承担的工程施工任务的有关要求,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交底的对象是作业层的操作者和相关管理者,而不是施工队长、施工队的技术负责人。

1、技术交底要交哪壹些内容呢?首先是分项工程概况及主要特点;施工准备(机具准备、材料、作业条件、人员资质、技术条件);施工工艺(具体的操作程序及操作方法,必要时可绘图);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保证质量措施;安全操作要求(这个是壹定要写的,假如该工序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安全问题,那么事故调查的时候查到技术交底,没有写此项内容,问题的根源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作业人员完全能够说没有安全交底,就是我们写技术交底人员的失职。

)施工记录要求。

2、依据。

施工图纸、施工技术方案、相关质量验收规范和技术标准、相关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法规及相关标准。

3、交底的原则。

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必须交到作业层,即和该工序有关的人员都应接受交底;所有应让作业人掌握和了解的都应交代清楚。

必须和相应的施工技术方案保持壹致,其实技术交底就是对施工方案的进壹步细化,具备可操作性,4、做好技术交底应注意的问题1)采用的语言文字通俗易懂、直截了当,必要时附示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