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旋挖钻机施工技术交底.doc
旋挖钻机施工技术交底.doc
0.62
2500
0.231
2500
0.31
表4钻斗转速参考值表
地层土质
转速(r/min)
表层土,粘土类粉质粘土
0~10
淤泥质粉质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等
0~20
砂质粉土夹粉砂、粉土、粉砂粉质粘土类等
0~15
粉细砂、粉砂、粗砂等
0~8
钻进过程中应认真填写钻进记录,详细记录地层变化情况、出现的有关问题及处理措施和效果,当发现地层异常时,应及时通知现场技术人员。钻机操作手或班长必须在记录上签字。当成孔深度达到设计深度后,由项目部技术员进行成孔质量检验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后,请监理复检认可。
⑿测绳要定期用钢尺校验,当更换测绳、搭接测绳或其他不明情况发生时,要随时用钢尺检验。
⒀混凝土灌注完毕,开始初凝,即割断钢筋笼挂环,使钢筋骨架不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及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⒁灌注导管使用后要及时用水清洗,管壁、法兰盘要经常检查,随时清除砂眼、接口变形等隐患,破损的胶垫和连接螺栓要及时更换。
2.3.1钢筋笼的制作
钢筋笼在现场钢筋加工场上集中制作,加强箍筋间距为2m,为环状,其四周分设4根定位钢筋;外箍筋采用螺旋形式;钢筋笼的主筋尽量为整根,分段施工时,钢筋采用搭接焊接头。所有搭接焊缝长度应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焊接时不得咬伤竖筋。钢筋笼加工过程中按设计要求埋设预埋筋或钢板。
钢筋笼宜采用整节制作,整体吊装入孔。吊装过程中确保钢筋笼刚度满足要求。钢筋笼制作完后,逐节进行检验。
2.2.3清孔
清孔采用两次清孔,成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带有活门的筒形钻进行清孔换浆工作。边注边抽,保证在孔底500mm内,稳定液比重小于1.20,粘液不大于28s,砂率不大于4%,沉渣厚度≤5cm时,完成第一次清孔,并用测绳测定成孔深度。
第二次清孔在导管安装完毕,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进行,清孔方法:当孔径小于800mm时,二次清孔采用正循环压浆法,当孔径大于800mm时,采用空吸泵反循环方式、导管空气升液排渣法清孔。
二、旋挖钻孔桩施工
旋挖钻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2.1施工准备
2.1.1施工准备
根据桩顶设计标高、自然地面高程,人工配合挖掘机平整场地,按钻孔平面布置修建钻孔机械进出道路。场地面积要满足摆放钻机、泥浆池及沉淀池的位置。
2.1.2桩位测量放线
准确地放出桩位,控制误差小于±5mm,桩位误差小于10mm,桩位用Φ10mm,长35-40cm钢筋打入地面30mm,作为桩的中心标记,然后在钢筋头周围按桩径洒白灰圆圈作为记号。
⑸混凝土灌注过程应连续进行,并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间隔时间,确保在首盘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整根桩的灌注。
⑹灌注过程中,应尽量使导管位于孔中央,防止导管刮擦到钢筋笼导致钢筋笼上浮。并不得向孔内掉落杂物,泥浆引流至适当地点处理,以防止污染。
⑺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0.5~1.0m。以确保桩顶混凝土质量。
②为确保钢筋起吊时不变形,采用两点水平起吊,起吊吊点应设在加劲筋部位,待骨架立直后,由上吊点吊入孔内。
③钢筋笼下放要严格控制主筋位置,按设计要求放置,到位后,要采取固定措施,使用两根直径32mm钢筋接长主筋焊接在护筒内壁或钻机底盘上,防止浇注砼时钢筋笼上浮。
采用导管法灌注钻孔桩水下混凝土。混凝土采用商品砼,砼搅拌运输车运输,直接或泵送灌注。
2.1.3护筒制作及埋设
①精确定出桩位后,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无误,埋设钢护筒;
②护筒采用5mm的钢板卷制而成,护筒内径比桩径大20cm,护筒顶要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0m,并高出施工原地面0.5m;
③护筒埋设位置必须准确,保证护筒中心和桩位中心重合,垂直度小于0.5%;
④护筒必须穿过淤泥质地层,护筒一般高为1.2~1.5m,具体可随桩位处的土质情况进行确定;
⑻在拌制和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混凝土的质量,检查混凝土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一工作班的检查次数不得少于二次。混凝土的坍落度每个工班检查也不小于二次。
⑼混凝土灌注结束24h内,5m范围内的桩基不得施工。
2.5桩头处理和检测
待钻孔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达50%以后,对桩头进行处理,采用风镐凿除桩头泥浆混凝土,确保桩顶无松散混凝土,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待桩头处理完毕后,按设计要求对桩进行检测。
⑸钻机施工中检查钻斗,发现侧齿磨怀,钻斗封闭不严时必须及时整修。
⑹泥浆初次注入时,垂直向桩孔中间进行入浆,避免泥浆沿着护筒壁冲刷其底部,致使护筒底部土质松散。
⑺为防止快速地上下移动钻斗,水流以较快的速度在钻斗外侧和孔壁之间的空隙中流动导致冲刷孔壁,和上下提钻斗时在其下方产生负压而导致孔壁坍塌,应按孔径的大小及土质的情况来调整钻斗的升降速度。
工程泥浆性能指标参考值见表1
表1工程泥浆性能指标
指标\地层
一般地层
松散易塌地层
相对密度
1.05~1.15
1.12~1.16
粘度(Pa.s)
18~25
24~28
施工中根据出渣情况判断土层结构及时合理地调整泥浆性能指标,遇松散地层时,适当增大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保持孔内水头高度,尽量减轻冲液对孔壁的影响,同时降低转速和钻压以满足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⑴导管和储料漏斗的制备
导管是灌注砼的重要工具,用3mm厚钢板卷制焊成,导管内径为250mm,导管中间节长为2.5m,导管上部配置2~3根0.5~1.0m的短节,用于调整导管的总长度。中间节采用法兰接。上下两节法兰间垫以4-5mm厚橡胶垫圈。
⑵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试压,确保导管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拔强度满足要求,并试验隔水栓能否顺利通过,试水压力为0.6~1.0MPa。导管应安装在钻孔桩的中心,由稳固架支固。导管的底部至孔底的距离为300~500mm。导管安装完毕后,再次检查孔底沉渣和孔底泥浆的情况,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灌注工作。
在开始钻进或穿过软硬层交界处时,为保持钻杆竖直,宜缓慢进尺。在钻进过程中如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进时,可能是遇到硬石、石块或硬物,这时应立即提钻检查,等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后再钻,以免导致桩孔严重倾斜、偏移,甚至使钻杆、钻具扭断或损坏。钻进过程中应随时清除孔口积土和地面散落土。遇到孔内渗水、塌孔、缩颈等异常情况时,应将钻具从孔内提出,研究妥善处理。在有浆钻孔时要合理控制钻斗的升降速度主要指标参考值见表3,钻斗控制转速参考值见表4。
表3 钻斗升降速度参考值表
钻斗升降速度
空钻斗升降速度
桩径(mm)
升降速度(m/s)
桩径(mm)
升降速度(m/s)
700
0.973
700
1.21
800
0.973
800
1.21
1000
0.858
1000
1.02
1200
0.748
1200
0.83
1500
0.575
1500
0.83
2000
0.438
2000
①泥浆性能指标
制浆前,先把粘土块打碎,在井孔外以泥浆搅拌机制成泥浆后使用。为了回收泥浆原料和减少环境污染,均应设置泥浆循环净化系统。在钻进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层,保持一定的静水水头压力,按平衡钻进原理指导泥浆管理工作,尽量利用地层粘土,自然造浆,泥浆稠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选择造浆能力强、粘度大的粘性土进行造浆,以提高泥浆稠度,确保钻进过程不塌孔,不缩孔。
广州地铁
技术交底记录
D1-4
工程名称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
北延12标【高增站】土建工程
分部工程
围护结构
分项
工程名称
旋挖钻机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内容:
一、工程概况
根据设计图纸,矮岗站土建工程的基坑分成两个部分,车站主体结构(YDK-25-677.300~YDK-25-865.600)和站后折返线部分(YDK-25-865.600~YDK-26-160.100)。车站主体结构支护工程采用钻孔桩结合内支撑支护组合结构体系,基坑安全等级二级,钻孔桩直径φ800,钻孔桩嵌固深度6.5(5.5)m。桩间采用φ550的双重旋喷桩止水。本工程钻孔桩施工采用旋挖钻机成孔
2.6施工注意事项
⑴加强原材料试验工作,严格执行各种材料的检验制度,不合格材料严禁进场和使用,水泥、钢材均应有出厂证明和试验资料。
⑵护筒的埋设、泥浆的制备、钻孔的清孔要有专人负责,严禁缩颈、夹层、歪斜等质量通病。
⑶由于钻机设备较重,施工场地必须平整、宽敞,并有一定硬度,避免钻机发生沉陷。
⑷为防止钻斗内的土砂掉落到孔内,使泥浆性质变坏或沉淀到孔底,斗底活门在钻进过程中始终应保持关闭状态。
⑻钻机因故停止钻孔时,应设专人值班补浆,防止塌孔事故。
⑼钢筋笼或探孔器向孔内放置时,应由吊车吊起,将其垂直、稳定放入孔内,避免碰坏孔壁,使孔壁坍塌,在砼浇筑时出现废桩事故。
⑽钻孔成孔后要及时灌注,不得过夜,以免造成缩径和塌孔。
⑾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必须检测清孔后灌注砼时泥浆性能指标,确保泥浆对孔壁的撑护作用。
②泥浆性能参数
泥浆池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设置,泥浆性能参数参考值如下见表2
表2泥浆性能参数表
土层性能
粘性土
砂土
卵石
泥浆比重
1.05
1.10
1.15
粘度(s)
15-16
16-18
18-25
含砂量
<8%
<8%
<8%
pH
>8
>8
>8
配比、水、膨润土、碱、CMC100:6:3:0.8100:6:3:0.8 100:10:1.8:0.8100:15:1.8:0.8
2.2成孔施工
2.2.1钻机就位
首先做好场地的平整及压实,使主机左右履带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动力头施工方向应和履带板方向平行,切不可垂直,开钻前调整好机身前后左右的水平。
2.2.2钻进作业
旋挖钻机采用筒式钻斗。开钻前找准桩位并拉好“十”字线,对准桩位后,利用自动控制系统调整其垂直度,在护筒注满泥浆后,开始钻进,当钻头下降到预定深度后,旋转钻斗并施加压力,将土挤入钻斗内,仪表自动显示筒满时,钻斗底部关闭,提升钻斗将土卸于堆放地点,继续开挖,边挖边补充泥浆,保证在提钻后液面高于护筒底面,并始终高于地下水位1~1.5m的水头高度,保证孔壁稳定性,同时根据土质情况调整泥浆比重。通过钻斗的旋转、削土、提升、卸土和泥浆撑护孔壁,反复循环直至成孔。桩深达到设计要求后,检验桩径、桩位偏差、垂直度、泥浆厚度等并做好记录,合格后进行清孔换浆,以降低孔内泥浆比重,减少沉渣厚度。准确测量孔深,计算沉渣厚度不得大于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