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第16课冷战课件
阿 尔 巴 尼 亚
四.冷战的表现:
1.政治上: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开始的标志) 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 冷战开始。 2.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 (1)目的: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 义制度(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2)实质: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 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影响:使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3.德国的分裂 1949年先后成立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
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该政策是
(
C A.杜鲁门主义
) C.冷战政策
B.马歇尔计划
D.绥靖政策
2.二战后,美苏两国逐渐从盟友转变为敌手,美
国首先发出对苏遏制与对抗的冷战信号。“冷战”
正式展开的重要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组织建立 D.华约组织建立
A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主导的世界两极格 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了一项重要的 措施,即帮助了处于困境中的欧洲,又刺激了
本国经济的发展。这项措施是 (
A.罗斯福新政的推行 B.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
D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美国
(开始) 冷战 政治表现:杜鲁门主义 资本 经济表现:马歇尔计划 主义 政策 军事表现:北约组织
冷 战
苏联 华约组织
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两 极 格 局 形 成
1.美国总统奥巴马 2014年4月的亚洲四国之行,避开 中国,再次高调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说到底就 是新形势下围堵、遏制中国发展的霸权主义战略。在 60多年前,美国针对苏联实行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
二.冷战的原因:
1.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 国家,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美国还认定社会主义 国家都具有侵略性。 2.二战后,苏联的西部边界大大地向西推移,还在东 欧国家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制度。苏联认为美 国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 3.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 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什切青 —美苏冷战的信号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 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 的里雅斯特 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 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 指战后初期苏军驻 你知道丘吉尔的 林……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 扎在东欧、南欧等 铁幕是指何而言 国家,显示了共产 无一不处在苏联的高压控制 的吗? 主义的挑衅 下。”
(世界已经分成两个敌对营垒)“几乎所有 四.冷战的表现: 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
杜鲁门
“自由制度”,一种是“极权政权”。美国有领 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 入”。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 的责任。 今天希腊这个国家的生存,受到共产主义 的严重威胁„„正如希腊的情形一样,如果土耳 其要得到它所需的援助,就得由美国供给它。我 1.政治:1947年3月,杜鲁门 们是能够提供那种援助的唯一国家„„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 主义的出台
冷战的影响积极:⑴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 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⑵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对抗,不同程度上地从对方身 上借鉴了经验,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在客观上有利于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⑶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发展。 消极:美苏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得不到安宁。导致了霸 权主义的存在,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局部“热战”时有发
四.冷战的表现:
4、军事:北约与华约的成立 1949年,美、英、法 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 成立了一个以美国为 首的军事联盟,即北 大西洋公约组织,简 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称“北约”。 ( 1)北约组织成立:1949年,美、英、法等 12个国家在
华盛顿成立了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四.冷战的表现:
4、军事上:北约与华约的成立
(1)北约组织成立: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 华盛顿成立了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2)华约的建立: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 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华约实际 上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
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
美苏争霸
从赫鲁晓夫任苏联领导人开始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长达30多年。
结束越南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
u-2飞机拍摄到的苏联 运送导弹的船只,这 些导弹被大胆地成排 放在甲板上
出兵阿富汗
尼克松访华
从越南撤军
1.争霸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
突出事件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情景导入
第一个“。什么是冷 战?
第16课 冷战
1946年1月20日,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在国会发 表演说,他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成是 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最大敌人,提出“对付这 样的敌人在不排除武装进攻的前提下,应多从特 殊的政治手段、外交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 进行渗透。„„我为这种渗透取个新名词,叫做 ‘冷战’。”
特点:
双方实现有限缓和
里根上台以后,在1983年提 出了“战略防御计划”,即 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 他企图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 和科技实力,通过这一计划 达到一箭三雕的目的:大大 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带 动美国科技的发展;造成对 苏联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压力, 美国总统里根 从而拖垮苏联。
思考:美苏争霸攻守转化 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丘吉尔说: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 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战时, 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 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 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1945于雅尔塔 4、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 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斯大林 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2)华约的建立: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 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华约实际 上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
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 主义国家成立了成立了“华沙 冷战时期苏联宣传画: 苏联人 对美国人说 “你最好别惹我!” 条约组织” ,简称“华约”。
五.冷战的结果:
社会主义阵营 对 峙 资本主义阵营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带来了什么影响?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四.冷战的表现: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 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 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 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 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 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美国认为它的民主制度和自由观念是最优越的, 全世界都应该实行和它一样的制度。美国还认定社会 主义国家都具有侵略性。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 断和竞争的产物,美国作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自然也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
一.冷战的含义: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 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马歇尔
2.经济:推行马歇尔计划
“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结合上面材料,说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和实质。 1.目的: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 度(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2.实质: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冷战的原因:
材料一:战后美国实力简表
1、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 界第一位。
材料二: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其 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 同美国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美国总统杜鲁门 2、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材料三:苏联以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力量雄踞 欧亚大陆,堪与美国平分秋色。1949年成功制 造出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的核垄断。„„苏 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3、强大起来的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
四.冷战的表现:
3.德国的分裂
1. 背景:1948年2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 纳粹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英、法 并,引起苏联的抗议。 “柏林危机”爆发。 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
3.德国的分裂影响: 使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2.德国分裂: ①1949年9月,在美、英、 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 联邦共和国,又称“联 邦德国”或“西德”。 ②10月,在苏占区成立 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又称“民主德国”或 “东德”。
【学习目标】
1.知道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 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2.通过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 的表现,培养归纳历史事物的能力。
【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难点】冷战的原因
一、冷战的发生 冷战的含义: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 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5.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 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
主义的渗入”。这表明 (
A.美国欲推行霸权主义 B.美国要无私地援助欧洲
A
)
C.美国要改善与苏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