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房宫赋》知识点整理

《阿房宫赋》知识点整理

《阿房宫赋》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1.缦.立远视(缦,同“慢”,长久地)二、古今异义
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今义:比喻各用心机,明争暗斗。


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义:可惜。

今义:值得怜悯、同情。


三、一词多义
1.一
①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都)
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⑥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2.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④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3.取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③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
④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4.族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名词作动词,灭族)
②谁得而族.灭也?(名词作状语,整个族地)
③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名词,类)
④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名词,家族)
5.焉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语气助词,无实义)
③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怎么)
⑤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于之)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骊山北
...构而西.折(骊山、北、西,从骊山、向北、向西)
2.廊腰缦
..回(廊、腰,像人的腰部一样,像绸子一样)
3.蜂房水涡
....(蜂房、水涡,像蜂房,像水涡)
4.辇.来于秦(辇,乘着辇车)
5.朝.歌夜.弦(朝、夜,在早上、在夜晚)6.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日,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
7.谁得而族灭也(族,整个族地、把整个族)
(二)名词作动词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龙,出现云、出现龙)
2.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出现彩虹)3.辞楼下.殿(下,走下)
4.朝歌.夜弦.(歌、弦,唱歌、弹琴)
5.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炬,放火)6.族.秦者秦也(族,灭族)
(三)数词作动词
1.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
(四)动词作名词
1.燕赵之收藏
..,(收藏、经营,..,韩魏之经营
皆译为金玉珍宝)
(五)形容词作名词
1.齐楚之精英
..(精英,金玉珍宝)
(六)使动用法
1.奈何取之尽.锱铢(尽,使……尽)(七)意动用法
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铛、石、块、砾,意动用法,把……看作铁锅,把……看
作石头,把……看作土块,把……看作
沙砾)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2.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3.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4.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5.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6.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7.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8.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二)被动句
1.戍卒叫,函谷举.(举,被攻占,意念上的被动)
(三)省略句
1.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
2.复道行(于)空,不霁何虹
3.几世几年,剽掠(于)其人
(四)宾语前置
1.秦人不暇自哀(“自哀”即“哀自”,哀
叹自己)
(五)状语后置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2.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3.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4.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5.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6.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六、固定结构
1.奈何取之尽锱铢(奈何:为什么、怎么)2.奈……何:对……怎么办?
七、互文现象
1.辞楼下殿: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

2.朝歌夜弦:从早到晚唱歌弹琴。

3.烟斜雾横:烟雾弥漫缭绕。

4.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燕赵韩魏齐楚收藏的金玉珍宝。

八、文学文化常识
1.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
后世传诵。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其脍炙人口的代表诗作有《江南春》、《山行》、《赤壁》、《清明》、《泊秦淮》、《过华清宫》、《寄扬州韩绰判官》、《赠别》、《题乌江亭》等。

2.赋
•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美丽的辞藻来描摹事物(体物),抒写情志。

•特点: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

•发展主要可分四个阶段:汉赋——骈赋——律赋——文赋。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