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656篇)

法考《国际法》复习题集(第656篇)

2019年国家法考《国际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甲、乙两国订立的一项条约,条约中有涉及丙国的内容,丙国是第三国,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A、该条约如果为丙国创设权利,丙围必须书面明示接受B、该条约如果有涉及丙国的义务规定,则丙国有义务遵守这些规定C、该条约如果有涉及丙国的义务规定,除非经丙国书面明示同意,否则其对丙国没有拘束力D、该条约如果为丙国创设权利,则这项权利无论内容如何,都可以在任何时候予以撤销>>>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3节>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条约法——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

A错,依《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当一个条约有意为第三国创设一项权利时,原则上仍应得到第三国的同意。

但是,如果第三国没有相反的表示,应推断其同意接受这项权利,不必以书面形式明示接受。

B错,如果一个条约有意为第三国创设一项义务,必须经第三国以书面形式明示接受。

C正确。

条约使第三国享有权利时,如果经确定原意为非经该第三国同意不得取消或变更该项权利,当事国不得随意取消或变更,D错。

2.甲乙两国签订了一份关于共同开发海洋资源的条约,该条约在签订时完全符合当时的国际法强行规则,但是两国缔结该条约并开始履行条约的义务3年后,国际社会缔结产生了一项国际法的强行规则,而甲乙两国的条约正好与该规则相抵触,甲乙两国都是《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

关于此种情况,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A、根据“约定必守”的最高规范,由于甲乙两国的条约缔结于强行性规则之前,条约继续有效B、条约自始无效C、条约自与新的强行规则发生抵触时起失效D、失效或继续有效由甲乙两国协商决定>>>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4节>条约的终止和暂停施行【答案】:C【解析】:《维亚纳条约法公约》规定,条约必须符合国际强行法规则,条约在缔结时与一般国际强行法规则相抵触者自始无效;条约缔结后如遇新的强行规则产生时,与该规则相抵触者失效并终止。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3.甲国以乙国拥有并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对乙国宣战,甲国军队突入乙国境内,乙国进行反击。

丙国则保持中立,依相关战争法的规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两国人民之间的贸易和商务往来是被禁止的,包括废除已履行的契约和已结算的债务B、丙国应防止甲乙两国在其领土内利用其资源准备从事敌对行动C、乙国为了消灭藏匿于甲国平民边境避难营中的甲国军队,可摧毁该避难营D、甲国军舰在海上发现执行医院任务的乙国船舶,可将其拿捕>>>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8章>第1节>战争状态与战时中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战争法。

A错,依相关战争法规则,交战国人民之间的贸易和商务往来是被禁止的,但已履行的契约和已结算的债务并不废除。

B对,依相关战争法,中立国有义务防止交战国在其领土或其管辖范围内利用其资源准备从事敌对行动以及战争相关的行动,防止交战国在其领土或其管辖区域内装备船舰或增加船舰武装。

C错,对于在战争或武装冲突发生时,位于交战国境内的敌国平民应给予人道主义的待遇,平民不得成为攻击的对象。

D错,交战国对在海上遇到敌国公、私船舶及货物,可予以拿捕没收,但对从事探险、科学、宗教或慈善以及执行医院任务的船舶除外。

4.甲乙两国因政治问题交恶,甲国将其驻乙国的大使馆降级为代办处。

后乙国出现大规模骚乱,某乙国公民试图翻越围墙进入甲国驻乙国代办处,被甲国随员汤姆开枪打死。

根据该案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2018年仿真模拟题,单选)A、因甲国主动将驻乙国使馆降级为代办处,根据相关公约的规定代办处不再受到外交法的保护B、随员汤姆的行为是为了保护代办处的安全,因此不负任何刑事责任C、乙国可以因随员汤姆的开枪行为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D、如果甲国明示放弃汤姆的外交豁免权,则乙国可以对汤姆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1节>外交特权与豁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外交法的有关问题。

A项,代办也是一级使馆,当然受到外交法的保护,A错误。

B项,汤姆枪击行为显然违反了刑法上的一般原则,应当承担刑事责任,B错误。

C项,虽然汤姆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由于他有外交豁免权,乙国无权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C错误。

D项,外交豁免权可以由派出国明示放弃,D正确。

5.甲乙两国常年因为领土问题发生冲突。

后甲乙两国达成协议将事实真相的调查交由第三方进行。

甲乙两国对调查方式订立专门协议,成立调查委员会,并就调查委员会调查的内容、组成、期限、权限等方面作出约定。

依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调查委员会作出报告的性质由当事国所订的协议确定B、甲乙两国对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必须承认C、调查委员会可以对争端的是非曲直作出判定D、甲乙两国的行为属于和解>>>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7章>第1节>政治方法和国际组织解决国际争端【答案】:A【解析】:调查是解决国际争端的一种方式,是指在涉及事实性问题争端中,有关当事方同意将有关事实真相的调查交由第三方进行,以解决争端。

调查需要争端当事方对采用调查方式订立专门协议,成立调查委员会,并就调查委员会的调查内容、组成、期限、权限等方面作出约定。

调查委员会的任务限于查明事实,向当事国提交调查结果报告,不对争端的是非曲直作出判定。

报告的拘束力性质由当事国所订的协议确定,各国不必然承担对报告承认的义务。

A正确。

6.克森公司是甲国的一家国有物资公司。

去年,该公司与乙国驻丙国的使馆就向该使馆提供馆舍修缮材料事宜,签订了一项供货协议。

后来,由于使馆认为克森公司交货存在质量瑕疵,双方产生纠纷。

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乙国使馆无权在丙国法院就上述事项提起诉讼B、克森公司在丙国应享有司法管辖豁免C、乙国使馆可以就该事项向甲国法院提起诉讼D、甲国须对克森公司的上述行为承担国家责任>>>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2节>国际责任的构成【答案】:C【解析】:国家主权绝对豁免的例外是国家对其管辖豁免权的放弃,放弃包括明示放弃和默示放弃,默示放弃仅包括国家主动起诉、正式出庭应诉、提起反诉或作为利害关系人介入特定诉讼等“诉”行为。

一国驻外使馆属于驻外国家机关,其行为归因于派遣国,若乙国使馆在丙国法院起诉,意味着乙国就本案放弃管辖豁免权,这当然是国际法允许的,故A项错误、C 项正确;国家主权豁免是指非经一国同意,国家的行为及其财产不受或免受他国法院管辖,但国家的行为不包括国有公司的行为,故B项错误;克森公司虽为国有公司,但其与乙国使馆之间的纠纷属一般的商业行为7.甲、乙两国的全权代表对某条约的文本进行了草签。

对于草签,下列表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A、表明对全权代表所代表的国家具有法律约束力B、表明全权代表对条约约文已认证,但条约对草签国尚不具有法律约束力C、所代表的国家不得对约文提出异议D、表明所代表的国家可以对约文提出异议,但必须签署该约文使之具有法律效力>>>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3节>条约的生效【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条约法——条约的成立。

依《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草签的意义是双方对约文文本的认证,不是接受拘束的一种方式。

因此,草签的文本对签字双方尚没有法律上的拘束力。

草签也不是缔结条约所必须经过的程序,国家对于草签后的条约文本也没有以后必须正式签署的一般义务。

B正确。

8.甲乙丙均为联合国会员国,甲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乙国为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2008年,甲乙两国因边境问题发生武装冲突,丙国因从事危害国际和平安全的行为引起各国不满。

2009年6月,安理会拟就相关事项通过决议,根据《联合国宪章》以及国际法的相关规则和实践,请判断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针对甲乙两国的武装冲突,安理会拟通过采取执行行动的决议,对该决议的表决,甲乙两国都不能投票B、针对甲乙两国的武装冲突,安理会拟通过采取执行行动的决议,对该决议的表决,甲国可行使否决权C、针对丙国所从事的危害国际和平安全的行为,安理会拟通过平时封锁丙国的决议,对该决议的通过,甲乙两国都有一票否决权D、针对丙国所从事的危害国际和平安全的行为,安理会拟通过平时封锁丙国的决议,只要安理会中有9个理事国投票赞成,该决议即能通过>>>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1节>国际组织【答案】:B【解析】:根据《联合国宪章》,关于和平解决争端的决议,作为争端当事国的理事国不得投票,但有关采取执行行动的决议,其可以投票,并且常任理事国可以行使否决权,选项AC错误、B正确;如果安理会拟通过平时封锁丙国的决议,该决议为实质性决议,必须满足9个同意票以及大国一致原则方能通过,D错误。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9.中国公民尹力在甲国合法拥有一家服装店。

2014年3月,甲国出现自发的群众性反华游行示威活动,甲国一些人打砸了尹力的服装店,甲国警方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采取措施控制了事态,并拘捕了几个主要的犯罪嫌疑人。

根据国际法中的有关规则和实践,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尹力应向中国驻甲国大使馆提出外交保护的请求B、尹力可以将此事件诉诸甲国行政及司法当局C、中国可立即对此事件行使外交保护权D、中国在尹力将此事件诉诸甲国当地救济的同时,可以行使外交保护权>>>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4节>国际保护人权机制【答案】:B【解析】:外交保护权行使的条件之一是一国国民权利受到侵害是由于所在国的国家不当行为所致,也就是说,该侵害行为可以引起国家责任。

但是本案中,尹力的损失并非甲国国家行为所致,并且在其权利遭遇侵害时甲国警方及时采取了措施,所以甲国对此事件不存在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因此中国对此事件无权提起外交保护。

但尹力肯定有权就此侵害行为诉诸甲国行政或司法救济。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10.甲乙丙丁等20国签订了一个条约,甲国对其中一条款提出了保留,乙国接受了该项保留,而丙国则反对该项保留,依《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下列关于条约保留的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该条约在甲乙国之间按照保留的范围生效B、甲国提出保留后,即受保留的约束,不得撤销C、在其他当事国之间,这项保留不影响条约的规定D、甲国的保留未得到丙国的同意,则该条约在两国之间必然不生效力>>>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2节>条约的保留【答案】:A【解析】:条约保留的法律效果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在保留国与接受保留国之间,按保留的范围,改变该保留所涉及的一些条约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