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我院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其拟建的**项目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
该项目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路与宏兴路交汇处东北角,由上海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
工程概况本工程由幢层高层公寓(编号~)、幢层多层洋房(编号~)、幢~层商业(编号~)、幢层公建配套(编号)及处无上部结构地下室(处位于高层公寓之间(~商业位于其上)、处位于多层洋房之间)组成。
详见建筑物概况一览表。
建筑物概况一览表表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一~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除高层公寓为甲级外,其余单体均为丙级。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度,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建筑。
地下室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三级。
勘察目的和任务本次岩土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
在通过与业主、设计院沟通的前提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确定建筑物和深基坑基础类型、基础形式和施工方法提供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具体勘察的主要内容如下:、查明建筑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各岩土层的类型、性质、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可液化土层和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其对桩基的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
、查明地层结构和岩土埋藏条件、物理力学性质,持力层及下卧软弱层的埋藏深度、厚度、性状及其变化,对岩土的均匀性、强度和变形性状做出的评价,提供地基变形的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划分场地类别及抗震地段。
、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和规律,评价其对地基基础、地下室和施工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判定环境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判定地基土及地下水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的影响,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提供基础开挖稳定计算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论证和评价基坑开挖、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基础设计技术指导文件建议,提供天然地基承载力。
采用桩基础,对桩基类型、适宜性、持力层选择提出建议。
提供桩端土承载力、桩周土摩擦力和变形计算的有关参数。
评价沉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对桩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意见。
执行的规范和标准本次勘察和报告编写执行的主要规范和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年版)。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静力触探技术标准》。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与取样技术规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要求》(年版)。
()《南通市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点(试行)》(通科[]号)。
()《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第四版。
勘察实施概况勘察工作量布置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年版),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高层公寓)~二级(除高层公寓外其余单体),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三级,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乙级。
据此并结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进行勘察工作量布设。
勘探点间距按勘察要求高层公寓及公建配套沿建(构)筑物角点及周边线布设,多层洋房、商业及无上部结构地下室按建(构)筑物周边线并结合方格网布设,本次勘察勘探孔间距均不大于,无上部结构地下室沿基坑开挖周边线勘探点间距均不大于,高层住宅楼处控制性孔孔深,一般性孔深。
公建配套、商业、多层洋房及地下室处控制性孔孔深,一般性孔深,控制性孔数量不少于。
勘探点深度、土样测试数量和项目、原位测试数据等均满足规范要求。
勘察测试方法拟建场地地貌类型属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区新三角洲平原,以粉土、粉砂、粉质粘土为主,勘察工作采用钻探取样和静力触探、标准贯入原位测试相结合的勘察方法与手段。
钻探:采用型油压工程钻机及型工程钻机,全孔泥浆护壁取芯钻进,钻孔孔径Ф,钻探控制操作的具体方法按第条及《建筑工程地质钻探与取样技术规程》()执行。
取样:土试样等级为Ⅰ级,采用连续快速静压法及少锤重击法厚壁敞口取土器采取,部分砂样采用取砂器采取,软土采用薄壁取土器采取,各类土样采取符合第条要求。
标准贯入试验:主要在取土标贯孔中实施。
操作方法和要求按第条执行。
静力触探试验:采用双桥液压静探仪施工,成果采用溧阳产微机记录,技术要求符合第条要求。
双桥探头编号,锥尖率定系数为,侧壁率系数为,探头截面积,侧壁工作面积。
编号,锥尖率定系数为,侧壁率系数为,探头截面积,侧壁工作面积。
波速测试:采用武汉岩海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型探测仪和江苏省地震工程院研制的井下波速测头施工,技术要求符合第条要求。
室内试验:包括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常规试验,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渗透、直剪固快、高压固结、颗粒分析等试验,试验方法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执行。
完成勘察工作量本次勘察组织台型油压型工程钻机、台型工程钻机及台静力触探仪进行野外作业,野外工作于年月日至年月日进行,累计完成工作量见表。
勘察工作量一览表表勘探点位置根据勘探点坐标进行测放(量)。
建筑物坐标为年北京坐标系统,本报告所用高程为年国家高程基准,本工程勘探点位置及高程均采用测量。
各勘探孔性质详见下表。
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表土体工程地质条件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貌类型属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区新三角洲平原,成陆时间较晚,主要覆盖第四纪松散沉积物。
场区原大部为农田,仅场地南侧及北侧局部为民居,现民居均已拆除,拆迁处浅表分布有碎石、碎砖等建筑垃圾及原有基础,地势较平坦,相对高差较小,一般小于,孔口高程一般为~左右。
勘探表明场地内原多有明沟(塘)分布,现明沟(塘)大部均已进行回填处理形成现状暗沟(塘),暗沟系新近回填,边界清晰可见,具体见下表。
明(暗)沟分布一览表 表实际暗沟(塘)平面分布详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场地地震背景资料南通市位于长江下游—黄海地震带,南通市(包括郊、县)自有史以来,仅于年有日在狼山生过级(Ⅵ)破坏性地震,年南通地震台建台以来,到年底市内共生大小地震次,其中震级()≥的地震记有次,最大震级为()。
年底到现在南通共发生大小地震余次,其中最大震级为(),分别为年月日点分和年月日点分,发生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附近海域(北纬°,东经°),震源深度分别为公里和公里,距离海岸线分别为公里和公里。
其余震级<,平均每年发生~次小震,可见南通市(包括郊、县)地震活动水平频度低、强度弱。
场地周边环境及地下管线情况该工程场地红线范围内大部为闲置地局部为民居(已拆除),拟建场地内无重大地下管网及地下管线。
现状场地北侧为闲置地,东侧为达四路(距地下室东侧开挖边线最近处约),南侧为宏兴路(距地下室南侧开挖边线最近处约),西侧为新开北路(距地下室西侧开挖边线最近处约)。
周边附近无重大建筑,但场地东侧、南侧、西侧均为已建道路,基坑开挖并采取降水措施时将会对相邻道路及道路地下管线带来不利影响。
场地地面沉降历史资料及预测地面沉降趋势根据所收集的资料表明,本区的地面沉降主要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
区内的地质沉降主要发生在南通市区,至年最大沉降量,但该沉降点位于通吕运河口西侧、长江边,并不在市中心。
市区中心的最大沉降,沉降范围约,沉降区范围大于。
该项目位于市中心以南经济技术开发区,距南通市区沉降中心地带约,周边原大都为居民集中区,集中居住区供水由城市管网引入,同时近年来政府采取大量措施控制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不会呈加剧趋势并已得到有效控制,预测由地成沉降不良地质作用引起的对工程的危险性较小,建议进行专项地质灾害评估。
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土体工程地质层划分原则方法、层号含义勘探深度以浅地基土体,根据其物理力学性质、岩性、成因等差异,可划分为个工程地质层(编号~)亚层。
工程地质层分布与特征描述各工程地质分布与特征描述见下表地基土分布描述一览表。
地基土分层描述一览表表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根据地下水的赋存、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土层孔隙潜水和第Ⅰ承压水。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层粉土、粉砂中。
第Ⅰ承压水主要赋存于以下粉土、粉砂层中,层粉质粘土夹粉土及层粉质粘土夹粉土为相对的隔水层。
区域资料表明第Ⅰ承压水水位高程为。
对本工程有影响的是松散土层孔隙潜水。
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潜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场地邻近地段地表河水侧向补给,迳流途径较短。
潜水排泄方式主要为自然蒸发,迳流缓慢。
Ⅰ承压水与孔隙潜水之间水力联系较密切具有互补关系,目前场区及附近未对该层进行人工开采,因此地下水迳流排泄条件主要受长江三角洲区域地下水系统流场控制,其迳流速度取决于区域地下水水力坡度,总体上呈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缓慢迳流,从上游向下游缓慢迳流排泄,其次少量承压水越流补给也是排泄途径之一。
土层渗透性评价勘察表明,场区以浅以粉土、粉质粘土、粉砂为主。
粉土、粉质粘土富水性及透水性较差。
粉土富水性及透水性一般。
粉砂富水性及透水性较好。
根据所取土样渗透试验成果上部实际各土层渗透性评价见下表。
地基土渗透性评价一览表表地下水水位场地孔隙潜水水位较高且呈季节性变化。
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内松散土层孔隙潜水稳定水位~(国家高程),年变幅。
常年最高水位为国家高程。
此水位可作为抗浮设计水位使用。
地下水水质根据所取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水质类型为····型。
值为~,[]含量为~,[]含量为~,[]含量为~,[]含量为~,[]含量为~,[]含量为~,[]含量为~,矿化度为~。
详见水质分析报告。
地下水、土腐蚀性评价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年版)有关要求对地下水的腐蚀性进行评价。
对本次拟建工程而言,建(构)筑物基础(桩基)直接与地下水接触,常年而言处于湿润区,该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
根据地下水水质分析资料,按上述规范表、及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微腐蚀,长期浸水的情况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干湿交替的情况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
拟建场地地下水位较高,年降水量较大,丰水季节地下水接近地表,土中可溶盐多已溶解于地下水中,故地下水位以上地基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可参照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故土质对混凝土具微腐蚀。
地下水及地表水对工程的影响场地孔隙潜水水位一般较高且呈季节性变化。
本工程基槽开挖深度一般为国家高程~。
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一般为国家高程。
与基坑开挖有影响的是浅部土层中的孔隙潜水,地下水对本工程施工具有一定影响,场地浅部砂性土发育、地下水位高、含水量丰富、地层透水性一般,基坑开挖时易产生流砂、管涌、坑壁渗水,影响基坑稳定及影响钻孔桩的孔壁稳定。
对预制桩等挤土桩型,孔隙水压力的改变对沉桩会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