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察报告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宜宾临港纵一路(220KV高压线迁改路径通道)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勘察起止时间:2012年05月24日~2012年06月04日提交单位: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赵翔技术负责人:康景文审定人:陈麟审核人:颜光辉工程负责人:余超贵报告编写人:聂俊提交日期: 2012年06月15日中国建筑西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目录1.概述工程概况勘察目的、任务及工作依据勘察工作布置及方法完成的勘察工作量勘察工作质量评述2.工程地质条件自然地理特征区域地质概况地层结构水文地质条件水和土的腐蚀性分析评价不良地质作用及埋藏物情况3.岩土的测试成果标准贯入试验室内试验击实试验4.场地地震效应场地抗震设防烈度场地和场地土的分类砂土液化评价5.岩土工程评价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土的工程特性指标路段区土基的干湿类型评价地层工程特性评价路基工程地质评价6.结论与建议附件: 1.综合图例 1张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张3.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4张4.工程地质横断面图 6张5.岩土测试报告 1份宜宾临港纵一路(220KV高压线迁改路径通道)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概述工程概况拟建的宜宾临港纵一路(220KV高压线迁改路径通道)道路工程,位于宜宾市临港工业园内,地处沙坪镇百胜村。
本工程为1条规划城市道路,详情见表。
该工程业主为宜宾临港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受四川中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拟建的道路作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勘察道路情况说明表表勘察目的、任务及工作依据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和测试工作,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提供拟建工程所需的地质基础资料。
勘察任务①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划分地貌单元;②查明沿线地段的地质构造、岩土的类型、性质及其分布,基岩风化层厚度及风化破碎程度;③查明沿线各地段路基的湿度状况,提供划分土基干湿类型所需参数;④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层结构,均匀性,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路基下卧软弱地层和坚硬地层的分布。
⑤查明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⑥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及季节变化幅度,论证地表水、地下水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及地下水的腐蚀性;⑦查明地下水和场地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⑧查明沿线暗埋的河、湖、沟、坑和坟场的分布;⑨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⑩对场地地基土作岩土工程评价,对地基处理提出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
我公司按国家、行业现行有关规范及相关规定进行工作,所依据的主要技术规范及规定有:①《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2009版);②《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 56-94);③《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④《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⑥《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⑦《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等。
勘察工作布置及方法本次勘察孔是由设计单位布置。
沿道路中线两侧布置28个钻孔,孔间距约~160.0m,孔深~30.00m(受场地条件限制,孔位在道路范围内略有偏移)。
取土试样孔28个,取水试样孔2个,标准贯入试验孔20个。
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钻孔测放a执行规范:《工程测量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026-2007)。
b坐标系:采用达州地区的城市坐标系。
c高程系统:采用国家1985高程系。
d仪器设备:瑞士Leica公司生产的Wild TC2000电子全站仪,仪器编号311432。
标称精度:方向中误差0.″5,测距中误差3mm+2ppm。
仪器经过四川省测绘局仪器鉴定中心鉴定合格。
e放样方法: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放样。
f采用的控制点:采用设计院提供的坐标点G1(X=,Y=,H=)及G2(X=,Y=,H=);作为放样控制点,控制点的高程为绝对高程。
g钻孔数据来源: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总平图,进行钻探孔布设,然后在Auto CAD上量取坐标。
(2)钻探取样及原位测试a. 本次勘察的方法,主要根据勘察目的并结合本场地的实际地质情况确定的,采用XY-100型钻机回旋钻探,控制回旋进尺,以便准确分层;设置取土试样孔,分层采取土样。
钻孔采用SM植物胶护壁,保证取芯率,以便取样完整。
b.标准贯入试验:对卵石上覆粉质粘土、细砂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以评价土层的力学性质。
(3)室内试验取土试样进行物理力学试验,获取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以评价其工程特性;取水和土试样进行室内试验,以判定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完成的勘察工作量勘察野外工作于2012年05月25日开始,06月04日完成,室内土工试验工作于2012年06月08日完成,正式报告于2012年06月15日提交。
完成的工作量见表。
勘察工作质量评述本次勘察采用了工程测量、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等综合勘察方法,并充分收集利用了拟建场地已有的地质资料。
为保证勘察工作达到优良级目标,组建了以工程负责人为主要质量责任人的全面质量管理小组,实行项目负责制,开展了勘察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对原始资料进行了100%的自检和互检。
野外工作中,公司派人到现场进行抽检验收活动,确保了野外原始资料的准确性。
工程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实测标注,其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钻探采用2台XY-100型钻机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回次进尺。
钻孔合格率100%,优良率80%以上。
所有土试样均现场及时密封保存,并及时送样,确保了室内试验工作的及时进行。
土试样运送过程中,包装箱采用了海绵垫底的方法,尽量减小对样品的振动。
所有现场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操作认真,记录完整,原始数据和计算正确,指标关系吻合,成果报告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各工序各专业严格执行了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总体工程质量良好,达到了规定要求。
2.工程地质条件自然地理特征拟建场地紧邻宜宾市临港经济开发区标准厂房东侧,道路与宜南快速路相接。
场地现为山地,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貌单元属低山、浅丘地貌,区内沟谷发育,冲沟内第四系洪积、残积物堆积厚度较大,分布较为宽广。
场地地势起伏较大,道路钻孔孔口标高为~354.41m,最大高差70.74m。
宜宾市的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低丘、河谷兼有南亚热带的气候属性。
气候温和,热量丰足。
雨量充沛,光照适宜,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冬暖春旱,夏长湿热,秋多绵雨。
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主汛期为7~9月,降雨更为集中,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1%。
根据宜宾市气象资料,极端最高气温39.5℃、极端最低气温-3℃、多年平均气温18℃;历年年最大降水量1617.9mm、历年年最小降水量827.5mm、多年平均降水量1157.7mm;历年最大风速15m/s、历年平均风速1.23m/s;多年平均雾日天/年。
区域地质概况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处于四川沉降带,在川东平行岭谷向西南延伸和宜宾区观音镇向斜向东南延伸的尾部地带。
区域主要断裂有观斗山断裂与盐坪坝压性断裂。
其中与本项目密切相关的盐坪坝压性断裂走向25~60°,延伸22km,断裂倾向南东,倾角30~60°,与南广背斜轴线平行。
从区域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分析以及区内与地震的详细记载,该区总体上稳定性较好,区域地质构造稳定。
地层结构本次勘察钻探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e)、第四系更新统冲积层和中生界中统侏罗系组泥质砂岩(J2s)构成,现对各地层特征描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层(Q4me):(1-1)杂填土(Q4me):灰褐色,黑褐色,松散,稍湿~湿。
以砂泥岩碎块为主,含大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该层在场地普遍分布,堆积年代~1年,层厚~8.20m。
(1-2)素填土(Q4me):褐灰色,松散,稍湿,以粘性土矿物为主,含少量植物根系。
该层在场地局部分布,层厚-0.60m。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2) 淤泥质土(Q4al+pl):灰褐色,黑褐色,流塑状态。
主要为植物腐化体和植物根系。
该层在场地普遍分布,主要分布在沟谷低洼地段,水稻田内,层厚~13.80m。
(3)中液限粘质土(Q4al+pl):灰褐色,以粉质粘土为主,浅灰~灰褐色,湿,软塑,主要由云母片和侵染颗粒组成,结构较均匀,主要分布在沟谷低洼地段,水稻田内,层厚~3.20m3.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地层(J2s):(4)粉砂质泥岩:紫红色,细粒结构,块状或层状构造,泥质胶结,以泥质砂岩为主,偶夹薄层泥岩、砂岩旋回层,极易风化、崩解。
根据风化程度不同可分为三个亚层。
(4-1)全风化泥质砂岩:灰黄~砖红色,颗粒状构造,松散,稍湿,风化呈土状,残留泥砂岩性质,该层在场地内主要分布在山间坡体中上部。
(4-2)强风化泥质砂岩:砖红~褐红色,块状构造,易碎,裂隙发育、岩芯采取率80~85%。
该层中局部分布有厚度不等的中风化薄层泥岩。
(4-3)中风化泥质砂岩:砖红~褐红色,块状构造,岩芯层柱状,裂隙较发育、岩芯采取率90~95%。
上述各层岩土的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含水介质和赋存条件,将地下水划分为上层滞水、基岩裂隙水两类。
现分述如下:①上层滞水:沿线路在沟、槽地势低洼处赋存于第四系粘性土中,由于土层透水性差,不利于地下水贮存、运移,且其厚度薄,含水量小,地下水贫乏。
根据地质调绘,未在土层中发现泉井出露。
②基岩裂隙水:本段线路出露的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岩性以泥岩为主,节理裂隙多闭合或微张,延伸短。
间距大,连通性差,地表迳流条件较好。
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雨,补给条件单一,储水条件差。
故岩层裂隙水贫乏。
在局部地势低洼处赋存少量浅层风化网状裂隙水。
地下水具有就近补给就近排泄的特点。
水和土的腐蚀性分析评价本次勘察在附近农民家水井中取得2件水样作水质简分析试验,根据水质分析报告,本场地地下水属HCO3-1-Ga2+型水,pH值为~。
拟建场地环境类别按Ⅱ类,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附录K “环境介质对混凝土腐蚀性的评价标准”条,按环境类型、地层渗透性评价标准判定,相关腐蚀性评价列于表2.5.1。
水的腐蚀性评价表表从表2.5.1.可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
土的腐蚀性评价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结合土工试验报告,场地土层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微腐蚀性,腐蚀性评价见表。
场地土的腐蚀性评价表表不良地质作用及埋藏物情况拟建场地地势起伏大,无不良地质作用,无埋藏的河、湖、沟、坑和坟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