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本科复习题一、概念题标准地下退水曲线:1、标准地下退水曲线:取多次洪水过程线的退水部分,沿时间轴平移使其尾部重合,作出光滑的下包线,该下包曲线称为标准地下退水曲线。
2、径流系数: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径流系数3、洪峰流量模数: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洪峰流量模数4、露点: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的条件下,气温下降,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5、流域面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6、对流雨:因地表局部受热,气温向上递减率增大,大气稳定性降低,因而使地表的湿热空气膨胀,强烈上升而降雨,称这种降雨为对流雨7.河网密度:流域平均单位面积内的河流总长度。
8.连序系列:系列中没有特大洪水值,在频率计算时,各项数值直接按大小次序统一排位,各项之间没有空位,序数m是连序的。
9.水文测站:在流域内一定地点(或断面)按统一标准对所需要的水文要素作系统观测以获取信息并进行处理为即时观测信息而指定的地点。
10、水循环:地球上的广大水体,在太阳的辐射作用下,被蒸发成水汽,随风向各处输送,并在适当的气象条件下,成云致雨,降落在地面或海洋上,前者又形成地面、地下径流,回归大海。
地球上这种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再蒸发……的循环过程,称水文循环。
形成水文循环的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水具有固、液、气三态转化的特性;再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
11、重现期:事件的平均重现间隔时间,即平均间隔多少时间出现一次12、设计洪水: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洪水称为设计洪水。
设计洪水三要素包括: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总量和设计洪水过程线。
13、流量历时曲线;流量累积频率曲线,表示出现大于或等于某一流量的累积频率14、推移质输沙率:单位时间内通过测验断面的推移质总重量15、单位水样含沙量:在与断面平均含沙量关系稳定的垂线上取样测得的含沙量16、多年平均输沙量:年输沙量的多年平均值二、填空题1. 地球上的水以__汽__态,__液__态,__固__态三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__空中__ 、__海洋__ 和__陆地___ 中。
2. 空气中的水汽凝结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要有吸附水分的___微粒____, 以及使空气湿度_达到或超过饱和__状态。
3.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___大___循环和____小____循环。
4.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有___蒸发_____,___降雨_____,___下渗____,____径流_____。
5.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五段。
6. 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相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___闭合流域___流域;否则,称非闭合流域流域。
7. 对流层内,与降水有关的气象因素主要有:气温、气压、风、湿度、云度等。
8. 按暖湿空气抬升而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降雨可分为__对流__雨, ___地形___雨, ___锋面___雨, __气旋__雨。
9. 对流雨的特点是__雨强大____、__降雨范围小___和__降雨历时短____。
10. 计算流域平均雨深的方法通常有__算术平均法___, __泰森多边形法___, __等雨量线法___。
11.流域总蒸发包括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12. 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__植物截留____,___填洼_____, __补充土壤缺水量_____, ___蒸发___。
13、描述河川径流变化特性时可用_径流年际__变化和_径流年内__变化来描述。
14、通常用_洪峰流量___、_洪水总量__及___洪水过程线___三要素描述洪水过程。
15、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是指对资料的__可靠性__、__一致性__、__代表性__进行审查。
16、水文调查的内容分为_流域调查__、_水量调查__、_洪水与暴雨调查__、_其他专项调查__四大类。
17、某一年的年径流量与多年平均的年径流量之比称为年径流量的模比系数。
11、水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散发18、描述河川径流变化特性时可用径流年际变化和径流年内变化来描述。
19、下墊面对年径流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流域蓄水能力上,另一方面通过对气候条件的改变间接影响年径流量。
30、20、对同一条河流而言,一般年径流流量系列Q i (m3/s)的均值从上游到下游是增大的。
21、对同一条河流而言,一般年径流量系列C v值从上游到下游是减小的。
22、湖泊和沼泽对年径流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增加了蒸发量,使年径流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增加了流域的调蓄能力,使径流的年内和年际变化趋缓。
23、流域的大小对年径流的影响主要通过流域的调蓄作用而影响年径流的变化。
24、根据水文循环周期特征,使年降雨量和其相应的年径流量不被分割而划分的年度称为水文年度。
25、为方便兴利调节计算而划分的年度称为水利年度或调节年度。
26、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是指对资料的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进行审查。
27、对年径流系列一致性审查是建立在气候条件和下墊面条件稳定性上的,一般认为气候条件是相对稳定的,主要由于下墊面条件受到明显的改变使资料一致性受到破坏。
28、当年径流系列一致性遭到破坏时,必须对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时期的水文资料进行还原计算,使之还原到天然条件状态。
29、流域的上游修建引水工程后,使下游实测资料的一致性遭到破坏,在资料一致性改正中,一定要将资料修正到引水工程建成前的同一基础上。
30、在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年径流量的估算常用一些间接的方法(如参数等值线图法,经验公式法,水文比拟法等)。
采用这些方法的前提是设计流域所在的区域内有水文特征值的综合分析成果,或在水文相似区内有径流系列较长的参证站可资利用。
三、选择题1. 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B]。
A、径流B、水文循环C、蒸发D、降水2. 自然界中,海陆间的水文循环称为[C ]。
A、内陆水循环B、小循环C、大循环D、海洋水循环3.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D]。
A、0.25B、2.5C、2.5%D、2.5‰4.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坡度甲的大于乙的外,其它的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都一样,则甲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C]。
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5. 甲流域为羽状水系,乙流域为扇状水系,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的短历时暴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B ]。
A、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D、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6. 某流域有两次暴雨,除暴雨中心前者在上游,后者在下游外,其它情况都一样,则前者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洪峰流量比后者的[D ]。
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7.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植被率甲大于乙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C]。
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8. 暴雨形成的条件是[C]。
A、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温度高B、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温度低C、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有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D、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没有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9. 对流雨的降雨特性是[C]。
A、降雨强度大,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长B、降雨强度小,雨区范围小,降雨历时短C、降雨强度大,雨区范围小,降雨历时短D、降雨强度小,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长10. 地形雨的特点是多发生在[D ]。
A、平原湖区中B、盆地中C、背风面的山坡上D、迎风面的山坡上11. 某流域有甲、乙两个雨量站,它们的权重分别为0.4,0.6,已测到某次降水量,甲为80.0mm,乙为50.0mm,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流域平均降雨量为[C ]。
:A、58.0mmB、66.0mmC、62.0mmD、54.0mm12. 流域的总蒸发包括[D ]。
a、水面蒸发、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b、水面蒸发、土壤蒸发、陆面蒸散发C、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D、水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13. 对于比较干燥的土壤,充分供水条件下,下渗的物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依次为[C ]。
A、渗透阶段--渗润阶段—渗漏阶段B、渗漏阶段--渗润阶段—渗透阶段C、渗润阶段—渗漏阶段--渗透阶段D、渗润阶段—渗透阶段—渗漏阶段14. 降雨期间,包气带(也称通气层)土壤蓄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渗能力为[C]。
A、降雨强度B、后损期的平均下渗率C、稳定下渗率D、初损期的下渗率15. 一次降雨形成径流的损失量包括[B]。
A、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B、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和蒸发C、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吸着水和蒸发D、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毛管水和蒸发16. 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B ]。
A、雨强等于下渗能力B、雨强大于下渗能力C、雨强小于下渗能力D、雨强小于、等于下渗能力17. 某流域面积为5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7.5m3/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C]。
A、887.7mmB、500mmC、473mmD、805mm18. 某流域面积为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流量为15m3/s,该流域多年平均的径流系数为[B ]。
A 、0.55B 、0.45C 、0.65D 、0.6819. 某闭合流域的面积为1000km 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576mm ,则多年平均流量为[B]。
A 、150m 3/sB 、15 m 3/sC 、74m 3/sD 、18m 3/s20. 我国年径流深分布的总趋势基本上是[A ]。
A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B 、自东南向西北递增C 、分布基本均匀D 、自西向东递减21、水文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D ]。
A 、不可能性B 、偶然性C 、必然性D 、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22、水文统计的任务是研究和分析水文随机现象的[C ]。
A 、必然变化特性B 、自然变化特性C 、统计变化特性D 、可能变化特性23、在一次随机试验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件叫做[C ]。
A 、必然事件B 、不可能事件C 、随机事件D 、独立事件24、一棵骰子投掷一次,出现4点或5点的概率为[A ]。
A 、31B 、41C 、51D 、61 25、一棵骰子投掷8次,2点出现3次,其概率为[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