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推进装置

船舶推进装置


轮机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 27 ]
4、影响螺旋桨特性的因素
结构参数
H/D对螺旋桨功率特性的影响
轮机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 28 ]
航行工况
螺旋桨的无因次特性
[ 18 ]
四、尾轴及尾轴管装置(Propeller shaft, stern tube)
Propeller shaft assembly
轮机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 19 ]
尾轴承 (Split Scalloped Shell Johnson Cutless Bearing). These bearings possess low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and inherent vibration-dampening qualities and are non-polluting.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 10 ]
推进装置部分组成方案
轮机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 11 ]
第二节 轴系的组成
Section 2 shaft
轴系的组成、 一、轴系的组成、作用和工作条件
1、组成 (★★★) )
T = 1.94
Pp 轮机概论 v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原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将发出的电送到配电板, 再由配电板直接或经过变流器或变频器供给推进电 动机,从而驱动螺旋桨运转的一种传动方式。
(★★★) )
优点: (★★) 优点: )
机舱布置灵活; 可选用中、高速不可逆转原动机; 可均匀、大范围地调节推进电动机转速; 船舶操纵性好,倒车功率大,反转迅速; 推进电动机对外界负荷的变化适应性好,可以短时间堵转; 可消除螺旋桨对原动机的振动冲击,船舶振动大大减轻; 在柴油机—电力推进装置中,可采用分机组修理的方法,以 缩短因船舶修理而造成的停航时间。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4]
3、Z型传动(Z-Type drive)
主机经万向轴和轴系带动螺旋桨、螺旋桨轴可360° 回转,船舶不设舵。 (★★★) )
优点: 优点: (1)省舵、尾轴管,船尾形 状简单,阻力小; (2)操纵性能好,可原地回转; (3)与中高速机连用,且不设 单独的减速装置; (4)主机不用换向,寿命延长;
螺旋桨特性曲线
结论: 结论:船舶阻力增加,航行工况变化时,则进程hp和进程比J 减小, K1、K2及C1、C2、C 增加,螺旋桨特性曲线变陡。反之, 当船舶因轻载、顺风、减速等原因使船舶阻力减小,进程比增大, K1、K2及C1、C2、C 减小,螺旋桨特性曲线则变平旦。
轮机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措施:减小油门(特性线2) 措施:减小油门 阻力减小: 阻力减小:I→III,工况点 a→d。虽然未超转矩,但 Pd>Pe,nd>ne。 措施:减小油门 措施:减小油门(特性线2)
轮机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全速前进:(a)→到车 全速前进 第一阶段:停油,转速下降(a-b) (b:正转,扭矩=0) 第二阶段:水流带动桨转(b-c-d) (c:正转,负扭矩=max) (d:停转,负扭矩) 第三阶段:倒车起动运转(d-e) (e:倒转,40-60%ne, 100%扭矩M)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 17 ]
四、尾轴及尾轴管装置(Propeller shaft, stern tube)
润滑方式:润滑油润滑、海水润滑
轮机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轮机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 31 ]
(2) 航行条件变化时主机的工况 航行阻力变化 I⊕1:工况点a(Pe,ne) 阻力增加: 阻力增加:I→II,工况点 a→b。虽然Pb<Pe,nb<ne,但超 转矩。
标定 转矩 线 主机工况点在各种航 行条件下的变化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5]
轮机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6]
轮机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7]
4、电力传动 电力传动(Electrical transmission)
轮机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 20 ]
轮机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 21 ]
Section 3:PropeFra bibliotekler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 32 ]
主机换向和船舶倒航
轮机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H-螺距(Pitch)
[ 23 ]
3、参数★
(1) 螺距和螺距角
H = 2πRtgθ
θ-螺距角(Pitch angle)
L = 2πR
定距桨θ为常数,变距 桨θ变化。 浆叶扭曲的原因:为得到不同半径 处的叶素具有大致相同的螺距,随R 的增加,螺距角θ应逐渐减少
轮机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1]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Chapter 3 Marine Propulsion System
船舶推进装置的传动方式★ 轴系的组成★
★ ★
★ ★
螺旋桨及其特性★ 可调螺距螺旋桨
轮机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螺旋浆特性曲线
轮机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 26 ]
螺旋浆的无因次特性
阻力增加,进程h 减小, 减少, 增加, 阻力增加,进程hp减小, J减少,K1、K2、C1、C2、C增加, 特性曲线变陡,反之变平坦。变矩浆的螺距角越大, 特性曲线变陡,反之变平坦。变矩浆的螺距角越大,即 螺距H 进程h 越小) 特性曲线越陡。 螺距H越大 (进程hp越小),特性曲线越陡。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2]
第一节 船舶推进装置的传动方式 Section 1 Type of Transmission
1、直接传动(Direct Transmission) 直接传动
主机的动力直接经轴系传给螺旋桨,螺旋桨与主机 始终保持相同的转向和转速。 (★★★) )
螺旋桨 轴系 主机
轮机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3]
2、间接传动(Indirect transmission) 间接传动
主机和轴系之间设减速器和离合器的传动方式。主 机可以不变速、不换向、可设轴带发电机。
(★★★) )
主机 减速器/离合器 轴系 螺旋桨
轴带发电机
轮机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轮机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 24 ]
(2)螺旋桨进程比(★★★) ( ) 进程h 进程hp:螺旋桨转一周,轴向实际前进距离。因水被推动后 移, hp<H 。 滑失h 滑失h:螺距与进程的差值。hp=H-h 滑失比S 滑失比S:滑失h与螺距H的比值。S=(H-hp)/H 进程比J 进程比J:进程与螺旋桨直径的比值。J=hp/D=Vp/nD (Vp=hp·n) J n) Vp:实际航速。 转速不变时, 与船速成正比。 转速不变时, λp与船速成正比。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 13 ]
二、推力轴和推力轴承(Thrust shaft, thrust bock) (★★★) )
1-连接法兰;2-轴干;3-甩油环;4-轴颈5-推力环系轴向定位。
1-推力环;2、5-调节圈;3、4-推力块;6、7-压板
轮机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轮机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 30 ]
与螺旋桨配合工作时的主机工况点 工况点: 工况点:主机发出功率等于螺旋桨吸收功率,柴油机速度特性 曲线与螺旋桨特性曲线的交点。
柴油机速度特性变化 螺旋浆特性变化 cba-螺旋桨特性 1-柴油机标定负荷速度特性 2-柴油机部分负荷速度特性 3-柴油机超负荷速度特性
轮机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第三章 船舶推进装置
[8]
吊舱式电力推进器(Pod) 吊舱式电力推进器(Pod)
轮机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rine Engineerin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