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全部
第3周期:8 种元素
第4周期:18 种元素 长周期 第5周期:18 种元素
第6周期:32 种元素
镧57La – 镥71Lu 共15 种元素称镧系元素
不完全周期 第7周期:26种元素
锕89Ac – 铹103Lr 共15 种元素称锕系元素
原子结构
相同点: 电子层数相同
最外层电子1-8 递变规律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1869年门捷列夫在继承和分析了 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 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 成功地对元素进行了科学分类。 他总结出一条规律:元素(以及 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 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 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就是元素 周期。
他还预言了一些未知元素的性质 都得到了证实。但是由于时代的局 限,门捷列夫揭示的元素内在联系 的规律还是初步的,他未能认识到 形成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 因。
元素化合价
原子序数与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图
8
6
价 负4 低 最2 和 价0 正0 高 -2 最
-4
-6
5
10
15
20
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
化合价的变化
1~2
+1
0
3~10 +1 +5 -4 -1 0
11~18 +1 +7 -4 -1 0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
周期性 变化。
思考: 化合价和原子结构的哪些因素有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纵行
纵行
(He例外)
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
二、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种类
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递增
21
8 2 短周期
83
18 4
18 5 长周期
32 6
26 7 不完全周期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 (行)
第1周期:2 种元素 短周期 第2周期:8 种元素
共七个副族
第VIII 族:三个纵行,位于 Ⅶ B 与ⅠB中间
零族: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结构
相同点: 最外层数电子相同
递变规律
电子层数增多 原子半径增大
主族序数 = 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
短周期(第—1.—2—.3— 周期)
周期—7—个(共—7—个横行) 长周期(第—4—.5—.6—周期)
元
素
不完全周期(第——7—— 周期)
粒子半径
电子层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1.当电子层数及核电荷数均不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 半径越大。
2.当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不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 半径越小。
3.当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相同时,最外层电子数目越多, 半径越大
【课堂练习】
1.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比值最小
的是(B )
都是金属元素,统称作过渡金属。
周
期 表
主族——7—— 个,用—A—字母表示
副族——7—— 个,用—B—字母表示
族—16—个(共—1—8个纵行) 第Ⅷ族——1—— 个,包括—3—纵行
—0—族1个(稀有气体)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七个周期分长短; 三短、三长、一不全。 十八纵行十六族; 七主 、 七副 、 VIII与 0。
思考题
观察元素周期表中,从Ⅲ B到ⅡB之间的元素之 间存在哪些共同特征?
原子序数与原子半径折线图
0.2
0.18
0.16
(/nm)
0.14 0.12
径 0.1
半 子
0.08
原 0.06
0.04
0.02
0
0
5
10
15
20
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的变化
3~9
逐渐减小
11~17
逐渐减小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 径呈现 周期性 变化。
思考题:
粒子半径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怎样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来判断原子 半径和简单离子半径 的大小呢?
6
层 外
4
最
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 子数
达到稳定结构 时的最外层电
子数
1~2
1
12
2
3~10
2
18
8
11~18
3
18
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排布呈现 周期性 变化。
原子半径
关?
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 负价=最外层电子数- 8
1.在水溶液中: YO3n-+3S2-+6H+=Y-+3S +3H 2O
(1)YO3n-中Y元素的化合价是:
+5
(2)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7
(3)比较S2-和Y-的还原性:S2- 〉Y-
2.元素R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 HnRO 2n-2,
则在气态氢化物中 R元素的化合价为( A )
A.12-3n B. 3n-12 C.4-3n D.3n-4
随着原子序数 的递增,核外
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等 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
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核外电子排布周期 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元素周期表
The 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
第二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
不同的元素具有不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不同的元素按核电荷数 由小到大的顺序对其进行编号,这种编号又叫 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质子数)
1-18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直方图
10
数8
子 电
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
2、族
IA 主族 7个
IIA
用罗马数字表示序数
零族 0 IIIA IVA VA VIAVIIA
副族 7个 第八族
IIIB IVB VB VIB VIIB VIII IB IIB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族 (列)
主族: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共七个主族
副族:ⅠB ⅡB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
形式多样的周期表
螺旋型周期表
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
这么多种元素,是按 照怎样的规律排布在
周期表中的呢?
一、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
编制的依据:
元素周期律
——————————
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横行
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A.NaF B.MgI 2 C.BaI2 D.KBr
2.下列各组微粒半径大小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B )
A. r(K) > r(Na) > r(Li) B. r(Mg 2+) > r(Na +) > r(F -) C. r(Na+) > r(Mg2+) > r(Al3+) D. R(Cl -) > r(F-) > 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