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 刚性基础与扩展基础-2

第2章 刚性基础与扩展基础-2


29
2.4.4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结构设计
第 2 章 刚 性 基 础 与 扩 展 基 础
(3)基础底板配筋
每米墙长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
M As = 0.9h0 f y
fy—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h0—基础有效高度,0.9h0为截面内力臂的近似值。
30
第 2 章 刚 性 基 础 与 扩 展 基 础
第 2 章
(2)基础底板配筋—由抗弯验算定
轴心或偏心荷载作用下,对矩形基础,当满足:
刚 性 M 1 a 2 2l a p p 2G p p l max 1 max 基 12 A 础 1 与 l a2 2b b pmax pmin 2G M 扩 48 A 展 M MΙ 基 As = As Ι = 0.9h0 f y 0.9h0 f y 础
20
第 2 章 刚 性 基 础 与 扩 展 基 础
【作业】图中柱基础荷载标准值,Fk=1100kN, Mk=140kN· m,若基础底面寸,l×b=3.6m×2.6m。 试根据图中资料验算基础底面是否满足地基承
载力要求。
21
第 2 章 刚 性 基 础 与 扩 展 基 础
I L=
22
持力层的验算:
3
第 2 章 刚 性 基 础 与 扩 展 基 础
计算荷载时,应按传力系统, 自建筑屋顶面开始,自上而 下累计至设计地面。当室内 外地坪不同时,对于外墙或 外柱可累计至室内外设计地 面的平均高程d。
内墙、内柱
外墙、外柱
d=(1.0+1.3)/2=1.15m
4
2.4.1 地基承载力验算
第 2 章 刚 性 基 础 与 扩 展 基 础
偏 心 荷 载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验算截面
基础高度验算
验算截面处的剪力:
基础底板配筋
由验算截面处的弯矩M决定
1 VΙ = a ( p j max + p j Ι ) 2
a—验算截面Ⅰ-Ⅰ距基础边缘距离

a2 a2 M Ι = PjΙ + ( p j max + p j min ) 2 3
pjⅠ—计算截面的地基净反力
方形基础
a A≥
Fk f a - γG d
矩形基础
Fk bl A ≥ f a - γG d
(需先选定b或l,一般取l/ b=1.0~2.0)
条形基础
Fk 沿长度方向取lm计算,则: b 1 A ≥ f a - γG d
5
计算步骤:
1、先假定基础宽度b0,一般初步取b0 < 3m,这样不用 进行基础宽度修正; 2、求宽深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台阶宽高比α≤2.5
偏心距e≤l/6
求出M后,由此可计算底板长、短边 方向受力钢筋面积AsⅠ和AsⅡ。
矩形基础底板计算
35
第 2 章 刚 性 基 础 与 扩 展 基 础
3、按下式计算宽度b 方形基础
矩形基础
A≥ A ≥
Fk f a γG d
b× =A ≥ l
Fk f a γG d
条形基础
b× =A ≥ 1
Fk f a γG d
4、比较b与b0,如果二者一致,则b为所求。否则, 以b代替b0。
6
第 2 章 刚 性 基 础 与 扩 展 基 础
—基底对x和y轴的截面抵抗矩,m3
l
ex 、ey—荷载对y轴和x轴的偏心距,m
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基础
8
d
2.4.1 地基承载力验算
第 2 章 刚 性 基 础 与 扩 展 基 础
偏心荷载下逐次渐近试算法求A
思路:先试算,后验算
步骤:
先按中心荷载作用下的公式预估基底面积A0或宽度b0; 考虑偏心距的影响,根据偏心距大小将A0或b0增大
(满足要求)
最后,确定该柱基础底面长l=2.4m ,宽b=1.6m。
17
2.4.2 软弱下卧层的验算
第 2 章 刚 性 基 础 与 扩 展 基 础
验算思路:传递到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与自重应 力之和不超过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即:
pz + pcz ≤faz
pz—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值 pcz—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应力值 faz—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8
2.4.2 软弱下卧层的验算
第 2 章 刚 性 基 础 与 扩 展 基 础
Pz计算—压力扩散角法
矩形基础:
( pk - pc )lb pz (l 2 z tanθ)(b 2 z tanθ)
条形基础:
( pk pc )b pz b 2 z tan θ
θ—地基压力扩散角,查规范表
Fl—地基净反力设计值,Fl=PjAl am—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
冲切破坏示意图
32
偏心荷载作用:
第 2 章 刚 性 基 础 与 扩 展 基 础
偏心荷载作用时,将上式中的Pj换成Pjmax则可。
Fl ≤ .7βhp ft am h0 0
Fl=PjmaxAl
34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Fk Gk pk 205.3kPa f a (满足要求) A
偏心距
Mk 80 +13× .6 0 l ek = = = 0.11 ≤ = 0.4m m Fk +Gk 700+88.3 6
(满足要求)
16
基底最大压应力:
第 2 章 刚 性 基 础 与 扩 展 基 础
pk max
Fk Gk 6e 700 88.3 6 0.11 (1 ) (1 ) A l 3.84 2.4 262kPa 1.2 f a 288kPa
a-偏心荷载作用点至最大压应力Pkmax作用边缘的距离, a=(l/2)-e b-垂直于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底边边长。
10
注意:
第 2 章 刚 性 基 础 与 扩 展 基 础
基底最大最小压力相差不宜过大,否则易引起基础倾斜。 一般认为,在高、中压缩性土上的基础,或有吊车的厂 房基础,ek不宜大于l/6; 对低压缩性地基上的基础,当考虑短期作用的荷载时, ek可适当放宽,但应控制在l/4之内。否则,应调整基底 尺寸,或做成梯形底面形状。
pk max ≤ .2 f a 1 l e ≤ (或pk min > 0) 6
p kmin
Gk
pkmax y x
b
Fk +Gk M xk M yk pk max = ± ± A Wx W y k min 或
Wx、Wy
6e y 6ex Fk +Gk pk max = (± ± ) 1 A b l k min
13
【 解 】
第 2 章 刚 性 基 础 与 扩 展 基 础
① 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粘性土e=0.7,IL=0.78,查规范表得:ηb=0.3, ηd=1.6 。 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a(先不考虑对基础宽度进行修正):
fa fak d m (d 0.5) 226 1.6 17.5 (1.0 0.5) 240kPa
第 2 章 刚 性 基 础 与 扩 展 基 础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轴心荷载下基础结构设计
(1) 地基净反力pj 仅由基顶荷载设计值所产生的地 基反力,沿墙长取1m计算
pj = F F = b× b l
V图
M图
pj作用下,图中Ⅰ-Ⅰ截面弯矩与剪力
(max):
V = pja
M =
1 2 p j a1 2
10%~40%,作为首次试算尺寸A或b;
根据A的大小初步选定矩形基础的底面边长l和b; 根据已选定的l和b验算偏心距和基底边缘最大压力; 调整l和b。
9
第 2 章 刚 性 基 础 与 扩 展 基 础
如果基底压力出现负值,即产生拉应力,此时基底 边缘最大压力pkmax的计算公式为
2( Fk +Gk ) pk max = 3ba

确定剪力后,基础有效高度 h0由混凝土抗剪条件确定。
确定弯矩后,可计算基础长 度方向每延米基础底板的配 31 筋面积。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高度和底板配筋)
(1)基础底板厚度—由抗冲切验算定
第 2 章 刚 性 基 础 与 扩 展 基 础
中心荷载作用:
Fl ≤ .7βhp ft am h0 0
24
第 2 章 刚 性 基 础 与 扩 展 基 础
25
2.4.3 基础与地基的稳定性验算
第 2 章 刚 性 基 础 与 扩 展 基 础

地基抗水平滑动的稳定性验算
K
( F G) f K H
基础倾覆稳定性验算
y ≥ .5 1 e0
地基整体滑动稳定验算
MR K ≥ .2 1 MS
27
2.4.4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结构设计*
11
2.4.1 地基承载力验算
第 2 章 刚 性 基 础 与 扩 展 基 础
【例2.1】柱截面 300mm×400mm,作用 在柱底的荷载标准值: 中心垂直荷载700kN, 力矩80kN· m,水平荷 载13kN。其他参数见 右图。试根据持力层 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 底面尺寸。
例 题 题 图
12
第 2 章 刚 性 基 础 与 扩 展 基 础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基受力
28
2.4.4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结构设计
第 2 章 刚 性 基 础 与 扩 展 基 础
(2)基础高度的验算
由于基础内不配箍筋和弯筋,故基础有效高度由砼的抗 剪切条件确定:
V h0 ≥ 0.7β h f t b
ft—砼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规范4.1.4); βh—截面高度影响系数(混凝土规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