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水乡第一课时聆听《采茶舞曲》教材分析:这首歌曲是越剧《雨前曲》中舞蹈《采茶舞》的声乐部分。
全曲旋律清新优美,节奏活泼明快,结构方整对称,具有鲜明的舞曲风格和特点。
歌曲分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徵调式,含四个乐句,采用越剧上下句曲体结构,前句与后句相互映照,前后呼应,勾勒出江南水乡的明媚春光。
从“插秧插的喜洋洋”起是歌曲的第二部分,音乐移到商调式上,前8小节的句式结构紧缩成2+2+2,描绘出了茶农灵巧勤快的采茶动作。
随后句式扩展,音调上扬,抒发了茶农的劳动热情。
最后的四小节乐句转回到徵调式。
这是乐段的补充,也是歌曲的尾声。
目的要求:1、通过道茶、咏茶二个步骤,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通过聆听茶歌,体会民歌中山歌、小调的特点及地域性。
2、喜欢我国江南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乐于主动了解江南地区的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采茶舞曲》亲切温柔采茶舞曲、细腻秀美的风格。
教法学法:三疑三探法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8分1、基本练习(1)师生问好!1 2 3 4 | 5 — | 1 5· | 1 5· | 5 4 32 | 1 — ||(师)同学们请起立同学们好!(生)你好你好老师你好老师你好!音阶下行,指导坐正(2)发声练习〈课前练声是音乐课必须的一项〉要求学生不要大吼大声的喊叫,保护好嗓子合理的发声。
3、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去过杭州吗?哪儿的景色美吗?见过茶山吗?茶农们在茶山上采茶的情景你们见过吗?咱们今天来感受一下他们劳动的情景。
4、听录音,初步感知歌曲。
师:初听歌曲,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生……设问:1、听了这几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2、这首歌曲和哪种唱腔相似?3、歌曲分几部分?5、自主探究: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歌曲,解决下面的问题。
二、解疑合探。
15分1、同桌交流上面问题。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3、学生尝试回答,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归纳总结:师:这首歌曲是越剧《雨前曲》中舞蹈《采茶舞》的声乐部分。
全曲旋律清新优美,节奏活泼明快,结构方整对称,具有鲜明的舞曲风格和特点。
歌曲分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徵调式,含四个乐句,采用越剧上下句曲体结构,前句与后句相互映照,前后呼应,勾勒出江南水乡的明媚春光。
从“插秧插的喜洋洋”起是歌曲的第二部分,音乐移到商调式上,前8小节的句式结构紧缩成2+2+2,描绘出了茶农灵巧勤快的采茶动作。
随后句式扩展,音调上扬,抒发了茶农的劳动热情。
最后的四小节乐句转回到徵调式。
这是乐段的补充,也是歌曲的尾声。
4、生跟琴哼唱歌曲三、质疑再探: 9分师用普通话演唱一遍,提问:用普通话唱好听吗?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生:1、歌曲风格是否因着方言演唱而改变呢?2、普通话唱和用方言唱哪一种更能表现出歌曲的风格、特色?提示学生回答:歌曲风格不因方言演唱而改变,用方言演唱更能表现歌曲的风格、特色。
同桌交流问题师出示一组选择题:1、听录音--------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选择:A、流畅、动听、B、亲切抒情C、诙谐、欢快2、我们应该用什么声音来唱?A、稍快明朗的声音B、诙谐、跳跃的声音C、流畅动听的声音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做一组选择题,巩固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学生做完题后学生评价,师总结)四、拓展延伸: 8分钟1、在聆听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参与创造性的表演。
2、按小组讨论,创编哑剧表演。
选出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
3、再次复听,让学生用即兴舞蹈动作表演《采茶舞曲》,用自己的舞姿去表现茶农采茶时的欢快情绪。
4、教师总结:江南民歌节奏密集,旋律婉转起伏,吐词柔和。
我国江南的音乐和歌曲真是非常好听。
但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不同地的音乐有着不一样的风格。
因为音乐,特别是表达情谊的民歌,不同的地理环境、性格语言、文化风俗,就会形成不同风格特点的民歌。
板书设计:采茶舞曲1、感觉?2、和哪种唱腔相似?3、几部分?第二课时欣赏《洪湖水,浪打浪》教材分析:《洪湖水,浪打浪》是歌剧《洪湖赤卫队》的选曲,《洪湖赤卫队》是我国创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一部歌剧,音乐主要以湖北花鼓戏及天门等地一带的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而成,既有三十年代的时代气息,又有浓厚的乡土风味。
全曲有三个段落组成。
教学目标:通过聆听歌曲《洪湖水,浪打浪》,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知道歌剧音乐在歌剧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歌剧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
2、重点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熟悉《洪湖水浪打浪》唱段。
教学难点:让学生积极理解、参与、体验、表现歌剧音乐教学教具:多媒体、音乐影视资料、歌曲乐谱及画纸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法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
10分钟师:在你们的印象里,歌剧是什么样的?学生讨论后师总结:歌剧构成的要素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现存的绝大多数艺术品种,综合了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主要以唱为主。
你能说出几部歌剧的名字吗?(学生讨论)那么歌剧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看几段录像,看看你们能否分辨出哪首是歌剧? (分别播放舞剧《天鹅湖》、歌剧唱段《洪湖水,浪打浪》、音乐剧《猫》和话剧《雷雨》录像片段。
)师:哪一首是歌剧?生:《洪湖水,浪打浪》。
师:你们作出如此判断的理由是什么?生:它是以唱为主。
师:你们说的很对,那么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欣赏这段歌剧唱段《洪湖水,浪打浪》,了解我国的歌剧艺术,感受我国歌剧的艺术魅力。
再次播放歌剧《洪湖水,浪打浪》并讲解〈洪湖赤卫队〉的剧情。
师:你听了之后有哪些问题要问?生:1、它是以什么形式演唱?分几部分?2、它是哪的?3、歌曲具有怎样的风格特征?4、你听了这首歌曲,你的心情怎样?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提问学生,有困难的问题再次听音乐,小组讨论后再解决。
二、解疑合探 12分钟学生讨论后再次提问。
师归纳:1、歌剧《洪湖赤卫队》是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歌曲属于女生二重唱,第一段是两人齐唱,第二段是二重唱,第三段也是二重唱,是第一段的变化再现。
2、《洪湖水,浪打浪》是歌剧《洪湖赤卫队》的选曲,《洪湖赤卫队》是我国创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一部歌剧,音乐主要以湖北花鼓戏及天门等地一带的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而成,既有三十年代的时代气息,又有浓厚的乡土风味。
全曲有三个段落组成。
3、音乐主要吸取了湖北地方民间音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乡土气息和个性化的音乐形象,具有浓郁的湖北地方特征。
4、歌曲的情绪风趣、幽默、活泼、开朗,演唱坚定有力,表现了赤卫队员们乐观、开朗的革命精神风貌。
音乐朴素开朗、激昂坚定,将主人公韩英、刘闯革命的坚定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质疑再探 10分钟师:了解了这段歌剧后我们再来欣赏一遍,你还有哪些问题要问?生:1、这段歌剧让我们唱应该怎样唱?2、这段歌剧中还有哪些唱段?3、歌剧有哪些演唱形式?提问生回答:应该用中速,比较流畅的声音来唱。
再次体验歌曲:让学生演唱第二段领唱、齐唱部分。
(把学生分成两组,以一领众合的形式演唱)让学生再次体验战士们取胜的喜悦心情和乐观开朗的精神面貌。
播放《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录音,让学生体会歌剧的演唱形式。
问题:这首歌曲演唱形式是怎样的?生:有领唱、合唱、齐唱。
师:可见,歌剧中的声乐演唱形式很多,有独唱、合唱、重唱,某些段落还有接近说白的朗诵。
这段歌剧中有很多唱段,《洪湖水,浪打浪》、《小曲好唱口难开》等,以后我们有机会的话可以听听。
四、拓展延伸 8分钟1、师:下面就请你们用各自喜欢的表达方式来演绎这首《洪湖水,浪打浪》,好吗?(提供歌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分成四组:A、舞蹈组同学随音乐即兴起舞。
B、部分学生随音乐模仿划船动作。
C、部分学生随音乐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D、部分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把歌曲中表现的景色画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表现要求学生自评,师生互评)2、小结师:今天我们欣赏了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让我们了解、感受了我国歌剧艺术的魅力;通过这部经典歌剧唱段的欣赏,体验、了解了歌剧中所刻画的人物性格,歌剧音乐在歌剧中所起的作用;更让我们知道了我国新歌剧创作特征:反映群众的斗争生活,创造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性格唱腔,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和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既有时代特点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征。
今天,我们走近了歌剧,让我们真正地感受了我国歌剧的艺术魅力。
所以,我们要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热爱歌剧艺术。
同学们可以在课后去搜集外国的优秀歌剧,与我国的歌剧对比欣赏一下,看看外国歌剧和我国歌剧艺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好吗?下课。
板书设计:洪湖水,浪打浪1、什么形式演唱?分几部分?2、它是哪的?3、风格特征?4、心情?想到什么?第三课时唱歌《采菱》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富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采用六声宫调式,旋律流畅、婉转,节奏疏密相间,歌曲运用了许多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型;“X X X 、X X X 、X 、X”以及切分节奏“X X X”给人句和第二乐句都是方整的四小节乐句,对称呼应,第三乐句分裂为由间奏隔开的两个乐句,显得更为活跃、生动;第四乐句节奏拉宽,运用了“X X X X”这样的切分节奏,前后模进,模拟了划最后乐句扩充为6个小节,旋律较多地出现在高音区,酣畅地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情厚谊。
这首歌曲生动地描绘了从小生长在水乡的孩子摇着船儿在西湖上采菱的情景。
目的要求:要求学生用优美、亲切的歌声表达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教学难点:唱好一字多音。
教法学法:三疑三探法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 8分1、基本练习(1)师生问好!1 2 3 4 | 5 — | 1 5· | 1 5· | 5 4 32 | 1 — ||(师)同学们请起立同学们好!(生)你好你好老师你好老师你好!音阶下行,指导坐正(2)发声练习〈课前练声是音乐课必须的一项〉要求学生不要大吼大声的喊叫,保护好嗓子合理的发声。
3、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去过江南水乡吗?哪儿的景色美吗?请听水乡的孩子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家乡,播放歌曲《采菱》引入课题。
4、听录音,初步感知歌曲。
师:初听歌曲,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生:全曲一共有几个乐句组成?生:旋律中那些乐理符号是什么?生:这首歌曲的主要节奏型有哪些?生: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如何演唱这首歌?5、自主探究: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歌曲,解决下面的问题。
(1)全曲一共有几个乐句组成?(2)旋律中那些乐理符号是什么?(3)这首歌曲的主要节奏型有哪些?(4)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如何演唱这首歌?4、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教师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