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军直升机战术

美军直升机战术

空中火力攻击是美军直升机战术使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一、两种基本攻击方式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美军直升机空中火力攻击有二种形式,一
是直升机在己方地面部队战斗队形上空,对当面之敌实施近距离火力攻击;二是组成联合编队对敌纵深目标实施火力攻击。

1、近距离火力攻击行动。

直升机近距离火力支援是美军使用较早的一种空中火力攻击形式,始用于美军侵越战争。

此后的演习和局部战争中,直升机得以更广泛地应用。

在海湾战争中,这种运用已表现得较为成熟。

美军近距离人力支援通常用于攻击己方地面部队前方1~3公里外的目标,其任务是:①在进攻战斗中,参加火力准备,掩护地面部队开进,支援冲击,掩护地面部队向敌纵深推进,抗击反冲击等;②在防御战斗中;阻敌向掩护地域接近,协同防御部队抗击敌人的冲击,特别是在重点方向支援反坦克作战,配合防御部队反冲击或实施阻击,尤其用于火力应急行动。

攻击直升机实施近距离火力支援时,通常以营、连为单位集中使用,一个21架攻击直升机、12架侦察直升编成的分队,掩护正面可达10~30公里。

战斗出动方式有两种:通常以营(连)为单位出动。

以营为单位出动时,分三个连,依次出动,形成不间断的连续攻击;以连为单位出动时,连又分3个组,依次出动,各编织成跟进队形,依次对目标实施轮番攻击,即一个编组攻击,一个编组接敌或退出战斗,一个编组在前方装弹加油站,进行补给,不间断地对地面部队实施战斗支援。

当时间紧迫、地形有利时,也可采用全营(连)对敌同时攻击的方法。

美军强调,对敌运
动纵队的攻击,最好的战术手段是伏击,一般采用营(连)一次出动集中攻击的方式。

2、纵深攻击行动。

直升机对敌实施纵深攻击,始于美军全纵深攻击战法提出之前。

它适应现代战斗全纵深打击的要求,因而得以完善发展。

“空地一体作战、理论提出后,美军在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一些明确的使用理论。

美军认为,攻击直升机营是机动部队,而不是近距离空中支援或火力支援部队。

根据直升机的作战半径,它能有效地快速深入敌纵深40~50公里远的地域活动。

在50公里以内作战时,它可保证持续行动2个小时左右,可用于袭击敌预备队、炮兵、指挥通信设施等目标。

如在制定更周密的计划,小型机动的前方油、弹补给站随同深入敌纵深,建立临时补给站的情况下,攻击直升机部队的作战范围可进一步扩大,作战持续时间会更长。

执行纵深攻击任务时,美军强调,要对目标区、行动地域、进出航线进行周密侦察;侦察、运输、攻击直升机的混合编队和地面炮兵协同使用,使纵深攻击部队具有侦察定位、油弹供给、布雷爆破,空中攻击等多种能力。

二、空中火力攻击的战斗编组
美军直升机火力攻击的战斗编组依据任务、攻击目标性质、地
形和气象条件以及采用的战术而定。

基本要求是:便于机动、便于协同、便于发挥火力、便于达成战斗的突然性和提高生存能力。

尽管美军攻击编组有大有小,数量不一,但从其编成看,通常有两种:是以连为基础、单位的“五三”编组,即由5架攻击直升机、3架侦察
直升机编成一个攻击小组。

这是根据越南战争及其后来
作战的经验确定的。

经验表明,直升机在作战中通常可以保持75%的
出动率,而连的编制飞机是11架(7架攻击直升机,4架侦察直升机
),所以采用“五三”编组。

侦察直升机的任务是侦察战场情况,发现和指示目标,为攻击直升机选择飞行航线和战斗阵地,与地面部队保持联络,引导、协同和掩护攻击直升机的战斗行动。

为了提高纵深攻击的反坦克作战效能,美军还研究确定了攻击直升机和战术空军、炮兵协同作战的战斗编组方法,这种编组是在“五三”编组基础上,再编入2~3 架A-10攻击机。

受命发起攻击之后,攻击直
升机调整火力,等待A-10攻击机就位,随后攻击直升机和A-10攻击
机一起对目标连续突击。

据美军介绍,采用攻击直升机、A-10攻击机和炮兵协同作战的方法,可把击毁敌坦克的效果提高3~4倍,同时可大大减少己方航空兵器的损失。

三、空中人力攻击的实施
空中火力攻击的具体实施方法,是根据敌情、地形、气象条件
以及任务、目标距离等情况确定的。

1、集结、待机和战斗阵地的选取。

集结地域通常选在敌方主战
火炮有效射程之外,己方部队的后方地域,距前沿40~60公里,可
以隐蔽、疏散配置和得到地面部队的有效掩护和支援的地域。

待机地域选在被支援部队的后方,便于隐蔽和机动出击的位置。

在待机地域,直升机可以悬停空中,也可以停在地面,但不允许停机。

战斗阵地通常选在便于隐蔽和突然攻击;能够取得最大火力效果,便于攻击后迅速隐蔽脱离和转移攻击阵位的空域。

攻击阵位距目标的距离随使用武器的不同而不同,就目前美军攻击直升机装备的武器射程推算,一般应在1~6公里之间。

美军作战纲要规定,攻击距离为3~8公里,考虑攻击直机装备的“地狱火”反坦克导弹最大有效射程为6公里,70毫米火箭弹最大射程只有5.5公里,因此,事实上不可能在8公里距离上攻击。

相邻攻击阵位间距为200~300米。

2、出动方式及其适用范围。

出动方式有两种,即按计划出动和听召唤出动。

通常,攻击直升机分队在配置地域受领任务,以巡航
速度飞往待机地域,飞行高度为15米左右。

攻击直升机分队在待机地域按计划或应召唤出航,利用地形飞往战斗阵地,高度通常在5米以下。

①按计划出动,是在收集到必要情报,并有足够的准备时间的情况下施行的。

通常用于进攻中的火力准备阶段,以及对选定目标的奔袭或伏击。

此时,应给直升机编队区分活动范围,并尽量赋予具体的攻击目标,按计划对口标实施攻击。

②听召唤出动,是根据战斗需要临时出动,主要用于战斗过程中。

攻击直升机分队位于待机地域,受领概略任务,包括行动地域和程序,攻击直升机分队应召唤起飞,迅速飞往引导地点;目标引导员采用密语通话,告以目标、航线、攻击时间和其他有关事项,或发信号让直升机升高,
指引直升机分队发现目标实施攻击。

临时召唤的近距离空中支援,从提出申请到飞机临空攻击约需10~45分钟。

3、攻击方式及其实施。

攻击直升机一般采用飞行攻击和悬停攻击两种攻击方法,当直升机在停机场,敌人突然出现必须先敌开火
时,也可从地面实施攻击。

攻击直升机通常在目标引导员或侦察直升机的引导下,实施贴地飞行,隐蔽进入战斗阵地,占领攻击阵位对敌攻击。

实施飞行攻击时,攻击直升机通常在10米左右高度高速飞抵目标地域,距目标3000~6000米发射并控制导弹命中目标,前飞距离不起过500米。

使用火箭攻击时,则从20~40米高度接近目标,距目标1200~5000米升高到60~100米发。

使用机枪和航炮攻击,分别从1000~1500米距离上射击。

攻击完毕,则实施侧滑机动,随后急剧下降高度进入隐蔽地,伺机再行攻击或返战斗出发地域。

实施悬停攻击时,攻击直升机通常利用地形隐蔽,占领攻击阵位,急速爬高并悬停攻击。

悬停高度取决于遮蔽物的高,在每个阵位发射导弹不应超过两发。

导弹发射后,应急速下降高度,转移到新的攻击阵位,从退出到再次攻击一般需30~90秒。

攻击完毕,直升机飞回待机地域或配置地域,补充油弹,检修装备,准备执行新的任务。

四、攻击直升机和其他部队的协同
一般要求攻击直升机分队指挥官在配置地域或待机地域组织本分队的战斗和相关各兵种部队的协同动作。

1、与地面部队的协同。

通常采取两种方法:一是预先制定飞行计划,二是向地面部队派出引导员。

引导员可派至连一级,引导员
根据地面部队指挥官的要求,召唤并引导直升机对口标实施攻击。

攻击直升机分队与被支援分队指挥官周密计划,协同动作,与引导员一起确定无线电信号,并及时将直升机的活动范围、航线、时间及识别信号通报被支援的地面分队及其友邻部队。

直升机分队和地面部队之间要互通呼号和频率。

机组成员必须知道和谁沟通联络,要熟悉所支援地面部队的任务、完成任务的方法和作战地域的地形及防空火力的威胁。

2、与炮兵的协同。

攻击直升机与炮兵的协同,除按地面部队协
同的要领规定协同情、记号外,通常是按目标区分任务。

攻击直升机主要攻击坦克、装甲车辆和炮兵不便射击的目标。

攻击直升机和炮兵在狭窄正面上同时对敌进行火力攻击时,炮兵应在射击方向上留出不少于500米宽的空中走廊,供直升机进入和撤出战斗阵地,直升机也可避开弹道空域,从翼侧对敌攻击。

3、与航空兵的协同,直升机分队可单独编成一个攻击波次,在
歼击轰炸机(强击机)突击10分钟后进行补充攻击,在这种情况下,直升机要有规定的高度、地域和盘旋飞行方向,以便于为高速飞机让道。

直升机也可编入歼击轰炸机(强击机)的各个攻击波次,分别在不同的高度实施攻击,通常歼击轰炸机在500米以上高度,直升机在200米以下高度攻击;也可与歼击轰炸机(强击机)、从不同方向同时攻击,相互间的攻击角度应不小于30度。

此时,直升机可趁敌方防空火力对歼击轰炸机射击之际,对敌地面部队和防空火器实施突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