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让学生对古诗感兴趣,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染,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
低年级对于古诗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课标要求也只是能够背诵就可以,但我总想着能让学生受到一点感染,增加文化底蕴,于是就以有感情朗读为切入点,在读中感悟,通过新感悟再来有感情的朗读,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这首《长歌行》主要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小的时候好好努力。
通过自然界的现象讲解了这个道理。
可以说是借景明理。
于是我就先从现象着手,先让学生看书上插图,帮助理解诗歌意思,再由自然想象联想到时间,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感悟,明白了道理。
通过创设情境,图片资源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通过古筝配乐朗诵,将学生带入古诗学习的情境中来。
多让学生去感受。
第一次试讲后,老师们提出了这样几个建议:长歌行和汉乐府的介绍挪到最后的拓展。
当学生说出老爷爷的心情时直接读出,不必放在最后读。
多倾听孩子的发言,教师要随机应变。
先讲解个别字的意思,再让学生说诗句的意思。
川字的字理识字需要加一个小河的图片,悲用部件识字即可。
后面学生怎么做要丰富图片。
我自己将老师们的建议整合,有重新理清了思路,并且提问更加明确要求,让学生诗句来回答,这样过渡很自然,有增强了学生的文本意识。
板书也做了修改,更能体现诗歌的整体思路,和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拓展的原诗歌和名言也不解释了,直接读出来,积累。
第二次试讲后,整体思路定下来了,还要注意几个问题:学生自由读,直接读通句子,因为诗歌比较简单,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教师范读时候再讲解古诗的节奏、停顿。
学生齐读时主要是感受,不再提出问题。
教师要有感染力。
后两句的讲解,要落到“后悔也没用,伤悲也没用,时间已经过去了”,更能让学生体会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在自己班正式讲时,做到一分钟活动,没有想到学生对自己一分钟做的事不满意。
应该让学生数一数他们做的口算和写的字,从数量上感受到一分钟可以做许多事情。
整体来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错,走进了古诗的韵味中,感受到了时间的重要性。
在听清老师的问题,怎样听重点方面还需要再训练。
一节课大多数学生能够将古诗背诵下来了。
教师的范读在本节课成为了一个亮点,要继续保持。
多媒体的恰当使用对学生理解诗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古诗在低年级还是可以让学生走进传统文化,感受其中的情感和美感的。
今后,在古诗教学上还要形成系统,高、中、低段的古诗讲解方法,程度都是很值得探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