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文:目前仿生学已经成为现代发展新技术的重要途径。
仿生学是一门新生的科学,前途广阔,不久的将来将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里得到广泛的运用。
今天我们来学习《眼睛与仿生学》,了解一下眼睛的仿生价值。
二、教学课文1、解释词语:制导:通过无线电装置,控制和引导导弹等,使其按一定轨道运行。
散射:光线通过有尘土的空气或胶质溶液等媒质时,部分光线向多方面改变方向的现象。
明察秋毫:比喻目光敏锐,连极细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
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轻而易举: 形容事情容易做。
视野: 眼睛看到的范围。
2、梳理课文:课文结构: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概括说明研究各种不同构造的眼睛的意义。
1.以人眼为例,说明眼睛对感知外物的重要作用。
2.说明眼睛感知外物的基本原理。
3.说明各种动物眼睛构造不同及研究它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4-14自然段)具体说明对各种构造不同的眼睛的研究情况及已经或即将取得的成果。
第一层(4-9自然段)人眼及动物一般眼睛的研究及意义。
4.人眼的功能及重要参考价值。
5.对人眼的研究已取得和即将取得的成就。
6.青蛙有一双机能优异的大眼睛。
特点(过渡)7.蛙眼的独特本领。
功能8.对蛙眼研究已取得和即将取得的成就。
9.鹰眼的特点及由此得到的启示。
第二层(10-14自然段)复眼的研究和意义。
10.以蜻蜓眼睛的结构特点来说明什么是复眼。
(过渡,承上启下)11.象鼻虫复眼的特殊功能。
12.说明什么是太阳的偏振光。
13.蜜蜂复眼研究的运用。
14.复眼的构造对于研究复眼透镜的启发作用和取得的成就。
第三部分(15-16自然段)仿生学研究的意义、范围和任务,并指出感觉仿生学已成为目前仿生学的发展重点。
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和图片写作手法:第二课时一、分析写作特点:1、说明顺序有条不紊合理的说明顺序对于说明非常重要,因此说明文的顺序必须既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又符合事物本身固有的特点。
人们认识事物有它的规律性,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事物和事理本身都有它内在的逻辑关系,如“一般──特殊”;“整体──部分”;“因──果”;“主──次”;“深──浅”;“大──小”(或相反)。
按照这些关系安排说明顺序,就叫逻辑顺序。
由于仿生学是一门新兴科学,人们一般对它都比较陌生,所以作者不是先在科学定义上作文章,而是先介绍人们最熟悉,印象最深的人的眼睛,及其在仿生学中的意义,然后再说明一些动物的眼睛及其构造和功能。
就眼的构造来说,一般眼的构造比复眼简单,所以作者先从一般眼睛谈起,然后再介绍复眼的构造及其在仿生学中的意义。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由简单到复杂。
这样的说明顺序既便于读者理解,又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因此显得合情合理。
2、结构安排紧凑合理说明文的基本结构有“总──分──总”“总──分”、“分──总”三种形式。
就文章的主体部分来说,由于层次之间的关系不同,常见的有“纵式结构”(层进关系),“横式结构”(并列关系)和“纵、横合式结构”。
通过分析各自然段的内容,可以归纳出这篇说明文的结构。
全文共十六个自然段,其段落大意可分别概括为:(1)眼的重要(2)眼的功能(3)眼睛与仿生学(4)人眼的仿生价值之一(5)人眼的仿生价值之二(6)蛙与蛙眼(7)蛙眼的特点(8)蛙眼的仿生价值(9)鹰眼的仿生价值(10)复眼的启示(11)象鼻虫与仿生学(12)蜂眼的特点(13)蜜蜂与仿生学(14)蜻蜓和苍蝇与仿生学(15)仿生学的定义及研究任务(16)仿生学的研究范围,类别和发展重点。
3、说明方法恰到好处交错运用举例和比较的手法是本文在运用说明方法上的特点。
一边大量地举出例子,一边对举出的例子进行比较,既简略地介绍了相关事物的共同性,又详细地说明了它们的不同之处。
例如,文章开头部分以人眼与照相机进行比较,来说明研究各种不同构造的眼睛在仿生学中的意义。
通过两者的比较,着重说明了人眼跟照相机不同的地方:要先对图像进行信息加工,抽取线段、角度、弧度、运动、色度和明暗对比等包含重要信息的简单特征,并把它们编制成神经密码信号,再传给大脑。
同时,人眼还可以对比周围的景物,使人感知自身的运动和位置状态,确定物体的距离,形状和相对大小等。
又如,在介绍复眼时,以蜻蜓为例,把它同人眼相比,说明它没有眼球,不能转动,靠头部的转动朝向物体,表面是一层比较硬的半透明角膜,边缘与头部边缘融为一体。
最后概括起来说明,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和图片要点小结:课堂练习:复眼构造的特点是“精巧”;功能特点是“奇异”,在某些方面的人眼所不及。
通过举例与比较突出人和动物眼睛的不同特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4、语言准确、严密:课文在介绍视觉仿生学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时,用词特别准确、严密。
对其中取得较好效果的,如“复眼透镜”,作者就具体介绍它的特殊作用,指出它“大大提高了工效与质量”,对有些虽已制成但效果尚不理想的,如“人造眼”,作者在介绍它的用途后,同时强调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于有些仅仅得到某种启示,尚未研制成仪器或机器的,如“电子鹰眼”,作者就连用“如果……就能够”、“如果……就有可能”、“如果……就可以”三个假设关系的复句来表示,说明只是一种假设,并未变成现实。
这样实事求是反映发展现状的写法,是科学说明应当遵循的原则。
二、小结:这篇文章是介绍仿生学这门新兴科学的说明文,为了说明这门新兴科学,作者运用了举例和比较交错运用,以及分析与综合的说明方法,具体,生动的生活实例加上本文准确、严密、简明的语言把深奥难懂的科学道理表达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三、练习巩固:再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1.本文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
2.本文要说明的主要内容______。
3.本文一开头就说“眼睛是人和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为说明“重要”,采用了______和______的说明方法。
4.本文的第3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5.说明文的语言十分讲究分寸,如“制成了许多‘电子蛙眼’”、“如果能够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国外已经投入使用”、“已经在飞机上试用”等,表现了作者______态度,也体现了说明文的______性。
6.说明文有时要对事物做出判断,有时要给事物下定义。
如“这类由几十至几万个独立小眼构成的眼睛,叫做‘复眼’”,就是______;“虾蟹、蜂、蚁、蝇等节肢动物的眼睛都是复眼”,就是______。
7.“人眼的光学系统跟照相机是十分类似的”,这句话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和图片〖小资料〗(一)重点内容图示:《眼睛与仿生学》(一)阅读测试。
1.本文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
2.本文要说明的主要内容______。
3.本文一开头就说“眼睛是人和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为说明“重要”,采用了______和______的说明方法。
4.本文的第3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5.说明文的语言十分讲究分寸,如“制成了许多‘电子蛙眼’”、“如果能够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国外已经投入使用”、“已经在飞机上试用”等,表现了作者______态度,也体现了说明文的______性。
6.说明文有时要对事物做出判断,有时要给事物下定义。
如“这类由几十至几万个独立小眼构成的眼睛,叫做‘复眼’”,就是______;“虾蟹、蜂、蚁、蝇等节肢动物的眼睛都是复眼”,就是______。
7.“人眼的光学系统跟照相机是十分类似的”,这句话是______。
(A.比喻;B.判断)8.仿生学的定义是什么?9.我们平时见闻中的“机器人”、“机械手”,以及“电脑”之类的事物,是否属于仿生学的成果?10.填空:(1)感觉仿生又分为:——、——、——、——。
(2)本文主要讲的是______仿生。
(3)目前仿生学发展的重点是______。
1.《眼睛与仿生学》,王谷岩。
2.介绍人和动物的眼睛的不同结构和功能,从而揭示了研究各种不同的眼睛,对发展仿生学、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意义。
3.作比较,列数字。
4.把眼睛的研究和现代科技联系起来,渗入仿生学的意义,既点明了题旨,又开启了下文。
5.实事求是、科学。
6.下定义,判断。
7.判断B8.仿生学是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
9.是。
10.①听觉仿生、嗅觉仿生、触觉仿生、味觉仿生。
②视觉。
③感觉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