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_大地体_是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标准2、高程测量的基准面是_大地水准面_3、水准面上各点的重力位相等4、重力位在任意方向的偏导数等于_重力在该方向上的分力_5、与静止海水面重合的重力位水准面叫做大地水准面_6、地球的重力位=正常引力位+ 离心力位+ 扰动位7、在质体的周围可以形成无数个水准面8、引力位函数是一个以_位置为变量的数量函数。
9、地球的引力位和通常所说的位能有所区别:越靠近地球表面,其引力位越_大_。
10从公式上可以证明:单位质点的物体在引力场中的加速度等于引力位的导数,方向与径向方向相反。
11、测量中,要求仪器的_纵轴_与铅垂线一致,故铅垂线是外业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12、测量计算的基准面、基准线是_参考椭球面,法线_;13、观测值平差前需归算到高斯平面上;14、归算中的重要参数是:垂线偏差和大地水准面差距15、归算到椭球面后可以进一步投影到高斯平面上16、几何上,对大地水准面的形状的近似是_参考椭球面_ 17、物理上,对大地水准面的重力场的近似是正常椭球_ 18、正高和大地高之间的差异叫做大地水准面差距19、名词解释:大地水准面:把地球总的形状看成是被海水包围的球体,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大地体:由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形体总地球椭球:和整个大地体最为接近的参考椭球参考椭球:形状和大小与大地体相近,并且两者之间相对位置确定的旋转椭球大地水准面差距:在某点上,大地水准面超出椭球面的高差垂线偏差: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与椭球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重力:引力和离心力之和重力场:在一个空间域中的每一点都有唯一的重力矢量与之对应的矢量场重力位:任重力场中,单位质量质点所具有的能量称为此点的重力位正常椭球:就是一个假想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很规律的旋转椭球体,它是大地水准面的规则形状,用以代表地球的理想形体正常重力位:是一个函数简单,不涉及地球形状和密度便可直接计算得到的地球重力位的近似值的辅助重力位20、控制测量学的任务和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任务:①为工程建设提供控制基础②为地球动力学、地震学等科学研究提供信息内容:①研究建立和维持工程和国家水平控制网和精密水准网的原理和方法②研究精密仪器的结构特点,检核和使用,以及作业方法③研究地球表面测量成果向椭球及平面的数学投影变换及有关问题的测量计算④研究控制网数据处理的理论和方法21、野外测量的基准面、基准线各是什么?测量计算的基准面、基准线各是什么?为什么野外作业和内业计算要采取不同的基准面?答:大地水准面,铅垂线;参考椭球面,法线;野外作业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方便测量,而测量计算的时候选用参考椭球面和法线便于计算22、三种高程系统分别是什么,他们之间的转换如何实现。
答:大地高、正常高、正高大地高=正高+大地水准面差距大地高=正常高+高程异常23、似大地水准面与正常椭球面是一回事吗?答:不是一回事。
似大地水准面是从地面点沿正常重力线量取正常高所得端点构成的封闭曲面。
似大地水准面严格说不是水准面,但接近于水准面,只是用于计算的辅助面;正常椭球面是大地水准面的的规则形状。
24、参考椭球是形状和大小与地球大地体最为接近的旋转椭球25、平面控制与高程控制为什么分开进行?答:因为基准面不一样。
26、你所理解的控制测量与测量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答:①测量的精度等级更高,工作更加严密,因此要研究更加精密的测量仪器、方法、数据处理的方法②测量的范围更加广阔,必须研究地球曲率等多种因素对测量的影像,即进行归算。
27、与铅垂线方向重合的是重力方向28、大地测量地球大地基准常数通常用GM、J2 , α、ω。
4个基本参数来表示,其中哪个参数与地球的扁率有关J229、我国规定采用_正常高高程系统作为我国高程的统一系统30、参考椭球在大小及定位定向上不都与总的地球椭球重合32、总的地球椭球是唯一的31、每个国家自己采用不同的参考椭球会有什么结果?答:坐标系不一样。
32、基准面的具体作用是什么?答:为了使不同测量部门所得出的观测结果能够相互比较、相互统一、相互利用。
33、控制网基本目的是什么?答:建立施工控制网是为了厂区或施工区测量工作引测测量基准,且为测量工作的前提,为了控制整个测区,保证最大比例尺测图的需要。
34、独立网和非独立网的区别是什么?答:独立网是三角网中只有一套必要的起算数据,而非独立网是三角网中具有多于必要的一套起算数据。
35、控制网中的数据可分为哪三类答:起始数据、观测数据、推算数据36、GPS网的局限性答:GPS只能用于平面等级控制网的布设。
37、起算数据已知点有哪些获得方式?答:1起算边长2起算坐标3起算方位角第二章1、单一附合导线精度最弱点在导线的中间2、附合导线误差大小与边数或全长有关;图形的影响不大3、误差椭圆近似于圆形说明测角和测边的精度比例基本适当;4、支导线(单导线)端点点位中误差和边长的关系是成正比.5、任意边网中,离已知点越远,误差椭圆越大;6、三角网误差椭圆的长轴大致在纵向上;三边网误差椭圆的长轴大致在横向上;7、导线测量规范规定:布设导线时,导线点距离两端点连线应尽量小于端点连线长度的1/5。
为什么?答:希望布设一个近似于直伸导线。
直伸导线形状简单,便于理论研究,导线的纵向误差完全是由测距误差产生的,而横向误差完全是由测角误差产生8、简述我国国家各等三角测量的布设方案;答:①一等三角锁系布设方案:国家平面控制网的骨干,一般沿经纬线方向构成纵横交叉的网状;②二等三角锁布设方案,网布设方案:即是地形测图的基本控制,又是加密三四等三角网的基础它和一等三角锁网同属国家高级控制点,方法:二等全面网,旧二网;③三四等三角网:三四等三角点的布设尽可能采用插网的方法也可采用差点法布设9、精度估算有何意义?精度估算的实质是什么?答:意义:论述控制网的精度是否能满足需要的技术设计要求。
实质:推求控制网中边长、方位角或点位坐标的中误差10、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什么?国际上普遍将控制网最优化设计分为哪四类?其含义是什么?答:基本概念:就是在复杂的科研和工程问题中,从所存在的许多可能决策内选择最好决策的一门科学。
原理:①建立一个能考察决策问题的数学模型②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并选择一个合适的求最优解的数值解法③求最优解,并对结果作出评价优化设计分为四类:基准设计(零类设计)在网的图形和观测值的先验精度已定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起始数据;图形设计(一类设计)观测值先验精度和未知参数的准则矩阵已定的情况下,选择最佳的点位布设和最合理的观测值数目;观测权设计(二类设计)在控制网的网形和网的精度要求已定的情况下,进行观测工作量的最佳分配,决定各观测值的精度;原网改进设计(三类设计)对现有网和现有设计进行改进,引入附加点或附加观测值,导致点位增删或移动11、觇标的作用是什么?答:是供观测照准和升高仪器之用12、中心标石分成盘石和柱石两部分13、觇标顶端的照准圆筒直径应该满足什么要求?答:目标成像约占望远镜十字丝双丝宽度的1/2~2/3较利于照准。
14、确定觇标高度时,应考虑那些因素?答:控制点间互不通视、地球表面弯曲及大气遮光15、在进行造标埋石时,应当是先造标还是先埋石?答:应先造标后埋石。
16、何谓相位差?它属于何种误差性质?答:相位差是有目标的阴阳面引起的测角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第三章1、测角时要不要先将测微窗读数调成零?答:不要2、j2仪器照准部水平转动时,秒盘读数变化吗答:读数不变3、光学测微器读数误差包括度盘对径分划线的重合误差和测微尺上的估读误差,这两项误差哪个大?答:重合误差4、配好度盘后,是否即可直接记录下读数为“0° 00′00″”? 答;否5、规范对观测手薄的记载有何具体规定?答:野外观测手薄记载着测量的原始数据,长期保存的重要测量资料,因此,必须做到记录认真,字迹清楚,书写端正,各项注记明确,整饰清洁美观,格式统一,手薄中记录的数据不得有任何涂改现象。
6、经纬仪的三轴误差的定义、原因、削弱措施?答:视准轴误差:定义:仪器的视准轴不与水平轴正交所产生的误差;原因?①望远镜的十字丝分化板安置不正确;②望远镜调焦镜运行时晃动;③气温变化引起仪器的缩涨,特别是仪器受热不均匀使视准轴位置变化;削弱措施:由盘左和盘右的观测方向值求平均,可以消除视准轴误差对水平方向观测的影响,而得到正确的方向值。
水平轴倾斜误差:定义:仪器的水平轴不与垂直轴正交,所产生的误差。
原因:仪器制造、安装校正不完善:①仪器两端的支架不等高;②水平轴两端轴径不相等;削弱措施:由盘左和盘右的观测方向值求平均值,可以消除水平轴倾斜误差对水平方向观测的影响,而得到正确的方向值。
垂直轴倾斜误差:定义:垂直轴不严格铅直,而是在某一方向偏离测站铅垂线一微小角度原因:①照准部水准管轴不严格垂直于垂直轴(水准气泡校正的残余误差);②在测量中,仪器整平不够精确(格值精度有限)③测量过程中外界环境影响(温度变化,风力影响,以及人为因素)削弱措施:①观测前应校正好仪器纵轴与水准管轴的关系;②观测时要精确置平仪器,观测中注意气泡是否居中;③各测回重新整平,使垂直轴误差带有偶然性;④加倾斜改正;7、放样角度时需要盘左盘右进行吗?答:需要,消除误差8、分组方向观测法的数据处理答:先将两组方向观测值分别进行测站平差,分别得出属于的测站平差方向值,然后比较两组观测的联测角,最后求出一组以共同起始方向为准的方向观测。
9、规范规定:一测回不得调焦,结合视准轴误差的特点,分析原因。
答:因为视准轴误差c对盘左、盘右水平方向观测值的影像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因此当取L、R实际读数的就可以。
10、用两个度盘位置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视准轴误差影响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答:c不能变化11、有人说三角网边长愈长,水平轴倾斜误差对方向值的影响愈小,反之亦然。
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答:对,观测时照准目标的垂直角越长,α越小12、精密测角的误差影响?答:①来自照准目标的光线是一条直线,且在观测过程中,保持方向和路径不变;②视场中目标的影像应该清晰、稳定;准确照准,准确读数③仪器各部件及其相互关系与仪器中心位置,在观测过程中不应发生变化;13、精密测角的一般原则?答:①观测应在有利于观测的时间进行;②观测前应认真调好焦距,消除视差,在一测回的观测过程中不得重新调焦;③各测回的起始方向应均匀的分配在水平度盘和测微分划尺的不同位置上。
④观测时必须用盘左,盘右读数;⑤上、下半测回照准目标的次序应相反,并使观测每一目标的操作时间大致相同;⑥要求每半测回开始观测前,照准部按规定的转动方向先预转1~2周⑦使用照准部微动螺旋和测微螺旋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⑧观测时应保持照准部水准气泡的居中,测回间重新整平14、方向观测法观测程序答:①在测站上先预测一下角度,编制各方向水平角概值;②准备度盘和测微器的配置表;③选择适当的零方向,长短适中,清晰;④开始每一个测回的观测;⑤计算检查限差,进行成果的取舍和重测或补测;⑥测站平差15、为什么要分组方向观测?答:①当方向数多于6个时可考虑分为两组观测,以避免因观测时间过长,误差增大,或成像目标不能同时清晰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