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乡镇统计制度
篇一:乡镇统计站制度
1、统计员职责:
一、严格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报表制度,遵守上级统计部门和统计站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做到
不出假数.
二、及时、准确、全面完成镇统计站分配的各项专业统计工作任务,积极参加重大国情国力普查和各项专项调查。
三、支持、配合统计站长完成统计站各项工作任务。
四、加强统计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计算机技术水平,增强统计分析和研究能力,为党委、政府提供高质量的统计信息和分析。
五、建立健全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做到数出有据。
六、做好统计资料保管、保密、发布和存档工作。
七、完成其他工作。
2、统计数据管理制度:乡镇统计站统计人员要按照国
家统计报表制度要求认真填写统计报表,做到字迹清晰、数据准确、指标完整,经乡镇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印章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
同时,对报告期内增减变化较大的指标要作出情况说明。
乡镇要认真贯彻统计资料未经同级政府统计机构审核
认定不得对外公布和提供的规定,对外提供、宣传、公布统计数据要与上报数保持一致,不得发布虚假统计数据,不得公布和提供属于国家机密,不得随意泄露属于私人、家庭的单项统计资料或企事业组织的商业秘密。
3、报表管理与审核备案制度:乡镇统计站统计人员统
一管理并定期检查、整理本单位管辖系统内的统计调查报表,按规定将本单位管辖内的自制统计报表和上报系统内上级
的报表报同级政府统计机构备案,超出本乡镇管辖系统的报表应报同级政府统计机构审批,发现违反审批手续的非法报表,有权拒报并及时向政府统计部门举报。
5、统计监督检查制度:乡镇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统计法
律法规和统计报表制度,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本单位及下属基层单位的统计基础工作和数据质量检查,内容包括统计原始记录和台帐是否建立健全、统计指标的口径范围是否正确、原始数据与上报数据是否吻合等,以维护统计数据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并及时向统计部门报送检查报告。
6、工作交接制度:乡镇统计工作人员工作变动时,对
从事统计工作积累的所有资料要整理造册并及时办理移交,保持统计工作的连续性。
7、档案管理制度:每年上报的各种报表、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帐要及时分类整理,登记归档,妥善保存。
篇二:统计工作制度
乡镇综合统计信息中心
统计工作制度
一、乡镇综合统计办公室是乡镇一级统计机构,其机构和人员隶属同级管理,业务上接受上级统计部门的领导;负责制定本地区统计调查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各项统计调查任务的完成。
二、宣传《统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统计法律意识,开展统计执法检查,配合县统计局、监察局、县政府法制部门查处统计违法、违纪案件。
配合办理统计单位《统计登记证》和统计人员《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三、组织本地区日常统计业务工作。
四、做好本地区统计基础建设工作,努力改善统计工作条件。
五、开发利用统计信息资源,开展统计调查研究,为党政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分析资料和
调研报告,当好决策参谋。
六、负责统计档案资料搜集、管理、归档等工作。
七、认真完成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统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乡镇综合统计员职责
一、执行各项统计制度,监督检查统计法规和制度的实施。
二、负责做好各自分工的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等统计工作。
三、搜集、整理、分析、提供和管理本地区基本统计资料,检查督促其他统计人员按时报送统计资料。
四、参与制订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检查国民经济计划的执行情况。
五、组织开展本地区统计法制宣传,配合上级有关部门查处统计违法案件;配合县统计局做好统计单位《统计登记证》和统计人员《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年审工作。
六、负责建立综合统计台帐,认真做好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等统计台帐的建立,组织指导所属单位统计人员建立统计台帐;负责统计档案资料的管理。
七、配合县统计局搞好统计业务培训和统计人员统计技术职称考试、评审等组织协调工作。
乡镇统计基础工作制度
一、健全统计工作网络。
乡镇要配备好与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兼)职统计员,并明确分工;组织落实所属行政村、
居委会、规模企业按规定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各级统计人员均应持证上岗。
二、实行统计集中办公、制度职责上墙。
各专业统计人员实行集中办公,统一挂“综合统计办公室”牌子;明确统计机构工作制度和统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并统一制作上墙;建立考核管理办法。
三、建立统计名录库。
分行业、分规模建立好统计单位名录库,并录入计算机管理,定期做好更新维护。
四、完善统计原始记录和台帐。
按规定要求搜集整理好各种原始统计记录,并作为汇总产生统计报表和统计执法检查的依据;使用统一的帐本建立各类统计台帐,使用和推广电子统计台帐。
五、规范统计调查行为。
各类统计报表必须与统计原始记录和台帐相符;须经填表人签名,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上报;对外提供或使用统计数据,必须与县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相一致。
六、规范统计档案建设。
要分专业类别及时完整地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归档管理。
组织指导行政村、居委会和规模企业及时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并做好专册专柜管理。
七、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
配备统计专用计算机并连接统计专网,推进网上直报。
行政村统计工作制度
一、行政村统计工作由村委会指定一名负责人负总责,由村级报帐员统一兼任统计员,统计业务受乡镇统计机构的领导;应办理《统计单位登记证》和统计人员《统计从业资格证》,并参加年检年审和统计业务培训。
二、认真学习贯彻《统计法》等统计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统计法制意识。
三、依据《统计法》和上级统计部门的要求,组织完成本行政村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各项统计调查任务,其主要内容有:农业(含渔业、畜牧业、林业)统计,工业统计,第三产业(重点是贸易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统计、抽样调查统计和各类普查任务。
四、重视统计基础建设,改善统计工作环境,配备必要的电脑等设备;建立统计单位名录库,搜集整理统计原始记录,建立统计台帐,健全统计档案资料,准确及时上报各项统计报表。
五、认真完成上级统计部门布置的其它各项统计调查任务。
行政村统计员工作职责
一、学习贯彻《统计法》,参加统计业务培训和统计会议,努力提高统计业务水平。
二、搜集整理各项统计原始记录,并按规定分项建立农业(含渔业、畜牧业、林业)、企业、个体工业户及样本单
位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统计台帐;统计台帐数据必须与原始记录汇总数据相一致。
三、建立健全统计单位名录清册;工业统计的规模以上、规模以下、个体工业户及抽样调查样本单位名录清册;第三产业统计的贸易业、住宿餐饮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及抽样调查样本单位名录清册。
四、按照各项统计制度规定和上级统计部门的要求,及时搜集、整理、上报统计和普查资料;上报统计数据必须经村统计负责人审核签字,不得迟报、拒报。
五、积极做好统计调查对象的思想工作,加强对各项抽样调查样本单位的管理,确保基层统计数据真实可靠。
六、搜集、整理和管理本村的各项统计档案资料,并做到专册整理,专柜保管。
篇三:乡镇统计工作规范
乡镇统计工作规范
一、乡镇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
1、乡镇统计工作基础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⑴人员编制落实。
截止20xx年底,全省乡镇统计管理办公室已落实人员编制2056个,到位1159人
⑵人员素质增强;90%以上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有依法取得统计从业资格证的专(兼)职统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