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硕士学术论文写作讲义规范与文献
硕士学术论文写作讲义规范与文献
3、法学硕士学位论文应以法律问题研究为主要内容,成果形 式包括学术论文,案例类型化分析等。
4、论文评阅标准应当达到以下七个方面要求:
1).选题有意义并且题目设计合理;
2).论文应当对国内同类课题的研究进 行梳理和归纳,或者对同类课题在实践中 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归纳,说明这个课题目 前存在的争议焦点与未解决的问题;
2、硕士论文正文部分不少于30000字,其中工学类不少 于25000字。
博士士论文正文部分字数不低于80000字。
3、学位论文选题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论文内容应着 眼实际问题、面向过去的知识存量、面向现在的社会需要、面 向将来的职业选择,重在反映学生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综合分 析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6)具有研究的可行性和可能性(并以 此设计题目的大小),突出理论性的同时, 强调实证性。
(7)具体题目应精、新、准,大小视个 人知识存量和研究能力定
5)什么是真实世界中的问题
1.问题总在生活中:习以为常而又不正常 2.问题总在规则制定之后:自由裁量权滥用
(山西杀人案鉴定结论的认定——证明标准缺 失;海南入室抢劫案的法院判决只采警察的庭 外笔录不采当庭证言) 3.问题总在实践中,如诉权不能制约裁判权 (申请回避、延期审理、变更管辖、量刑等都 不受诉讼形态的控制) 4.问题总在剧烈变动与相对静止的强烈对比中, 如为什么进行了这么多年的司法改革仍然裹足 不前?(今天的问题并不是改革方式,而是重 建审判) 5.总结:问题总在对比最强烈和反常处(梁祝、 黑砖窑)
3).论文应当反映出作者已经合乎逻辑 地研究并分析了这个问题的层次,即所谓 的“分析深入”,“论证结构合理”;
4).有充分的论证理由与依据,文字中 能够反映出作者已经充分阅读过一定数量 的相关文献资料。法学硕士学生在读期间 至少应当阅读20部非教材类专业书籍,撰 写学位论文应当研读过与论文主题相关的 著作不少于10部。这个阅读量应当在学位 论文的注释中反映出来;注释中必须显示 学生已经阅读并了解了该领域国内代表性 论著,参考文献应当列出相关的文献资料, 并鼓励参考国外最新文献资料。即所谓的 “资料充分”和“注释规范”;
4、问题与抽象
1)抽象来源于问题 2)抽象的层次(五个) 例子1 一个人被推选出来帮大家分蛋糕,他总是给自
己多分(事实,无抽象) 问题:为什么? 第一层次,名词抽象: 权利的所有者在分配利益的时候,总是替自己
多分配利益
第二层次,过程抽象
权利主体会利用权利渗透在利益流动过程中取 得额外利益。
梁慧星:法学学位论文写作方法,法律出 版社2006年社2001年版。
哈佛法律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评论
二、法学研究的要素
1、问题与文献 2、选题及其方法 3、正文的撰写及其方法:证实与证伪 证实是证明这件事是事实 证伪的意思是任何科学理论都有一定局限性,超出某个范围
精品
硕士学术论文写作规范与文献
一、法学硕士论文要求
1、学术型专业的学位论文应使用论说文体,包括论点、 论据、结论等基本要素。一篇论文必须、也只应有一个中 心,要求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从自己所要加以解决或要提 出的问题起笔,层层展开。应该对不同观点进行评价、驳 论,而不是简单地介绍;应该提出自己的新的观点,而不 能“述而不作”。
第三层次,结构制造:
权力-利益结构自动制造高层自我扩张与维续次 级结构。
第四层次,特性制造:
单纯权力-利益结构函数由于参量的内扰动放大 而裂解
第五层次,哲学归结:
对立统一体总是促使矛盾双方反向运动而使统 一体解体
3)如何使抽象的问题成为法律问题
例2. 汶川大地震死了很多人(事实) 问题:为什么? a新闻问题: 建筑物垮塌严重 b社会问题: 震区垮塌的建筑物太豆腐渣了 c自然问题: 地震太强烈了
5)有研究方法意识,能够采取多样的研 究方法,而不是盲目的无方法的所谓“研 究”。方法包括: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 社会学分析方法,比较方法,规范实证方 法,价值分析方法等等;
6)在谨慎踏实的基础上有大胆创新的观 点;
7)语言与字数方面的要求。语言精练, 符合汉语写作规范,字数以3万为宜,一 般不超过2.5万。
思考题
1.如何看待赵本山的小品与周星驰的电影? 2.如何看待春节期间海南的高房租现象? 3.如何看待山西煤老板现象? 4.如何看待灾后对口援建问题? 5.房价可控吗? 6.如何看待08年捐赠中的王老吉与王石? 7.喝开水与躲猫猫 讨论 如何评价李庄案?
推荐书目:
朱苏力:《也许正在发生 转型中国的法 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就必须建立新的理论,原有的理论就被“证伪”了,但原有 的理论还是真理,只不过是在原来的条件范围内有效,而不 是“伪科学”。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不过是某种猜想或假设, 其中必然潜藏着错误,即使它能够暂时逃脱实验的检验,但 终有一天会暴露出来,从而遭到实验的反驳或“证伪”。 科学就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地提出猜想、发现错误而遭到否证、 再提出新的猜想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科学也包 含错误,要经受经验的检验,这不是科学的缺点,而恰恰是 它的优点,它的力量所在,或者说,“可证伪性”正是科学 之为科学的标志。宗教神学和一切形而上学都不具备这一优 点。这就是波普所提出的著名的“证伪主义”原则。
4)怎样提有水准的法律问题
(1)问题需真实,且为真问题 (2)问题应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情理之
外 (3) 问题应具有一般化和普遍性的特点 (4)问题应为法律问题,而不仅仅是个
问题
(5)选题要大,问题要小。即选题应关 注国计民生,而不仅仅关注一个狭小的对 象(因为对象过小就是个案问题或对策研 究了,而不具有太大的理论意义)
d生理问题 人被掩埋和受重伤的太多了 E宗教问题 这是人类对地球过度开发的报应 F政治问题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夺取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g哲学问题 地震只是摧毁了我们的建筑、消灭的我们的肉体,却永远
催不会中华民族的灵魂 H经济问题 地震致使四川经济损失2000亿以上 J法学问题: 如何维护灾区的秩序和保障受灾群众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