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铝土矿开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铝土矿开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铝土矿开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目录1.前言 (1)1.1建设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1)1.2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意义 (1)1.3矿山现状 (2)1.4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2)2.矿山概况、地质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 (4)2.1矿山概况 (4)2.2地质条件 (6)2.3矿区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条件 (16)3.建设项目主要内容 (30)3.1矿山地面工业场地建筑、设施、道路 (30)3.2矿山开拓系统 (30)3.3矿山运输系统 (30)3.4矿山供电系统 (30)3.5矿山通讯系统 (31)3.6矿山供、排水系统 (31)4.项目建设条件论证及方案选择 (33)4.1内部及外部条件论证 (33)4.2建设项目开采方案选择论证 (33)4.3开采工艺流程及可行性 (36)4.4主要设备选型及可行性 (41)4.5矿山总体布置选择及可行性 (45)4.6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47)5.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设想 (51)5.1组织机构 (51)5.2劳动定员 (52)5.3从业人员培训 (52)6.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设想意见 (54)6.1争取在较短时间完成建设项目的条件分析 (54)6.2施工进度预测 (54)7.环境保护 (56)7.1矿区环境保护现状 (56)7.2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 (56)7.3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初步方案 (56)8.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分析 (59)8.1经济效益初步评价 (59)8.2项目建成后可产生的社会效益 (66)9.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意见 (67)9.1可能出现的问题 (67)9.2解决问题的建议意见 (67)1.前言1.1建设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和经济意义某某铝土矿为新建矿山,2009年3月委托某某一○五地质大队进行勘查,编制了《某某省某某大青树铝土矿详查地质报告》,该报告获得了某某省国土资源厅(黔国土资储备字[2009]121号:关于《某某省某某大青树铝土矿详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备评审备案证明。

2009年8月委托某某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某某省某某大青树铝土矿开发利用方案》。

2010年2月获得了某某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0000056725)。

2010年4月委托某某编制了《某某铝土矿开采方案设计》。

为确保矿山科学、合理、有序、安全开采,我公司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矿山建设可行性调研,进而完成本报告编写。

1.2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意义金属铝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建筑等各行各业,铝制品作为日常生活用具,早已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铝及铝产品的需求量逐步增大。

2008年中国铝土矿进口量较07年增长了250%,以满足国内逐渐发展的氧化铝精炼厂的需求。

无论国内国际市场,铝土矿资源前景乐观。

目前我省铝土矿原矿坑口价格为500~600元/t左右。

根据本矿矿石品位情况,预计原矿销售价格为550元/t。

由于矿产资源的日趋匮乏,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速度的加快,作为铝工业主要原材料的铝土矿及其产品在今后相一段时期之内,其价格将稳中有升。

既便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铝土矿价格仍呈平稳趋势。

故我公司对矿山前景持乐观态度。

1.3矿山现状某某铝土矿为新建矿山,矿山以往有小规模的露天民采活动。

矿山内无高压线路、通信光缆、水库、桥梁,高等级公路、重要管路等重要设施需要保护。

1.4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1.4.1编制依据的文件1、某某省国土资源厅2010年2月颁发的某某铝土矿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000201056725);2、某某省国土资源厅(黔国土资储备字[2009]121号:关于《某某省某某大青树铝土矿详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备评审备案证明;3、某某省矿业权评估师协会(黔矿评协储审字[2009]第030号:《某某省某某大青树铝土矿详查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4、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

1.4.2编制依据的地质资料及技术文件1、某某一0五地质大队2009年3月编制的《某某省某某大青树铝土矿详查地质报告》;2、某某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9月编制的《某某铝土矿(新建)开发利用方案》;3、某某省地矿建设工程施工公司2009年9月编制的《某某省某某大青树铝土矿矿区及工业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4、某某省地质矿产建设工程施工公司2009年10月编制的《某某省某某大青树铝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5、某某2010年4月编制的《某某铝土矿开采方案设计》;6、某某2010年4月编制的《某某铝土矿安全专篇》;7、工程技术人员在矿区所收集的相关资料。

1.4.3编制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程及技术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3年5月1日起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4、《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5、《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6、《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2006年9月1日起实施);9、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2005-2005);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16-79);11、《地下及覆土火药炸药仓库设计安全规范》(GB50154-2009)。

1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6);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15、《采矿设计手册》露天开采篇;1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17、《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2007.1-2006)。

2.矿山概况、地质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2.1矿山概况2.1.1矿山位置、交通矿区位于某某市区北北西,直距约18km,行政区划隶属某某麦格苗族布依族乡管辖。

地理坐标:东经106°25′32″~106°27′30″,北纬26°39′25″~26°41′30″。

矿区至麦格乡乡政府驻地2km为矿山简易公路,麦格至某某36km乡镇公路与(G321)国道及贵黄高速公路相接;矿区距滇黔铁路某某站约40km,距某某至林歹支线铁路堰塘坝站18 km,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2.1.2企业性质及隶属关系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隶属关系:某某2.1.3矿山范围根据某某省国土资源厅2010年2月颁发的某某铝土矿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0002010023210056725),矿区范围由17个拐点圈,详见表2-1。

表2-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1980西安坐标系)生产规模:10万吨/年有效期限:10年(有效期2010年2月至2020年2月)2.2地质条件2.2.1矿区地质条件1、地层矿区及附近出露地层有寒武系明心寺组(∈1m)、金顶山组(∈1j)、清虚洞组(∈1q)、高台组(∈2g)、石冷水组(∈2s)、娄山关群(∈2-3ls),石炭系下统九架炉组(C1jj)及第四系(见附图1)。

自老至新叙述如下:1)寒武系(1)下寒武统明心寺组(∈1m):下部为粉砂质页岩、粉砂质泥岩、页岩夹泥灰岩团块;中部为泥质条带状灰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少量页岩;上部为石英粉砂岩,石英砂岩及含砾石英砂岩。

厚大于100m。

未见底。

(2)下寒武统金顶山组(∈1j):灰色、灰绿色、灰黄色薄至厚层砂岩、含砾砂岩、石英砂岩、粉砂岩。

上部夹页岩,下部夹灰岩、泥灰岩。

厚80—180m。

(3)下寒武统清虚洞组(∈1q):上部为灰色薄至厚层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叶片状白云岩及钙质、泥质含云母粉砂岩;中部为灰色厚层豹皮状条带白云质灰岩、钙质白云岩夹条带状灰岩;下部为灰、深灰色厚层块状灰岩。

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厚100—150m。

(4)中寒武统高台组(∈2g):灰、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砂质白云岩夹薄层条带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及厚层细粒白云岩。

厚20—80m。

(5)中寒武统石冷水组(∈2s):浅灰、灰、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微至细晶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细粒白云岩夹页片状白云岩、蛋壳状白云岩。

厚度180—200m。

(6)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2-3ls):浅灰、灰色中至厚层状微晶至细晶白云岩,夹泥晶白云岩及白云质泥岩,含燧石团块及条带。

厚度50—200m。

与下伏石冷水组呈整合接触。

2)石炭系下石炭统九架炉组(C1jj):假整合于寒武系之上。

下部为铁矿岩系,主要为含铁质页岩、粘土岩,夹透镜状、似层状、结核状赤铁矿;中部为铝矿岩系,为浅紫红色粘土页岩、粘土岩及铝土矿层、致密粘土岩以及炭质页岩,偶见煤线;上部为砂页岩,偶夹灰岩、泥质白云岩。

与下伏地层为假整合接触,厚度0~27.5m。

3)第四系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平缓地带及地势较低地带,为残坡积物及人工采矿堆积物。

岩性为黄、灰、灰绿色粘土、含砂砾粘土、矿渣及耕植土等组成。

厚度0~15m。

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构造矿区位于小马朝沟梁子背斜轴部两翼,地层总体倾向北西及南东,北西翼地层倾角11—25°,南东翼地层倾角12—27°。

以北东向断层为主,次为北西向断层。

现将主要褶皱及断层分述如下:1)褶皱小马朝沟梁子背斜位于矿区西部,轴向呈北东向展布。

核部出露地层为寒武系明心寺组(∈1m),两翼出露地层为寒武系金顶组(∈1j)、清虚洞组(∈1q)、高台组(∈2g)、石冷水组(∈2s),石炭系下统九架炉组(C1jj)组成。

背斜轴向呈北东向展布,区内长约2.5km。

地层倾向北西及南东,北西翼地层倾角11—25°,南东翼地层倾角12—27°,为一大致对称背斜。

2)断层(1)F1断层:分布于矿区东部边缘,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0°左右,图区内长 5.5km,两端延伸出图。

上盘出露地层为寒武系下统金顶组(∈1j)碎屑岩、清虚洞组(∈1q)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中统石冷水组(∈2s)白云岩及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2-3ls)白云岩;下石炭统九架炉组(C1jj)为铁矿岩系和铝矿岩系及砂页岩;下盘出露地层为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1q)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中统高台至石冷水组(∈2g-s)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下石炭统九架炉组(C1jj)为铁矿岩系和铝矿岩系及砂页岩。

上盘上降,下盘下升,为逆断层。

(2)F2断层:分布于矿区东部边缘,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西,倾角65°左右,走向长3.5km,北端延伸出图,南端与F1断层相交,上盘出露地层为寒武系中统石冷水组(∈2s)白云岩及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2-3ls)白云岩;下石炭统九架炉组(C1jj)为铁矿岩系和铝矿岩系及砂页岩;下盘出露地层为寒武系统金顶组(∈1j)碎屑岩、清虚洞组(∈1q)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2-3ls)白云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