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照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电气照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电气照明课程设计名称:电气照明设计课程:电气照明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号:081305144班级:智能0801姓名:指导教师:李新兵于照李世博完成日期:2012.1.12目录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3)二、电气设计总说明 (5)三、电气设计依据 (7)四、电气设计说明书 (8)五、电气设计的计算 (9)六、课程设计小结......................................................................................... . (12)七、附录照明布置图与系统配电图 (13)一、电气照明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课题题目:2号楼电气照明施工图设计二、工程概况详见各建筑图建筑说明三、原始资料1、工商局土建施工图纸一套(另附)2、国家标准及相应设计规范。

四、课题要求1、设计原则:国家现行有关电气设计规范及主管部门规定等。

2、设计范围:电气照明平面布置、照明电气设计、接地与电气安全等3、设计成果: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等)电气施工图(系统图、平面图等)4、设计要求:按工程施工设计深度要求设计、出图,全部图纸要求采用计算机绘制。

五、日程安排本次课程设计时间共1.5周,进度安排如下:设计准备,熟悉有关电气设计规范,熟悉本工程土建图及其它所提条件,绘制电气设计条件图。

(1天)照明平面布置、电气初步设计。

(2天)照明计算、负荷计算。

(1天)电气施工图设计、绘图,要求采用计算机绘制电气施工图。

(3天)整理计算书及图纸、写课程设计报告。

(1天)六、主要参考书1、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国标1996年2、GBJ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国标2004年3、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行业标准2008年4、吕光大主编《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第2版)1、2、3集中国电力出版社5、照明设计手册(第二版)北京照明学会中国电力出版社6、《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第2版)上、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7、《民用建筑电气设备手册》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国家标准电气制图应用示例图册》(建筑电气分册)中国标准出版社9、电气设备生产厂家产品样本及其它资料等七、课程设计指导书《电气照明设计指导》刘介才主编机械工业二、设计总说明1、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四层民用住宅楼,楼高16.50米(建筑顶标高),建筑总面积为1467.2平方米,属多层民用建筑。

2)本工程电源引自小区变电所,供电电压为380/220V,电源采用电缆进线。

3)本工程设计内容:电气照明系统,建筑供配电系统。

4)本工程所有电气设备均用于一般工作环境。

2、设计依据1)土建、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委托书及扩初阶段各职能部门的批复文件,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照明标准2004年版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8)其他有关国家和抵港的现行规程、规范3、供电电源1)本工程供电电源采用电力电缆由室外供电管网埋地穿钢管引入。

2)负荷等级:本工程一般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应急照明为二级负荷(采用自带蓄电池供电,t)30min),其余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

4、线路敷设1)系统采用放射式配电,干线采用水平埋地纵向向内敷设,照明、插座线路穿PVC阻燃塑料管暗敷设。

2)所有配电箱配出回路导线均采用BV-450/750V—2.5mm铜芯塑料绝缘导线,穿板暗敷于墙内及混凝土现浇板内。

混凝土现浇板内部分的管线应根据结构情况,避免重叠,并防止管线外露。

3)设计图纸中线路穿管及敷设方式标注:SC----水煤气镀锌钢管;PC—PVC阻燃塑料管;WC----墙内暗设;FC----地面及地坪内暗设;CC----顶板内暗设。

4)除图纸中标明外,保护管及管径:BV—(2~3)*2.5:PC20;BV—(4~6)*2.5:PC25。

5)照明插座回路除标明外,均为BV—3*2.5。

专用接地线(PE线)采用绿/黄双色线6)消火栓按钮控制线路,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线路采用ZRBV—750V—1*2.5mm2耐火铜芯绝缘导线。

7)在电气安装结束后,所有回路贯穿隔墙,楼板的空洞处应采用防火堵料进行阻火封堵。

5、设备安装(详见设备表):1)配电柜落地安装,配电箱下口距地1.6米嵌墙暗装。

2)楼梯间公共照明采用节能型吸顶灯。

所有光源均采用节能光源,采用飞利浦T8直管荧光灯,光通量为3350lm.光源采用双管。

规范照度要求:办公室300lx,门厅200lx,走廊50lx。

3)所有照明灯具开关均为下口距地1.4米嵌墙暗装,并距门框边不小于0.15米。

4)照明、插座分别由不同的支路供电,所有插座回路均设漏电断路保护器保护,所有插座均采用安全防护型。

5)如有装饰要求,应注意不得超过本设计所配开关及导线容量。

6、弱电系统1)本工程设置通信系统,本设计仅预留纵向弱电管路,终端信息点由用户自理,系统构成及调试有相关部门负责。

7、其他1)如有装饰要求,应注意不得超过本设计所配开关及导线容量。

2)施工时电气人员英语土建筑施工密切配合,做好各种管线及设备的预埋工作。

配电箱暗装且箱体宽度大于300mm时应加过梁。

3)电气产品须按设计要求选用合格产品,按图施工。

4)未尽事宜,请按国规现行的电气规章及相关规范执行。

三、电气设计依据1、电气照明设计考虑要素:1)有利于对人的活动安全、舒适和正确识别周围环境,防止人与光环境之间失去协调性。

2)重视空间的清晰度,消除不必要的阴影,空盒子光热和紫外线辐射对人和物产生的不利影响。

3)创造适宜的亮度分布和照度水平,限制眩光,减少烦躁和不安。

4)处理好光源色温与显色性的关系、一般显色指数与特殊显色指数的色差关系,避免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与不和谐感。

5)有效利用天然光,合理的选择照明方式和控制照明区域,降低电能消耗指标。

2、室内布线一般规定:1)适用于民用建筑室内绝缘电线、电缆和封闭式母线的布线。

无特殊要求时,使用电压范围为500V及以下。

2)补线机敷设方式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要求、用电设备的分布及环境特征等因素确定。

应避免因外部热源、灰尘聚集及腐蚀或污染物存在对布线系统带来的影响。

并应放置在敷设及使用过程中因受冲击、振动和建筑物的伸缩、沉降等各种外界应力作用而带来的损害。

3)敷设方式可分为:明敷——导线直接或者在管子、线槽等保护体内,敷设于墙壁、顶棚的表面及支架等处;暗敷——导线在管子、线槽等保护体内,敷设于墙壁、顶棚、地坪及楼板等内部,或者在混凝土板孔内敷线等。

4)金属管、塑料管及金属线槽、塑料线槽等布线,应采用绝缘电线和电缆。

在同一根管或线槽内有几个回路时,所有绝缘电线和电缆都应具有与最高标称电压回路绝缘相同的绝缘等级。

5)布线工程中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要求,应符合规范第14章的有关规定。

6)布线用塑料管(硬质塑料管、半硬塑料管)、塑料线槽及附件,应采用氧指数为27以上的难燃性制品。

四、电气设计说明书1.电源:本工程电源以电缆直埋方式引自附近变压器,供电电压380/220V,三相四线制供电。

2.导线及敷设:配电箱电源进线采用钢管保护,埋地暗敷,其余室内所有导线均穿PVC 管埋墙,沿楼板暗敷,照明回路均采用BV-500V2.5mm2导线;导线与管径配合如下:3~5根穿20Φ,6~8根穿25Φ,保护线(PE线)采用BVR多股软线。

3.本工程采用三相四线加PE制,即TN-C-S系统。

电源引入处须作重复接地,接地装置利用建筑物基础内主钢筋、组成的综合接地体。

用-40*4镀锌扁铁引至总等电位接箱,再用-40*4镀锌扁铁引至ZAL配电箱。

等电位联接箱尺寸为300*200*120,安装在进线配电箱近旁墙上,高+0.3M本工程接地体为联合接地,接地电阻小于等于1欧姆。

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件应做等电位联结。

等电位联结具体做法参见国标图集《等电位联结安装》02D501-2。

五、电气设计的计算1、灯具数量的计算选择办公室作为典型房间进行计算一层左一室已知:l=8.8m,w=6.6m,Φs=6700lm,K=0.9,ρc=0.8,ρcw=0.5,h rc=3m,ρ=0.3,h fc=0.75m,wρf=0.1,ρfw=0.3(1)确定室空间比RCR,地板空间比FCRRCR=5h rc(l+W)/(lw)=5*3*(8.8+3.6)/(8.8*3.6)=5.9FCR=h cc*RCR/h rc=0.75/3*5.9=1.475(2)确定ρcc,利用系数及修正值ρ=[ρw*h*(l+w)*2+ρfc*l*w]/[h*(ρ+w)*2+lw]=[0.7*3.7*(8.8+3.6)*2+0.3*8.8*3.6]/[3.7*(8.8+3.6)*2+8.8*3.6]=0 .6ρcc=ρc/[ρ+(1-ρ)]=0.8查表得(ρcc1,U1)=(0.7,0.61)(ρcc2,U2)=(0.5,0.54)U=U1+(U2-U1)*(RCR-RCR1)/(FCR2-FCR1)=0.67(3)ρfc,Уρfc=0.3,ρcc=0.6,ρw=0.7,RCR=3(ρcc1,У1)=(0.7,1.048)(ρcc2,У2)=(0.5,1.034)У=У1+(У2-У1)*(RCR-RCR1)/(RCR2-RCR1)=0.96(4)求得NN=E av*l*w/(Φs*K*У*U)=300*8.8*3.6/(6700*0.8*1.041*0.67)=2.6综上:取3盏.Eav=(Φs*K*У*U)*N/(l*w)=354lx则实际照度为354lx2、该建筑所有房间灯源类型与灯具数量及各种参数的确定3.负荷计算需用系数Kx(每三层)取0.8,功率因数0.9,三相负荷的计算方法为:计算容量(计算负荷、有功功率):Pjs=Kx·Pe(3)式中,Pjs—计算容量(kW);Kx—需用系数;Pe—设备容量(kW).无功负荷(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为:Qjs=Pjs·tgΦ(kVar)(4)视在容量(视在功率)的计算公式为:Sjs=Pjs/cosΦ(kVA)(5)计算电流的公式:Ijs=Pjs/UecosΦ(6)式中,Ue—三相设备的额定电压(kV).尽量将各单相负荷逐相均匀分配,以减少不平衡。

计算时,当回路中的单相负荷的总容量小于该回路三相对称负荷的总容量的15%时,全部负荷按三相对称负荷计算;超过15%时,应将单相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再同三相负荷相加。

功率及电流计算公式同上。

(1)、第一层计算负荷(2)、第二层计算负荷课程设计小结通过这次设计实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