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孙茂竹管理会计学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及题库

孙茂竹管理会计学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及题库

孙茂竹《管理会计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第一部分复习指南目录封面第1章管理会计概论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变动成本法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3章本—量—利分析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经营预测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经营决策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存货决策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7章投资决策7.1 考点难点归纳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标准成本法8.1 考点难点归纳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9章作业成本计算法9.1 考点难点归纳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全面预算管理10.1 考点难点归纳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1章业绩考核与评价11.1 考点难点归纳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试读第1章管理会计概论1.1 复习笔记一、管理会计的定义1.国外会计学界对管理会计定义的论述国外会计学界对管理会计的定义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1)狭义管理会计阶段狭义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为:①管理会计以企业为主体展开其管理活动;②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目标服务的;③管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2)广义管理会计阶段广义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是:①管理会计以企业为主体展开其管理活动;②管理会计既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目标服务,同时也为股东、债权人、规章制度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团服务;③管理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它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包括用来解释实际和计划所必需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信息;④从内容上看,管理会计既包括财务会计,又包括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

2.国内学者对管理会计定义的论述我国学者通常是从狭义上来定义管理会计的:汪家佑教授认为:“管理会计是西方企业为了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大利润的目的,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收集、加工和阐明管理当局合理地计划和有效地控制经济过程所需要的信息,围绕成本、利润、资本三个中心,分析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的一个会计分支。

”李天民教授认为:“管理会计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企业领导作各种决策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

”温坤教授认为:“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

它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收集、分类、汇总、分析和报告各种经济信息,借以进行预测和决策,制定计划,对经营业务进行控制,并对业绩进行评价,以保证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管理会计的定义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它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正确研究和理解管理会计应注意以下四点:(1)从属性看,管理会计属于管理学中会计学科的边缘学科,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2)从范围看,管理会计既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目标服务,同时也为股东、债权人、规章制度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甚至国家行政机关等非管理集团服务。

也就是说,其研究范围并不局限于企业,从目前看有扩大研究范围的倾向。

(3)从内容看,管理会计既要研究传统管理会计所要研究的问题,也要研究管理会计的新领域、新方法,并且应把成本管理纳入管理会计研究的领域。

(4)从目的看,管理会计要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二、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1.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该阶段,管理会计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为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标准成本。

是指按照科学的方法制定在一定客观条件下能够实现的人工、材料消耗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产品标准成本中的标准人工成本、标准材料成本、标准制造费用等标准。

标准成本的制定,使成本计算由事后的计算和利用转为事前的计算和利用,是现代会计管理职能的一大体现。

(2)预算控制。

是指按照人工、材料消耗标准及费用分配率标准,将标准人工成本、标准材料成本、标准制造费用以预算形式表现出来,并据以控制料、工、费的发生,使之符合预算的要求。

(3)差异分析。

即在一定期间终了时,对料、工、费脱离标准的差异进行计算和分析,查明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借以评价和考核各有关方面的工作业绩,促使其改进工作。

此外,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经营分析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如部门之间的比较分析等已开始具备管理会计的性质。

2.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在该期间,以标准成本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控制继续得到强化并有了新的发展。

管理会计在强化控制职能的同时,开始行使预测、决策职能。

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决策的关键在于预测。

随着各种预测、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引入会计工作,逐步形成了以预测、决策为主要特征并与管理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预测。

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历史资料和现实情况,预计和推测经济活动未来趋势和变化程度的过程,包括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资金需要量预测等内容。

(2)决策。

是指按照既定的目标,通过预测、分析、比较和判断,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包括经营决策(如产品品种决策、产品组合决策、生产组织决策、定价决策)、投资决策等内容。

(3)预算。

是指用货币度量和非货币度量反映企业一定期间收入、成本、利润、对资产的要求及资金的需要,反映经营目标和结果的计划,包括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等内容。

(4)控制。

是指按预算要求,控制经济活动使之符合预算的过程,包括标准成本法和责任会计等内容。

(5)考核和评价。

是指通过实际与预算的比较,确定差异,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并据以对责任者的业绩进行评价和对生产经营进行调整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在标准成本法和责任会计的实施中表现出来。

在该阶段,狭义管理会计的内容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

3.以重视环境适应性为基本特征的战略管理会计阶段战略管理会计是与企业战略管理密切联系的,它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收集、加工、整理与战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据此来协助企业管理层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管理业绩。

三、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1.管理会计的对象(1)现金流动论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现金流动,其主要理由是:①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对象,应该贯穿于该学科的始终,因为它是该学科有关内容的集中和概括;②通过现金流动,可以把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金、成本、利润等几个方面联系起来,进行统一评价,为改善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提供重要的、综合性的信息;③现金流动具有最大的综合性和敏感性,可以在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发挥积极能动作用。

(2)价值差量论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价值差量,其主要理由是:①一般来说,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计算、盈亏临界点与本一量一利分析、经营决策的分析与评价、资本支出决策的分析与评价、标准成本系统、责任会计等方面,而价值差量是对每一项内容进行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贯彻始终;②价值差量具有很大的综合性,管理会计研究的“差量”问题,既有价值差量,又包括实物差量和劳动差量,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综合表现;③现金流动不能作为管理会计的对象,并不能在现代管理会计中贯穿始终。

现金流动恰是企业财务管理学所研究的对象。

(3)资金总运动论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及所属各级机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资金总运动,主要理由是:①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并列的分支,两者同属于会计这一范畴之下,因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着共同的对象——资金运动;②把资金总运动作为管理会计的对象,与管理会计的实践及历史发展相吻合。

(4)以使用价值管理为基础的价值管理(本书观点)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以使用价值管理为基础的价值管理,因为:①从实质上讲,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②从管理体现经济效益的角度上看,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价值运动;③从实践角度上看,管理会计的对象具有复合性的特点。

正是因为管理会计对象具有的复合性特征,才使作业管理和价值管理得以统一,并构成完整的管理会计对象,从而与其他课程区别开来。

第二部分考研真题2012年南开大学916会计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写在专用答题纸上,答在此试题上无效!第一部分财务会计(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项会计工作中,体现会计主体假设的是()。

A.借贷复式记帐B.存货定期清查C.产品成本核算D.编制会计报表【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

会计主体主要是规定会计核算的范围。

而会计报表是根据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定期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总结性书面文件。

编制会计报表反映了会计主体的活动。

2.下列各项会计信息中,不能体现相关性质量要求是()。

A.按历史成本计算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B.按公允价值计价的交易性金融资产C.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的期末存货D.按信用风险特征分组计提的坏帐准备【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相关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

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取决于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而历史成本主要体现的是可靠性。

3.下列各项会计业务中,体现可靠性质量要求的是()。

A.确认产品质量保障负债B.按照财产清查结果调整存货帐面记录C.采用加速折旧法提取固定资产折旧D.采用权益法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和可验证的。

信息如果不可靠,不仅对决策无帮助,而且会造成决策失误。

一项信息是否可靠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即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

A 项和C项主要体现了谨慎性的原则,D项体现相关性,B项按照财产清查结果调整存货账面记录,是企业实际财务状况的如实表达,体现了真实性、可核性、中立性。

4.下列各项折旧方法中,只考虑设备的有形磨损,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方法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