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ppt课件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ppt课件
ppt课件
15
(二)语言的角度 1.高效和低效 拼音文字更便于学习? 拼音文字只需要学24个字母,汉字需要学好几千
字?
单独一个字母是不表示意思的,字母跟汉字的笔画 对应。字母组成的词跟汉字的字(单音节词)或者 汉字组成的词(多音节词)对应。
所以理论上讲,英文的词和汉语的词是1:1的关 系。
但是具体到字上,性质就变了……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汉语-英语的构词法:
(1)合成法:两个词根组成
人造 man-made (2)派生法:就是加前后缀组成词
老虎,桌子 unfit disagree (3)缩略法:就是缩写而成的词语,
三好 发改委 CPU GDP
从总体上看,汉语构词法构成的词很多,英 语很少。
汉字与汉字教学
厦门大学 李焱
之一 世界范围内看汉字的背景 2014.2
ppt课件
1
一.世界的文字的起源
世界最古老的三种文字:苏美尔人的楔形文 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国的甲骨文。
1.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楔形文字:公元前3500年前,两 河流域(今天伊拉克附近)
ppt课段(汉字式字母文字)。受了印度文 字和其它表音文字的影响,有些民族和邻国, 利用简化的汉字或者汉字的笔画,创造汉字 式的字母。
ppt课件
30
四.汉字在亚洲的使用现状
1.日本:1989《学生别汉字配当表》1006字,日本国立国语 研究所《九十年代杂志的用语用字》统计,报纸和杂志使用的汉 字分别是3213字和3328字。
ppt课件
25
汉字在向少数民族和外国的传播中,不断发生演 变。从宏观来看,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
1.学习阶段(汉语汉字)。最初,汉语方言地区、 中国的少数民族、四周邻国,大家都同样学习“汉 字文言.《三字经》、《千字文》、《四书》、 《五经》是东亚的统一教科书。学习阶段有的开始 于秦汉时代,有的开始于三国、两晋或更晚;学习 时期长的千年以上,短的500年上下,这是东亚的 “同文”时期。
19
2.便于理解文本 汉字:直接表义 表音文字:文字转化为声音再获得意义 西方的失读症: 美国大约有1千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失读症
ppt课件
20
3.便于阅读文本
ppt课件
21
6.便于理解世界
2006年,理查德·林恩教授出版了名为《种 族智力的差异:一种进化分析》
ppt课件
22
ppt课件
2.韩国:2000年,最新公布的1800个基础汉字
3.新加坡:新加坡先后三次公布或修订简体字总表, 现收入的 简体字 223 8 个, 与我国的简化字完全相同。
ppt课件
13
3.语言系统不同 汉语:孤立语
ppt课件
14
二.汉字的优越性 (一)文化的角度 1.原生文明和次生文明 表义文字是原生文明的表现 表音文字是次生文明的表现 2.统一的文明和分散的文明 统一的文明适合汉字:中国、日本、韩国 分散的文明适合表音文字:欧洲 3.沟通历史 表义文字具有稳定性。 拼音文字具有变异性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2.文明的延续性不同 (1)两河流域: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埃兰人、喀西特人、
胡里特人、迦勒底人等其他民族先后进入美索不达米亚,他们先经历了史前的 欧贝德、早期的乌鲁克、苏美尔和阿卡德时代,后来又建立起先进的古巴比伦 和庞大的亚述帝国。 (2)埃及:前王朝(公元前4500-3100)→马其顿希腊罗马人(公元前332— 公元642年) →640年,埃及被阿拉伯人占领,随之开始阿拉伯化。至12世 纪,已普遍使用阿拉伯语,皈依伊斯兰教,延绵数千年的古埃及文明被阿拉伯 文明取代。1517年,埃及开始受奥斯曼帝国统治,1798年-1801年受法国 统治,1869年后英国势力侵入。埃及最终在1922年取得独立,1953年建立 共和国,但它已经是一个阿拉伯国家了。 腓尼基字母(黎巴嫩、叙利亚)公元前1000年→希腊字母 拉丁字母、阿拉伯 字母、印度字母、波斯字母 (3)中国:秦统一 版图扩大到南方,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而且统一文字。
3
ppt课件
4
2。埃及象形文字:公元前3000前
ppt课件
5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ppt课件
8
3.甲骨文:公元前1300年前
ppt课件
9
ppt课件
10
二.拼音文字?表义文字? 当今世界大多数都是拼音文字,中国是带有
表义特点的文字
1.载体 苏美尔人楔形文字:泥版 埃及人象形文字:兽骨、纸莎草 中国:兽骨、竹简、纸
ppt课件
18
一个前提就是汉字音节短。
为什么汉字音节短?长的音节是为了更好地 跟另外一个音节区分,这种区分一种是口语 上的,一种是书面语上的,在表音文字里, 这2者是一致的。而汉字解决了书写方式上 的区分,解放了语音,所以可以把语音进一 步简化,所以汉语中不存在小舌颤音等复杂 的发音方式。
ppt课件
ppt课件
26
2.借用阶段(非汉语汉字)。熟悉汉字文言以 后,各方言区、各民族和各邻国,在民间开 始借用汉字书写自己的口语。
3.仿造阶段(汉字式词符文字)。借用汉字书 写自己的语言,必然会感觉到不方便和不合 用,于是进一步仿照汉字制造自己的“新汉 字”。
ppt课件
27
壮字
ppt课件
28
喃字
23
三.汉字历史上在亚洲的传播
1. 韩国(朝鲜)
(1)武王灭商,箕子朝鲜
(2)汉武帝在朝鲜建:乐浪、临屯、玄菟、真番郡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及佛教经典进入朝鲜半岛
(4)吏读
(5)1446年,谚文
(6)1948年 北朝鲜废止汉字,专用谚文,南朝鲜颁布了《表 音文字专用法》,规定公文全部使用表音字(即韩语)。但出 于历史的缘故,暂时允许兼用汉字。1968年,朴正熙下令废除 汉字。从教科书公文中撤出。
(7)1972年教育部公布基础汉字1800个字
ppt课件
24
2.日本 (1)公元284年,百济王子带汉字佛教前往日本 公元285年,百济派王仁带《论语》等前往日本。 (2)奈良时期:真名 (3)平安时代早期:假名。妇女用:平假名 僧侣
用:片假名
(4)明治时期:废除汉字论和削减汉字之争 (5)战后继续削减汉字